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中國瓷器的燒造從低級到高級,工藝技法不斷提高,使之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實用品,也成為具有欣賞價值的藝術品。如今,傳世的歷朝歷代精美的瓷器藝術品可謂琳琅滿目、種類繁多、目不暇接。可“建文”一朝卻是個另外,至今極為少見,也沒有定論。
建文(1399—1402年)為明惠帝朱允文的年號,此朝歷時僅四年。眾所周知永樂皇帝是搶了他的親侄子建文江山登上王位的,這段歷史很不光彩。他想方設法用盡各種方法把建文這段歷史痕跡抹掉,包括當時的書籍檔案和瓷器等。所以建文雖然有四年曆史,但變成了空白期。然而,世間往往有例外,有部分漏網之魚逃過了那場滅頂之災,留下實物讓後人發現和研究。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能遇上“建文”就是一種緣分。
明代是中國瓷器生產的黃金時期,永宣青花、成化鬥彩等美不勝收,可“建文”卻稀有、少見。特殊的命運增加了“建文”的神秘感和稀缺程度。建文朝所燒的官窯瓷器因歷史的原因很可能只有一批,加上年代短,數量少,因此尤顯珍貴。
關於明代御窯廠的興建時間有不同的意見,所持的依據也自不相同。有的認為洪武二年(1369年)建立,有的認為洪武以後的建文四年(1402年)建立,還有的認為是宣德甚至更晚建立。洪武二年建窯論者,主要依據清藍浦《景德鎮陶錄》卷一《圖說》“明洪武二年就鎮之珠山設御窯廠,置官監督,燒造解京”。
在諸多的陶瓷研究文獻中,極少有建文朝瓷器的敘述和發現,僅見《大明會典》“建文四年(1402)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十二月,改陶廠為御廠”及《事物會原》卷二十八·古饒器條“明惠宗建文四年(1402),壬午,始開窯燒造,解京供用”的記載。
民國之前,古玩界由於對洪武時期的瓷器缺乏認識,那時的洪武、建文都是瓷器的空白期。直到後來考古發現了洪武有瓷器的實物資料之後,才有洪武瓷器之說。
1981年,英國倫敦市場上曾拍賣一件仇炎之所藏署建文四年(1402)款的浮雕山水人物五峰筆架,款字全文為“吳氏均茂志明建文四年三月日橫峰”。據文獻記載,歷史上曾有過橫峰窯,但有的專家認為該款識字型甚為可疑,有可能是別出心裁的贗品。安徽省博物館收藏一件青花瓷硯,系1953年張國藥捐獻,硯外底中心部位有長方形青花雙框款,雙框線粗細基本相同,框內青花料楷書“大明建文年制”六字雙行款。字型工整秀麗,筆法遒勁,但結合器物造型、胎釉、紋飾等諸方面特徵觀察,此硯系清代雍正時的仿製品。
建文官瓷是一個神秘而又難解的課題。建文官瓷的面目在瓷業歷史中是神秘的,它的確是明朝官瓷中的鳳毛麟角,她的出現填補了明朝官瓷史上研究的空白,雖然它的出現還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會隨著歷史的延伸而讓更多的人關注明朝建文歷史!歷史的發展也會讓建文官瓷自有清晰的定論。
圖中這件款識為“大明建文年制”的青花釉裡紅龍紋斗笠碗,上口直徑200mm,高80mm,底足外徑58mm。器形碩大規矩,端莊秀麗,紋飾精美。敞口,腹壁側觀呈直線,約30度角,挖圈足,釉底,露胎。外部主體部分和碗內底心繪製三爪火龍紋,龍神威武,張嘴露齒,然而形象不如元代兇猛。龍爪團成風火輪狀,三爪似彎月刀鋒芒畢露。碗的外壁滿工繪蒼龍一條,首尾呼應,呈逆時針狀盤旋;碗的內壁,口沿有一圈簡練流暢的折枝花卉紋 裝飾,碗內底心繪一條與外壁風格相似、順時針盤旋的蒼龍。整體紋飾極為簡潔明快,生動豪放,富於畫意,線條舒展流暢,生動自然,彰顯畫工技法嫻熟。釉色白地之上加之紅藍兩色高溫釉搭配,層次豐富、淳撲渾厚,更增加了畫面的美感。
復賞此碗,青花釉裡紅,髮色紅豔純正,氧化到位。細看紅豔的火雲紋和龍脊背區域性出現了返綠現象,這就是當時還原出來的銅紅色,在經過幾百年的時間,部分薄處被酸質物還原成高價銅離子的綠色。再看青花髮色深沉,尤見鐵鏽之斑。青料也是繼承和使用洪武年之顏料,採用進口青花鈷料和國產鈷料摻和使用。呈現淡藍色,色澤穩定,無暈散,色澤濃密處有錫斑,能見到散佈著一些小雜質點。釉底白釉,呈明顯的橘皮皺。一句話,整體來看,其青花與釉裡紅髮色,直到龍紋畫法,均承洪武之相。
最後細查碗底,底足口沿一圈呈火石紅,碗底施釉,地章平坦,看不出有旋紋和跳刀痕跡,修胎非常規整到位,足外平切,內外各削一刀,露胎處可以看到胎質淘洗比較乾淨,細膩。碗底單行直書六字“大明建文年制”帝王款。青花年款佈局正中,髮色內斂下層,字跡鮮明,筆鋒有力,筆者認為是一件到代的有建文年款的遺珍瑰寶。
難得一見的建文官瓷的出現實在是一件幸事,不但飽了瓷器愛好者的眼福,也給今天的專家和收藏者提供了揭開建文朝瓷器神秘面紗的機會,填補明朝官瓷史上研究的空白。
(文中圖例及觀點不作投資收藏依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