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即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兩個戰場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逐漸形成,在戰略上相互配合。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始終是中國抗戰的重要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戰略防禦階段,正面戰場擔負著抗擊日軍戰略進攻的主要任務,但由於執行片面抗戰路線和消極防禦的作戰方針,國民黨軍隊損失巨大。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國民黨統治集團雖總體上仍堅持抗戰,但消極避戰的趨勢日益明顯。
毛澤東在北平
全國性抗戰開始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立即投入抗日鬥爭。八路軍剛開赴前線時,主要是直接在戰役上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後,八路軍在敵後實施戰略展開,發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共產黨的敵後游擊戰在日本製訂對正面戰場的作戰計劃及具體作戰中起了重要的牽制作用。有力配合了正面戰場的作戰,並使人民抗到194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從抗戰開始時的5萬多人發展到50萬人;除陝甘寧邊區外,在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建立了16塊抗日民主根據地成為全國抗戰重心
毛澤東在延安
1937年8月20日,蔣介石釋出命令,實行全國總動員,政府轉入戰時體制,以大本營取代軍委會。國民政府大本營同時頒發國民政府大本營同時頒發了四個作戰指導方案的訓令。在其中第一號訓令中,宣佈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至11月份又成立了第六、七、八三個戰區,為領導全國抗戰提供了組織保障。1938年11月25—28日,國民政府召開南嶽軍事會議,重新調整戰略區劃,將全國劃分為十大戰區。1945年1月,在中國戰場,為了整頓豫湘桂戰役後的潰軍,國民政府重新編組軍隊,調整全國,將全國劃為九大戰區。
九大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