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非洲人渴死不挖井?
他們挖的水井又大又深!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這一個非洲博納部落的土著們,
正在埋頭苦幹,
男女老少都在吭哧吭哧刨土,
只為了能挖個巨大的水井,
儲蓄水源。
他們忙活了幾天,
水池已經初見成效,
看這大小起碼得有10米寬,
可是深度還不夠,
沒有鑽探器,
挖井只能靠純手工,
部落的男人們,
彷彿大力水手附體,
用著鐵鍬繼續刨土。
女人們則頂著塑膠盆,
扮成運土機,
把泥土倒遠一點,
整隻隊伍僅有四五個盆,
但這對於物質匱乏的非洲人民來說,
已經是十分珍貴的財物。
帶著白帽子的酋長,
安排女人們排著隊,
接力運輸泥土,
因為是人力挖土,
很快男人們就體力耗盡。
漸漸的跟不上女人們搬運的速度,
你看這個穿著背心的小夥子,
終於忍不住站著歇了幾秒,
不行、為了部落的生存,
小夥子換上鏟子接著幹。
只見他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
來回切換工具,
拖著自己疲憊的身軀,
繼續幹活連頭都的不抬一下,
可是旁邊還是有兩三個盆是空的,
不得不說這人力幹活果然費勁,
乏味的工作還在繼續。
很快一個50米的深的巨型水井挖好,
水井裡浸出清透的水,
忙碌了幾天幾夜的非洲土著們,
總算獲得了一絲喘息的的時間。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之前打好的水井馬上派上了用場,
這一群非洲小夥子們,
彷彿中國的下江人,
喊著一樣的號子,
以保證每個人都能跟上打水的節奏,
底下的六個人緊密合作,
將打上來的水倒中間的,
臨時蓄水池之中,
最上面的三個人,
再將水倒進地面的水槽。
這裡的水井,
和其他地方水井有很大的不同,
深度高達50米,
非洲人會把井口開的很大,
在修一條長長的通道通往地面,
平時博納人不會清理水井,
只有在旱季來臨之前,
酋長才會安排族人,
下到井底清理淤泥,
並抽乾掉井裡的泥水重新蓄水。
為了維持整個部落的居民,
和牲畜用水,
酋長還安排了部落裡的年輕小夥子,
下到水井裡專門負責打水。
博納人是生活在,
衣索比亞南部與肯亞交界,
的半遊牧民族,
之前看到一群人挖井,
就是博納人工作之餘,
為了部落生存,
一種迫不得已的舉動。
部落裡的男人多數以採鹽為生,
女人和小孩負責飼養牲畜,
也有極少數人以販鹽為生。
老杜是一名資深鹽販子,
他的女兒已經年滿十七即將出嫁,
為了給女兒準備足夠多的嫁妝,
老杜決定帶著兩個兒子,
進行一次長途之旅的販鹽之旅,
出發前他進行了一次發言,
稱這一次販鹽地點在阿爾伯地區,
因為阿爾伯地區剛發生暴亂,
極度缺少食鹽,
大約要走七八天才能到,
雖然路途有200多公里,
但只需要一趟就能賣掉食鹽,
老杜就能給自己的女兒籌齊嫁妝。
牽著兩隻駱駝一隻羊,
老杜跟他的兒子們上路了,
第一站他們要到博納人取鹽的地方,
哪裡有一個巨大的火山口,
博納人常年都在火山口形成的,
湖水底下采鹽。
由於路上地勢平坦,
只花了一天多的時間,
老杜一行人就到了,
50公里外的鹽湖,
老杜牽著駱駝,
站在坡上指著坡下跟小兒子說,
那裡就一片深色的湖泊當中,
採鹽人抱起來的黑色石頭,
就是我們要買入的食鹽。
此時採鹽人們正在提取食鹽,
他們需要用木棍將湖底的岩層搗爛,
然後潛入湖底把鹽塊抱上岸邊,
由於湖底的鹽層塊太硬,
採鹽人每一次沉入湖底取鹽,
都要用盡全身的力氣,
才能搬起來一塊沉重的鹽石,
這裡既是採鹽人的天堂,
也是他們的地獄。
雖然採鹽工作讓採鹽人能養家戶口,
同時也在無情的傷害著他們的身體,
因為湖泊的含鹽度極高,
由於含鹽度極高,
湖水就如同硫酸氧,
有很強的腐蝕性,
每一次潛入湖底,
都會對採鹽人的身體,
造成難以癒合的傷痕。
採鹽人為了保護自己的,
採鹽人只能在傷口上,
擦一層凡士林,
然後貼上一片黑色的膠布,
這讓他們的面板,
就像打了很多補丁一樣,
還用膠帶做出兩個圓球封住鼻孔,
同時用凡士林堵住耳道,
防止湖水侵蝕鼻粘膜和耳道,
就跟工廠計件一樣,
採鹽人也是根據進出湖泊的次數,
來結算工資。
一整個上午,
都是採鹽人進出湖泊的身影,
每袋演約50公斤,
工人們用小毛驢駝到過山口,
大約要花一個小時。
為了買到食鹽,
父子三人已經早早的來到了鹽倉,
根據含鹽量的多少,
風乾後的鹽會被工人,
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給人使用,
一部分餵養牲畜,
老杜花了400比爾的價格,
約合62元人民幣,
購買了100公斤的食鹽。
這一老兩少走在地上愁眉苦臉,
他們正在為尋找水源發愁,
離開鹽倉之後,
老杜一行人繼續趕路,
一路上他們的主要食物是麵粉,
為了能有足夠的力氣走完全程,
他們會在中途,
殺掉帶著這隻羊羔作為食物補充體力,
連續三天的趕路,
老杜做主找了塊空地修整,
端著水杯喝水時,
大家才發現飲水快要耗盡,
當務之急是找到水源補充飲水,
恰好經驗豐富的老杜,
知道這附近有一個水井,
就是需要繞一點路。
但水井並不是無償使用,
因為部落需要花大量的人力,
來維護水井的使用,
想要打水飲用,
還需要部落首領的同意,
以及上繳有一點物資才行。
雖然迴繞一點遠路,
父子三人還是決定向水井出發,
由於連年的乾旱,
聚集在這裡的部落居民,
不得不將水井挖得越來越深,
這裡的水井最少有50米深,
博納族的首領會派專人看管。
在旱季來臨前,
才會讓族裡年輕小夥子,
下水井清理淤泥和泥水,
這是要危險又辛苦的工作,
它需要有足夠的力量和速度,
小夥子們喊著一樣的口號,
分成三組有節奏的,
把水運到地面的水槽,
一般像這樣的泥水,
都是給畜生飲用,
但周圍沒有多餘的水源,
所以杜巴父子也只能,
把這樣的泥水裝滿水壺,
以供他們路上飲用。
離開水井後,
老杜一行來到了一片荒蕪的沙漠,
他們要在這裡步行三天,
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
終於在第八天上午,
父子三人來到了阿爾伯地區的集市,
雖然在這一片有幾個部落之間戰亂不止,
但人們依舊可以和平相處,
各個部族的人來到集市出售貨物,
儘管他們並不會忘記自己的身份,
此時此刻大家不會在這裡兵戎相見。
阿爾伯地區已經很久沒有大型動物出沒,
大家都十分好奇,
老杜的小兒子把鹽袋卸下後,
父子三人就開始專心買鹽,
老杜還是十分警惕的,
就算有人認出了他是博納人,
老杜也並不會承認。
這蹲在鹽袋面前的男人,
先要用錢買下全部食鹽,
但老杜是一個良心商人,
他並沒有答應。
很快訊息在集市上傳開,
很多人來到攤位前排隊購買一勺食鹽,
一勺價格約合人民幣八毛錢,
老杜狠狠賺了一筆,
這些錢足夠他,
給女兒置辦一份豐厚的嫁妝。
賣完鹽父子三人收拾行囊,
往家的方向趕路,
老杜以後還會不會冒險,
在阿爾伯地區賣鹽,
我們不得而知,
但他們以後還是會以販鹽為生,
遊走在個部落之間,
或許有一天當部落之間的矛盾消散,
已經子承父業的老杜的兒子們,
會再一次踏上這一條,
繁忙又充實的旅程。
文案已經做成影片,如果您喜歡看影片版,可以點我的頭像進行主頁收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