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 軒軒綜述】許多美國人喜歡中國菜,但愛到David R Chan這種程度的真心不多。
陳先生現年 72 歲,曾是洛杉磯的一名稅務律師,至今已經吃遍美國近 8,000 家中餐館,而且數字還在持續增加中。
圖源:David R Chan
想想看,如果你每天去一家中餐廳,要達到陳老現在的數量——7,812 家,還需要 20 多年的時間。
不僅吃,陳先生還把40年來吃過的每家中餐廳都整理在了一個電子表格中,記錄了數以千計的餐廳名片和選單。
從菠蘿包、五花肉到雞爪和茶燻鴨,這位中餐“收藏家”幾乎每天都在他的社交媒體賬戶上擴充套件他的美食版圖。
陳先生不是傳統的美食評論家,他甚至堅稱自己不是個“吃貨”。他說自己連用筷子的天賦都沒有,還為了躲避咖啡因而放棄了喝茶,並堅持低糖、低膽固醇的飲食。
但這並沒有阻止他成為“中華美食收藏家”。
陳先生說,他的美食之旅始於尋找自己作為美國華裔身份認同的一部分;但多年來,這件事本身已成為記錄中餐興起和中國文化在美國不斷變化的動態編年史。
陳先生是三代移民,祖父母從中國廣東省移民到美國加利福尼亞。但陳先生小時候並不吃中餐。當他第一次嘗試中國菜時,甚至沒留下什麼印象。
“食物並不精緻。”回憶起1950年代吃的第一頓中餐,陳先生說:“我會在米飯上澆醬油,沒有別的。”
早期在美國的華人移民大多來自廣東臺山。中餐最早是在19世紀中葉加州淘金熱期間,由中國移民帶入美國。1849年,第一家有文獻記載的中餐館Canton Restaurant在舊金山開業。
當陳先生第一次嚐到“雜碎”(chop suey)時,在美國的華裔移民還很少——僅佔總人口的 0.08%——其中大部分是台山人後裔。因此,早期的美式中餐趨於同質化,不得采用當地的食材,迎合美國口味。
但一切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發生變化。隨著新的法案取消了對亞洲移民的限制,美國開始接收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移民。這不僅帶來了現代粵菜,還帶來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各種地方美食。
與此同時,美國民權運動如火如荼,這激發了當時還是大學生的陳先生去探索他的美籍華人血統。1960年代,他開始在當地黃頁所列的中餐館用餐。
“一開始,這只是為了尋找身份。”陳先生說:“我對美國華人歷史的興趣驅使我去吃中國菜,看看在這個國家的不同地方,做為一箇中國人是什麼感覺。”
而這使得陳先生了解了中餐的多樣性。從前,他並不知道中餐有多麼的多樣化。
在陳先生擔任稅務律師的職業生涯中,他經常前往美國其他州以及加拿大、亞洲。在旅途中,他也經常品嚐中國菜。
他說,在美國,能找到種類最豐富的正宗中餐的最佳地點是洛杉磯的聖蓋博谷(San Gabriel Valley),這裡全是中國移民。但對於港式點心,舊金山是最好的選擇。
圖源:GETTY IMAGES
他還曾在密西西比州的克拉克斯代爾(Clarksdale)吃過“出乎意料的好吃”的炒麵。這裡有一個歷史悠久的華人社群,可以追溯到 200 年前。
陳先生認為,隨著大批大陸留學生的湧入,中餐在過去十年裡在美國變得“民主化”。現在,任何大學城都會有一家不錯的中餐廳。
在此之前,讓中國菜進入美國公眾意識的事件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美國總統訪華。時任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在北京與當時的總理周恩來共進豪華宴會。
這一畫面透過電視轉播進入美國的千家萬戶,數百萬美國人親眼目睹了他們的總統用一雙鮮有人聽說過的筷子品嚐菜餚。選單上有北京烤鴨,還有炸內臟和蓮子甜粥。
圖源:GETTY IMAGES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歷史學教授、《雜碎》一書的作者Yong Chen說,尼克松訪華“為中餐在美國的新發展階段做好了準備”。
尼克松“筷子外交”5個月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發表了一篇題為《外交解凍後中餐館遍地開花》(Chinese Restaurants Flower Following Diplomatic Thaw)的文章。
據中美餐飲協會估計,如今,美國有超過 45,000 家中餐館,超過麥當勞、漢堡王、肯德基和溫迪(Wendy's)的總和。
由於中餐館是少數能在感恩節、聖誕節等公共假期開放的地點之一,因此已成為那些不喜歡做家庭大餐的人的避難所。
圖源:GETTY IMAGES
如今美國的中餐廳已發展為涵蓋中國各地不同菜餚的精緻場所。在美國的主要城市,高檔中式餐廳紛紛敞開大門。
對陳先生而言,這一趨勢為他的新的“收藏清單”提供了更多素材。目前他還沒有設定去多少家餐廳的目標,只是希望儘可能多的去嘗試。
退休後,他將繼續吃下去,繼續分享美妙的中餐美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