“一月可曾閒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正當秋季之中,天高氣爽、萬里澄空、銀蟾光滿,“月色倍明於常時”,所以又叫團圓節或月夕、仲秋節、八月節等。那麼,除了吃月餅,古人如何過中秋?
關於中秋節,有許多流傳久遠的民間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其中,玉兔搗藥是流傳最早、傳播最廣的神話故事之一。在滕州出土的漢畫像石中就出現了玉兔搗藥的身影。
該漢畫像石縱82釐米、橫83釐米、厚30釐米,現收藏於山東博物館。畫像石昇仙圖裡,描繪了人們想象中的天界景象:正中為威嚴的西王母端坐雲端;兩側伏羲女媧蛇尾交纏,寓意生生不息;左右各有兩隻玉兔,正拿著玉杵專心致志地搗藥。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將月亮神像擺在朝向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分切月餅而食之。至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遊玩,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安排家宴,與家人共同賞月敘談。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清朝著名畫家袁江的《漢宮秋月圖》,描繪的便是古人賞月的美景。《漢宮秋月圖》縱188釐米、橫103釐米,畫幅為絹本、工筆設色。畫幅的左上角有畫家的自題一段“漢宮秋月,邗上袁江”,鈐有袁江(白文方印)、文濤(朱文方印)。畫面近景為宮牆和高大的樹木,中景是巍峨的宮殿,遠景是連綿的群山。畫家重點描繪的地方集中在中景宮殿的樓臺殿閣部分,這是袁江最為拿手和擅長的技巧。
在古代,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平時分隔兩地的親人,也都會在這一天回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而團圓夜必不可少的,當然是一家老小圍坐在餐桌前,共進一頓團圓宴。透過出土於臨淄的一組戰國銅餐具,我們大概可以想象出古人聚會“吃大餐”的豐盛場面。
1991年冬,考古人員在淄博市臨淄區永流鄉張家莊村東發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大型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銅禮器和生活用具,其中最精美的是一組由多達60餘件器皿組成的銅組合餐具,從配套的10個耳杯和10個小碟看,當時已經盛行10人之宴了,而這一傳統至今仍在盛行,追根溯源,10人為宴的風俗大概是齊國、齊地由來已久的習俗。
“舉杯邀明月”“今夜月明人盡望”,如今月下游玩,設宴賞月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人們對於“合”“圓”的期盼卻縈繞不散。中秋節的習俗和形式千百年來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歸鄉的渴望和對團圓的期盼。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