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微博曬了張自家晚餐圖,順手也曬出了倆娃的飯碗:
沒想到平平無奇的不鏽鋼餐盤,引起了姨姨們的熱烈討論。
除了感嘆這兩娃真能“乾飯”以外,大家的焦點都在年糕哥哥的餐盤上:
OKOK,今天想專門來講講這個餐盤。
首先宣告:我可不是來賣餐盤的,哈哈。就是這個餐盤啊,它的背後藏著一點點我的科學餵養小心思~
大家總是會問怎麼才能讓娃好好吃飯啊、怎麼才能營養均衡啊,你的這些憂慮糕媽也有。
我們以往也談過很多指導理論,比如膳食大寶塔啊、輔食月齡進階表啊、每天吃多少肉多少菜合適啊,道理都懂、可就是無法好好落實。
所以我的實操辦法是什麼呢?其中一個,就是和這個餐盤有關。
說起來並沒有什麼太高深的理由。
一是小時候的用餐習慣,沿襲到了現在——他之前也是用這種分格餐盤,只不過更小一點、材質是矽膠的,後來上小學飯量變大,就換成這種大的不鏽鋼餐盤了。
二來我們家的菜習慣用公勺公筷,這種餐盤就很配套了,很方便把菜夾到娃的餐盤裡。
在我家,大家都有專屬碗筷,還有一家四口不同花色的一套飯碗,這樣既有一家子的感覺、也可以相互區分,就挺方便的。(找插畫師卡通還原了下我們家的餐桌)
還有就是有點點個體“強迫症”因素吧~~
哥哥不喜歡把飯和菜混在一起,他喜歡乾淨的米飯,這點跟我很像
。
就,怎麼吃的自在怎麼來。
傳統的家庭餐桌,可能大家都是比較忙的,嘴裡吃著飯、還得聊天。
我們家吃飯的時候也很放鬆,東聊聊西扯扯,但往往這樣就會忽略一個根本的東西——我們這頓吃了什麼、吃了多少,那孩子對這塊的掌控力,可能就更弱了。
而年糕的餐盤,會給我視覺上的指引——比如,這一餐“菜太少了”,那我可能就給他勻一點蔬菜放進去,不用說很多、也不會對他的用餐有過多打擾。
小小的餐盤,把會吃到的食物都平鋪直敘起來~大人也知道:哦,我的孩子這頓吃了這麼多的米飯、哦他今天還吃了一份雞肉、一份蔬菜,還有豆類、深海魚這樣,菜色很豐富、營養也搭配的不錯。
另外,年糕也不是每頓都會把餐盤裡的食物吃光光,我們也不會強迫,但大概也會透過餐盤瞭解他這頓吃了多少、剩了多少,有個數。
最後一點,也是我想說的重點。
有讀者會說,哈哈,你們家可真有意思,倆娃用的餐盤都很不一樣,你看哥哥就是分格餐盤、弟弟就是一碗蓋澆飯!
嗐,你別說,進餐風格還真反映出孩子不同的個性。
發發大家也知道,性子比較急、也比較開朗,在飲食方面就比較 open,很多食材第一次見、而且看著怪嚇人的(比如榴蓮、帝王蟹、皮皮蝦啥的),也不在話下;而哥哥是個慢熱的內斂人士,在吃方面曾經是非常抗拒新食物,飯和菜也是一樣樣分開吃。
其實看我們留言區,也能發現很多吃飯風格很不一樣的寶寶:
這描述,超有畫面感:
雖然說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好好吃飯、每頓都吃特別香,但確實很多時候就是不會如願的,如果這個時候強迫他吃,並不會產生積極的結果。
所以對於年糕這樣的小孩,我們會傾向給他“自助餐”的感覺,菜分門別類夾在那裡,你自己看著辦,給他適應的空間和時間,並不會強迫他去吃什麼。
強迫進食,真的是最不可取的。
就拿糕媽自己童年的經歷來說,其實我是一個很挑食的小孩,不吃的東西很多,比如絲瓜啊、茄子啊、西紅柿青椒、所有菌菇類、豆製品,我一開始都是不吃的。
幼兒園的時候有兩次被逼著吃了豆腐,那個噁心感啊,現在還特別清晰,一次是老師強迫、一次是親戚強制投餵。
但在家裡,我爹媽其實是從來不強迫我吃什麼的,比如我不吃麵條他們就會給我單獨燒一份粉幹,不吃茄子他們也沒強迫我,就沒給我留下什麼陰影。
(是不是沒想到,現在在這裡科普營養的博主,小時候竟然是這麼挑食
的一個人
,還得感謝爹媽的包容。)
後面我自己上學,到了初中,中午不都需要自己找東西吃了麼,然後自己就發現:哎那個同學點的炒麵好像不錯麼,不如我也來吃一下;聚餐的時候大家點魚香茄子,那我也嚐嚐,好像也還不錯哦。
其實就是那些沒留下陰影的東西,我在未來的生活當中慢慢都開始吃了。
對於吃東西比較“捉急”的哥哥,老媽子沒有用“話癆”戰術煩他吃這吃那,用的是餐盤這樣的小心機來打打輔助,其實現在在外吃飯,年糕哥哥也吃的很常規的啦,分格餐盤只是在家裡進餐的習慣而已。
而且在校園裡,孩子們也都挺多用這種餐盤的。
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也會習慣用正常的飯碗吃飯的吧,就像個小大人一樣,自己對每一頓負責。
講到這裡,老母親竟然內心生出了一絲小小的惆悵,嗐。
其實餐盤之外,還有這些因素會慢慢影響他對食物的態度:
1.年齡增長,接觸的食物品種越來越多。
2.學校伙食沒得選,不得不吃。
3.跟著奶奶種菜、澆水、收割,對食物越來越有感情。
4.看了好多的美食紀錄片,被饞得不行。
5.爸爸媽媽會帶他長見識,堅持不懈地安利各種美食給他。
在以上共同經歷的作用下,這兩年他彷彿突然打開了美食屆的一扇扇大門!
每個週末都會上演這樣的對話:
“哇,媽咪,原來XXX這麼好吃啊!”
“是啊,我早就跟你說了,是你不信,哈哈。”
彩蛋來了,發糕弟弟昨天也用上了分格餐盤,這算是變成“大孩子”的一個里程碑嗎?把食物一樣樣拿出來認真看看、用勺子處理+細細品味,他似乎適應的還不錯。
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經看出來了,糕媽雖然通篇都在說餐盤,但其實是在講這背後的餵養理念,營養搭配、份量合適、吃的舒心,把握好這 3 點,孩子吃飯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當爹媽的,不用太焦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