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人類文明的基石。
早在中華幾千年以前,人們就擁有了閱讀的能力,進化出了更強大、更敏銳、更機智的大腦,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迭代,又不斷地更新與迭代,週而復始,生生不息。
而自儒家思想盛行,與四書五經的出現,更是影響了一代代中華子弟,從中庸之道、人非聖賢到秉公執法、禮儀天下,這等現已成為了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令人學而敬之。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可學的知識變得越來越多,閱讀一事也變得愈加重要。一個人讀不讀書,從他的談吐與氣量之間就能看出來,而一個人會不會閱讀、擅不擅長閱讀,某種程度上又決定了他所讀書時的質量之高低。
有的人,閱讀一本書,2、3個小時就草草地將其看完,隨手拋在某一角落,爾後不再重拾,不再回味;當旁人問起他這本書有何感想的時候,他只能有點詞窮地說:還行、不錯、可以、太糟糕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你以為你是超級大腦,看了一遍,就能牢牢記住。實際上,你不去思考,不去總結歸納,沒有輸出,那麼,你所學的一切知識,那都不會成為你的。
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
如果一個人,只會搬磚,死記硬背書中的知識,自己卻沒能深刻地去領悟,半懂不懂的結果只會是人云亦云,讓你陷入迷茫,越學越呆。而如果一個人,只會一味空想,天馬行空,但卻沒有一次付諸行動,就成了打嘴炮的浮誇之人,最終一事無成。
具體到應該如何將書中的知識學以致用,形成你的思想,變為你的語言,成就全新的你,在《傅雷家書》這本書中有提到。
傅雷先生在1956年寫給遠在異國求學之子傅聰的一封家信中,認真地說道,“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
這句話的本意,是傅聰赴歐洲深造大鋼琴之時,傅雷怕他只顧著練琴而忘記了理性思考,所以督促他要常常寫信,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多與人交流,保持思維活躍。
人在閱讀時,也應該具備這樣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首先,你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不要急著吞下去,也不要急著將其合上,細細品味,嘗試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他寫作的立場與邏輯。
其次,看到觸人心扉、美麗的句子,可以抄寫到小本子上,或記在手機便籤上,以備往後複習與寫作之用。
再者,有些人對紙書有種特殊的情懷,捨不得在書中做筆記,每翻閱一頁都特別小心翼翼,生怕它受傷一般。大可不必糾結於這些細枝末節上。書存在的目的,就是用來讀的。看到感觸深的,覺得可以為你日後所用的,划起來,圈起來,做好標記,破一點,爛一點,都沒問題。反過來,它越破爛,標記越多,不就證明你當時越用功、越喜歡嗎?
當完成了上面兩點,最後就是輸出。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少了這一步,你會收效甚微。
輸出的方式有許多種。你可以像傅聰一樣,找個適合交談的物件,與之對話,相互學習,相互切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你也可以在廣大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讀後感,如今日頭條、微博、小紅書,都是非常不錯的社交軟體。我覺得後者更為務實,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饋,與聽見更多不同的聲音。
每天閱讀完,凡有新想法、新知識,不要藏著掖著,多多總結歸納,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而後分享出來,讓別人看見。
閱讀與思考、閱讀與輸出,是相輔相成的。當你思考得越多、寫得越多,就越能達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END
我是醉美霞光,一個不太聰明、相信厚積薄發的95後女孩。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點個“贊”+“關注”,分享給你喜歡的人,我們一起漂亮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