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語有云,“無酒不成宴”,酒與宴席在歷史上可謂同根同源,兩者密不可分。酒,是中國禮儀傳統的化身。
在古書中,禮同醴本是同一個字,為“豊”。國學大師王國維在《觀堂集林·釋禮》中所歸納了“豊”的豐富含義:“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謂之豊,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謂之豊,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謂之豊” 。也就是說,禮字最初指的是獻給鬼神的器皿、酒醴和儀式。
酒與民俗不可分。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無酒不成宴。在我國古代,酒被視為神聖的物質,酒的使用,更是莊嚴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廟、奉佳賓而不用。隨著釀酒業的普遍興起,酒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動也隨之廣泛。
迎賓酒
中國人熱情好客,有朋自遠方來,要飲“接風酒”、“洗塵酒”。濁酒一杯,把酒言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知心好友一起飲酒,酒酣吐真言,彼此的情感得到宣洩。迎賓不能少了酒,此習俗沿襲幾千年不變,所以酒被視作交流感情的良方,增進友誼的妙藥。
喜酒
喜酒往往是婚禮的代名詞。置辦喜酒,即辦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參加婚禮。因為酒是人們情感的寄託,喜酒更是助興的精神食糧,讓新婚夫妻的生活更加幸福。酒已不僅僅是一種飲品,而是一座橋樑和紐帶,是一種載體、一種文化和時尚。古人在“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均用玉液瓊漿的美酒來助興慶賀。現在,結婚喝喜酒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事項。
滿月酒
嬰兒出生後一月,要為其舉行慶賀禮,稱為"做滿月”。做滿月起源較早,《魏書 汲固傳》中即有“滿月”的記載,唐高宗也曾因其子滿月而賜酺三日”。做滿月必須設祭享祀神祖,舉辦酒筵宴請親友,其酒稱為"滿月酒。還要向鄰舍分送喜面及其他食品。這一天,親朋來賀必帶禮物。俗雲:“姑姑家的帽子,姨姨家的鞋,老孃(外婆)家的鋪蓋搬將來。”其帽子或鞋還要飾以壽星、狗頭、虎頭等圖樣。除衣物外,還有送食品、小車、搖籃及長命線等禮物的。
送別酒
在古代,我國幅員遼闊,地理形勢複雜。再加上發通的極不便利,出門遠行,山長水闊,或步行,或騎馬,或坐船,或乘車,不但艱險四伏,而且往返時間長久,所以宋代陸游說“遠泳無處不消魂”。通訊工具也極為簡陋,傳遞信件都很困難,“魚書欲寄何由達,山遠水長處處同”,於是親人或友人出行被視為一件十分隆重且傷感的事,必設宴餞行送別。這種宴飲形式,謂之“餞行酒”“送別酒”。
壯行酒
"壯行酒",也叫"送行酒"。有朋友遠行,為其舉辦酒宴,表達惜別之情。在戰爭年代,勇士們上戰場執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險的任務時,指揮官們都會為他們斟上一杯酒,用酒為勇士們壯膽送行。
壽酒
壽酒,民間壽誕用品。流行於中國南北各地,為壽禮之一。酒與久諧音,以酒祝人長壽也。人生逢十為壽,辦壽酒,這似乎已成定規。在紹興, 壽酒十分講究,民諺曰:"十歲做壽外婆家,廿歲做壽丈姆家,三十歲要做,四十歲要叉(開),五十自己做,六十兒孫做,七十、八十開賀。
醬香型白酒起源於西漢時期,時稱“枸醬酒”。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的使者唐蒙出使南越國,途經夜郎國,嚐到了枸醬,唐蒙對酒很有研究,大為讚歎並帶回長安,當做珍品獻給武帝,武帝品嚐後,以“甘美之”讚譽,並直接定為貢品,御封為“皇宴古釀”,從此作為皇室國禮和宴會專用酒。(這就是唐蒙出使南夷,後獲“枸醬”獻武帝,受到武帝“ 甘美之 ” 讚譽《史記》),後來被人們稱為“醬香之源,國酒始祖”。
皇宴古釀酒
考古發現,在龍山文化遺址中,就已有許多陶製酒器。中國最古老的實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漢代御酒,至今仍有酒香,這種酒就是當年漢武帝御封的“皇宴古釀”,做為當時的皇室用酒也不出奇。
皇宴古釀以本地優質糯高粱、小麥、水為原料,嚴格按照12987坤沙工藝,古法純糧加上科學的傳統工藝精心釀製而成,未新增任何香氣、香味物質,從生產、貯存到出廠歷經五年以上,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攸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保證每一滴醬香酒都是純糧手工釀製。醬香酒歷史攸久,是中華文化酒的典型代表,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更多白酒知識,可以關注中國皇家酒,讓你變得更懂白酒,可以轉發並分享給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