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風起洛陽》,想起了幾年前的一部《長安十二時辰》:盛世的榮光還在,卻始終能嗅到一股浮華背後的不安與腐朽,而最讓人感動恰恰是,這些如螻蟻般生存在盛世之下的子民.......
《風起洛陽》乍一看,是在查案,辦案,有點懸疑色彩,直到看到在昔日兄弟墳頭前,黃軒演的高秉燭被悲痛淹沒的那一刻,方才深知《風起洛陽》格局遠比觀眾想象要大得多!
一顆被仇恨和悲痛裹挾的軀體裡,竟然還能流淌著一份讓人動容的熱血!這該是怎樣一個人,讓他熱血的人和事,又是什麼?一次次拋棄他的盛世,能否再次點燃他心中之榮光?
這些疑問,黃軒僅憑一場戲,就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第一次見到陽光,便被黑暗吞噬了
那是一群眼裡有光的少年,本該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然而卻從小生活在暗無天日的不良井下!神都的陽光讓少年神往,為首一個就帶著他們偷偷跑了出來,去感受著這份自由與溫存!
這一群少年就是《風起洛陽》中的高秉燭和他六個小夥伴!然而這感覺太糟糕了,竟像是偷吃了伊甸園聖果,青澀美好,卻殘忍無比,但凡嘗過,不忍再吃第二口,甚至不願再被提及......
少年們嬉戲打鬧時,林子那邊傳來了廝殺之聲,身為大哥的高秉燭,讓小五帶著其他幾個孩子離開,自己一人探其究竟!
一群黑衣人準備對轎子中一家三口下狠手,高秉燭以一頂百,小五等人也前來幫助,待援兵到來之時,幾個少年穩住了局面!他們卻被無情拋棄了,沒人管他們死活,轎子越走越遠,小夥伴卻一個個倒地......
後來得知,轎子裡的人是太子......本該成為一段佳話,卻成為了一段無法癒合的傷疤.....
高秉燭倒地那一刻,從黃軒的眼睛裡,真的感受到了一種被黑暗吞噬的無力之感,豆大的眼淚從眼睛裡流下,明明還有意識,任憑身體倒在冰冷的地面,卻感覺不到一次疼痛!很想閉著眼睛,卻又不能,只能睜大眼睛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笑臉從他面前消失.....
什麼叫哀莫大於心死,什麼叫一個人世界瞬間就從眼前消失了....大概就是黃軒倒地的那一刻吧!他的世界瞬間就從眼前消失了....
一群本該生活在盛世榮光之下的少年,卻在感受到第一縷陽光明媚之後,便被黑暗永久地吞噬了!
幾位少年在被吞噬之時,臉上的笑,眼裡的光讓人動容,即便是哪怕只有一刻,他們也死而無憾.....然而卻把永久性的難題留給了活著的人.....
繁華熱鬧,色彩絢爛,光鮮亮麗的南市,陰冷晦澀,食不果腹,死氣沉沉的不良井,同是神都子民,為什麼境遇差別如此之大?
神都的陽光到底該撫慰誰?溫暖誰?又拋棄了誰?又是誰在默默守護著這一份榮光?
不良井,用現在的說法就是貧民窟,一個貧民窟長大的孩子,難道就不配享受繁華與榮光?然而在正義,責任面前,人與人又是對等的,《風起洛陽》這是把一個比較厚重的社會問題擺在了觀眾面前!
塵封許久,不願被再提及的五年
衣衫襤褸,頭髮凌亂,面板黝黑,坐在幾個墳頭之前,喝著酒,往事一幕幕閃現在眼前.....當年的少年早已不在,只留下一個孤魂野鬼般般活著的軀殼!
黃軒的眼神太有說服力了,五年裡所發生的一切,雖沒有給鏡頭,但一個眼神就包含了所有!此時高秉燭眼裡,早已沒有了昔日少年之生氣勃勃,反而是一份陰狠與決絕,質疑與憤怒,挑剔與諷刺!尤其是那份狠絕之中,夾雜著那麼一絲讓人感動得於心不忍.....太絕了!
再被匆匆趕來的,宋茜演的月華君看穿後,高秉燭諷刺地說:有人叫你們神都的子民,什麼是神都子民,我們配嗎.....臉上帶著那份嘲諷味的笑,拍打著一個個連名字都不敢刻的墳頭,黃軒表演太有感染力了!
這哪裡神都子民該有的待遇?月華君只看到了表面,根本沒看到寶秉燭心裡的錐心之痛,絕望之痛!黃軒的表演卻讓觀眾看到了,一個英雄被遺棄的哀默,被一直引以為豪的信念所擊潰後的頹廢.....
如果是傷疤,再次被解開真的會疼的!月華君的到來,讓他五年來第一次完整回憶了當時的點點滴滴,每一幕就像在他心裡紮了一刀,時間越久,傷口越深,疼痛感愈加濃烈!
黃軒坐在地上,雙手遮面面,泣不成聲,臉上溝溝壑壑,有著與年紀不符的滄桑與成熟!一個男人最終還是被回憶擊潰了,被愧疚再次吞噬了,麻木的只是表面.....
突然之間,又像夢一樣醒了,他說經常會在夢裡看到小五,騎著大馬,後面坐著一個姑娘,小五說他要成親了......小五說,高史,這裡真好冷呀......
泛紅的眼圈,說到成親時,臉上的緊張和高興,說到小五時,整個人瞬間又崩潰了。
雙手再一次遮住臉,泣不成聲.....黃軒的表演代入感太強了,五年來生活那種半夢半醒,半痴半醉,一次次被悲痛吞噬,一次次掙扎存活著,那種擰巴,糾纏之感,讓人心碎!
一個人麻木久了,要想醒來,那是需要歷經飛蛾撲火的蛻變的......看到黃軒的表演,真的感受到了破繭之前的那種撕心裂肺之痛!
衝破黑暗,用熱血點燃心中之榮光
武思月說,我很好奇,一個曾經把守護神為己任的不良使,怎麼會變成今天這副不人不鬼的樣子......高秉燭沒有正面回答,但黃軒用極具感染力,層級感極強的臺詞,回答了武思月的問題!
武思月說,既然當年的事情只有你人知道,就應該說出真相?真相?你在乎嗎?誰在乎?大大理寺,內衛在乎的就是查案?誰在乎?黃軒這兩句反問言辭犀利,擲地有聲,搞得武思月的扮演者宋茜,都有點招架不住。
尤其是黃軒靠近宋茜的那一刻,宋茜竟然目光躲閃了,不敢直視黃軒!說實話,這明顯是宋茜接不住黃軒的戲,其實宋茜應該投以更加堅定的目光,然後再慢慢地挪開.....
第一次有人說我們是神都的子民,兄弟們,我們是神都子民,但我們不配呀,我們一直生活在暗無天日的不良井,什麼是神都子民?什麼是神都子民?
拿著酒壺,搖搖晃晃,在小五,小七墳頭拍打後,帶著幾分諷刺與質問,黃軒又一次死盯著宋茜,宋茜又一次“跨”掉了!
眼神比之前更加凌亂,本來臺詞就很弱的她,後面任何表忠心,立誓言的舉動,都太過“輕”,說服力不強!
其實這段戲,宋茜臺詞不多,重在力量感,高秉燭重生來自於內心之熱血,而點燃這熱血之人,恰恰是宋茜演的武思月.....
毫不客氣地說,黃軒硬是憑著精湛的演技,完成了高秉燭的自我救贖......也包括之前火場外圍那場戲,那場戲黃軒演得非常好,只在為這場戲做伏筆!
火場戲精彩部分在武思月要救人,高秉燭捂住她嘴巴,眼神裡那種又狠又絕之感,太值得玩味了!一個人究竟經歷了什麼,變得如此冷血與決絕,不計成本,只為成果!
可當放火之人馬車漸去漸遠之時,他卻猶豫了,一會看馬車,一會看熊熊燃燒的大火。
從黃軒的眼睛裡看到一絲悲憫之光,一絲久違了的希望之光,那一刻高秉燭心裡的火被徹底點燃了,奮不顧身地衝向了火海......!
細節充分,層次感強,加上黃軒代入感十足演繹,他一個人都能撐起整部劇作,反而是宋茜稍微有點“跨”,讓人有點出戲!
尾聲
看完黃軒的演繹,真的感受到了一個英雄之心,心不死,夢還在!一個最樸素的子民之心,即便一次次被黑暗吞噬,但卻一心向陽,守護應該守護之榮光!
我相信了這個故事,更被這一群宛若螻蟻一般渺小的子民,心中之熱血多感動,被他們的包容和質樸所動容!
這是一個充滿熱血的故事,即便一次次被拋棄,被忽略,被踐踏,仍舊一腔熱血,用勇氣和赤誠,守護心中之榮光!
這是一個靈魂救贖的故事,即使生活在不見天日的不良井下,但卻有著撥雲見日之勇氣!
這是一群子民最樸素的情感,即便感受陽光的恩寵,但卻一心向陽,寬容地守護著那份觸不可及的榮光.......
《風起洛陽》遠不是查案那麼簡單......它開始以人文情懷思考整個社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