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熱衷於打網球的資深球迷,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我為什麼喜歡上網球?
體育鍛煉的方式有很多種,僅僅是球類運動,普及程度非常高的就有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為什麼你偏偏選擇了非常小眾的網球?
場地少費用又貴、球友難找水平又難提高,這些都是網球難以普及的現實障礙,而這樣的障礙短期內很難徹底扭轉,那你為什麼還是對網球情有獨鍾、樂此不疲?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不僅熱衷於打網球,還喜歡寫網球。如果我去寫受眾人數更多的籃球、足球,那麼收穫的閱讀量和粉絲數量估計會比網球要多一些。那為什麼我一直堅持關注網球、寫網球呢?
這其中,一定是什麼東西吸引了你我,讓我們難以擺脫被稱為“綠色鴉片”的網球。
那麼,這種東西是什麼呢?
我讀過不少文章,很多人認為網球之所以吸引自己,是因為它能培養人的耐心、增強意志力、保持專注、學會獨自分析和解決問題。此外,網球還有社交功能,還具備鍛鍊身體的天然屬性等等。
這真的是我們熱愛網球的原因嗎?
是,又或者不是。說是,是因為很多球友確實是因為上述原因選擇和喜歡上網球的。說不是,是因為培養耐心、意志力、專注力和社交等功能並不是網球獨有的,其它運動專案也具備這些功能。
如此看來,我們之所以愛上網球,一定還有其它獨特的,或者說網球獨有的原因。
對於我來說,這獨有的原因就是業餘網球比賽的信任制,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其它元素。
簡單來說,信任制就是你的球是否出界是由對方呼報,並且對方的呼報是最終的裁決。即便你認為自己的回球是壓線好球甚至是標準的界內球,只要對方呼報出界,那就是出界,你只能接受對方的判罰。相信所有球友對此都非常熟悉,平時打球也遵循著這個規則。
從未接觸過網球的人可能認為,這個規則簡直不可思議——如果對方一貫喜歡耍賴,或者是在關鍵分時耍賴,那怎麼辦?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鑑於網球的場地非常大,你很難看清自己打到對方底線附近球的確切落點。如果他耍賴,把你的壓線球甚至界內球呼報出界的話,你只能選擇相信他,即便你心裡有疑惑,仍毫無辦法。
但在其它常見的球類運動中,幾乎沒有像網球這樣的信任制。比如,業餘的籃球、足球比賽通常都有裁判,乒乓球比賽的擦邊球也很明顯,球到底有沒有出界基本上所有人都肉眼可見,要想在眾目睽睽之下耍賴,不僅不現實,還要冒很大的道德風險。
而在網球比賽中,很少有故意鑽信任制漏洞、頻繁耍賴的球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網球比賽獨有的信任制彰顯了球友們的良知和高尚的體育精神。
事實上,網球愛好者不僅會自覺執行信任制的比賽規則,他們更傾向於互諒互讓,共同營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諧友好的比賽氛圍。比如,當自己不能確定對方的球是否出界時,很多球友會自覺地預設為界內好球。也就是說,如果你拿不準對方的球是否出界,那應該作出有利於對方的判罰,而不能以看不清為由要求這一分重賽,更不能猶猶豫豫地呼報出界。
有時候,雙打比賽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比如,你和搭檔對對方的回球是否出界存在不同意見時,那麼應該判對方的球為界內球。
實際上,信任制不僅促使比賽雙方相互尊重、共同營造和諧友好的氛圍,還能培養責任意識和為對方著想的好習慣。
比如,每位球員應主動負責自己半場任何位置的撿球工作(包括撿走樹枝落葉、被風吹過來的球罐或塑膠袋等),如果你沒有及時撿走場內異物,對方回球砸到異物導致你回球失誤,那隻能判你丟掉這一分,你只能把責任歸咎於自己。
說到撿球,還有一個小細節。如果對方前去撿拾圍網邊緣的球,而另一隻球恰巧靠近網前,無論這隻球是在你這邊還是在對方那邊,你都應該主動跑到網前撿球。
另外,撿球后如何把球傳遞給對方也有很多講究。首先,你不能用腳把球踢給對方,那會被視為不夠禮貌。你應在傳遞球時直視對方,儘量讓球彈跳到對方面前,便於他輕鬆地伸手接到球。
如果對方正忙著撿另一隻球,那你不能立即把球傳遞給對方,而應該等他騰出手來之後再把球傳遞過去。
至於向對方傳遞球的方式,大多數人是用球拍把球擊打過去,這時候你要注意控制好力度和方向,如果你傳遞的線路偏離預期較大,導致對方要走幾步才能拿到球,那你應該主動致歉。
總結起來,信任制,以及信任制衍生出的相互尊重、責任意識以及為對方著想的謙遜與禮貌,這是網球區別於其它球類運動的重要標誌,也是網球最具魅力的特質。
那麼,你為什麼喜歡上網球?你對以上內容有什麼看法或補充?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你的心得感悟。(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