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計算機世界
在上週微信《產品監控即服務!“數字孿生”如何賦能企業智慧升級?》中介紹了數字孿生的兩大成功案例,今天繼續分享乾貨:
美國教師保險和年金協會大學退休權益基金(TIAA)幫助廣大教師管理退休基金。為了降低新機構客戶匯入的複雜性,這家非營利性金融服務提供商正在使用由圖資料庫提供支援的數字孿生技術。
TIAA的常務董事兼退休服務技術主管Alex Pecoraro說:"根據美國國稅局的所有規定,我們TIAA提供一套非常複雜的退休產品。為了給客戶安排相應的產品,這需要具有一定的業務知識,我們有整支的團隊來負責這項工作。"
TIAA的外包服務包含600多項功能,可以產生超過1萬億種可能的客戶配置。在部署數字孿生技術之前,TIAA的專業團隊根據客戶所需的運營模式,手動建立和測試技術配置。因此,TIAA的工作人員根據其專業知識呈現高度的"職能化",這意味著工作人員只能處理某些型別的產品。這也使得擴充套件運營規模很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Pecoraro的團隊建立了一個數字孿生模型,它由表示600多個特徵的圖資料庫組成,控制節點用於表示複雜的分組邏輯,資料節點表示實現某項功能所需的資料欄位,關係連結表示依賴項、驗證和排除。
該資料庫減少了匯入客戶所需的時間和專業知識。
Pecoraro的建議:改變觀點。該專案的關鍵是採取產品採用方法,而不是將其視為技術配置問題。
Pecoraro說:"團隊中有一名成員提出了這個想法,將我們的注意力從技術配置轉移到客戶在做什麼以及他們在購買什麼產品上。這種觀點的轉變是關鍵。現在回想起來似乎很明顯,但當你沉浸於所有細節中時,你可能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拜耳作物科學公司透過虛擬工廠重塑戰略
拜耳作物科學公司(Bayer Crop Science)充分利用數字孿生技術,為其在北美地區的九個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建立了"虛擬工廠"。種子從拜耳公司的田地採集後,經過這九個生產基地的加工和包裝,最後銷售給農民。
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的資料科學卓越中心(COE)負責人Naveen Singla說:"現在我們可以重新構思我們的業務流程,可以透過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或模擬來重新構思我們的決策。"
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為這九個生產基地都建立了數字孿生,以便用動態數字表示裝置、流程和產品流特性、物料清單和操作規則,從而使該公司能對每個生產基地進行"假設"分析。
當商業團隊推出新的種子處理方案或新的定價策略時,公司可以利用虛擬工廠評估生產基地是否準備好調整其運營,以實現這些新策略;還可以充分利用虛擬工廠,做出投資決策、制定長期業務計劃、識別新發明和改進流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現在可以將其九個生產基地為期10個月的運營過程縮短至僅用兩分鐘即可演示,使其能夠回答有關SKU組合、裝置能力、流程訂單設計以及網路最佳化等複雜問題。
Singla的建議:瞭解業務領域。拜耳作物科學公司成功的一大關鍵是,由決策科學負責人Shrikant Jarugumilli領導的負責構建數字孿生的決策科學團隊把許多虛擬系統聯絡起來,在生產現場花了大量的時間,以便了解運營情況,並獲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援。
Singla說:"讓資料科學家瞭解業務領域一直至關重要,這就是Shrikant發揮重要作用的地方。他和他的團隊在這些種子生產基地花費了數週時間,設法瞭解運營情況、瞭解細微差別,以便與管理人員溝通時採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來傳達資訊,而不是採用機器學習術語。"
本文來自【計算機世界】,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