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讀書都還是一字一句地讀,精讀每段文字,認為這是讀書的最佳方式。但是讀完一本書要多久呢?幾個月還是半年?週期太長,讓人覺得讀書挺累的、鞭長莫及。
其次就是這麼辛辛苦苦讀的書,沒過幾天就忘得差不多了,投入這麼多時間精力才收穫的知識就這麼快忘了,這反向又讓人覺得讀書不值得、很沉重,別說以後現在也很難提起讀書的念頭。
因此,針對上述情況我結合自身經歷和學到的知識提出以下2點
一,我們改變讀書的方式。選擇瀏覽的方式,腦海裡拋棄邊讀書邊記住的想法,這樣可以減少我們讀書的負擔。因為只要我們瀏覽就會有印象,就像水滴石穿一樣。瀏覽不一定比精讀差,比如1小時精讀一篇文章收穫可以達到80。瀏覽的方式在一個小時內可以讀五篇文章,一篇文章的收穫是20,那也比精讀好,學的東西又廣。
二、改變記憶方式。我們很多人讀完書就以為是結束了。恰恰相反讀完書不是終點而是起點。讀書容易忘掉,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要認清這個事實,並調整好心態,因為不管記憶任何東西剛開始記得的時候比較清晰,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遺忘掉大部分。
所以我提可以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
第一定期的復讀。根據遺忘的規律,在讀完書後,當天或第二天再復讀一次、週末在復讀所讀過的書、在一個月末再復讀一次。
第二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讀完書後,摘抄自己認為是精華的、重要的、核心的、有用的內容。最好寫下自己對這些內容的感悟感想以加深對書本的印象
第三進行實際應用。儘量把學到了書本的內容進行實際運用,是的對遺忘最有效的辦法。就像上學的時候透過作業、練習、試卷都是為了加深記憶。
第四是進行輸出。我們可能看了很多書,但是我們的生活卻沒有什麼改變,那可以試著把讀過的書進行輸出,比如講給別人聽,或者是弄成書評釋出到平臺上等等。因為在輸出的過程中你會不斷地進行思考,採取順暢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這個過程也是加深記憶的過程。也只有進行輸出了,書本上的知識才會變成你自己的。
這是我第一次寫的文章,記錄自己的感悟,有很多不足之處。大家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