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頭條看了很多關於聯想的內容。多有激憤,感慨和惋惜,冷靜下來之後,有些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其實聯想的瓜對年輕人並沒太大的吸引力,不像明星的事件那麼有娛樂性。國有資產流失跟大家的關係不大,高管拿多少工資也是人家的薪酬體系,至於中國高價,美國便宜跟年輕人也沒太大關係,聯想也沒什麼東西給年輕人買,多是一些一些政府採購投標而已。高負債我們理解為聯想的供應鏈金融的玩得溜,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又怎麼了,很多商業品牌不都是這樣的德性麼,還有什麼給美軍送電腦,給日本武士道唱讚歌這些專案,國家都沒管,想必背後有什麼深意是我等不瞭解的。
但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這麼厭惡聯想呢,拋開這些資訊干擾。我發現了一個底層的問題,那就是聯想一直在傷害我們這代人內心最底層的價值觀。
作為一個80後,我們自小接受的教育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所以步入社會我們開始“為祖國強大而工作,為企業,奮鬥”。所以我們努力工作,支援國貨,信任法律和規則,崇敬老一輩的創業者和科技工作者。
可是聯想的一系列操作,開始讓我們動搖,懷疑了,迷惑了,我們信奉的一切,難道不應該嗎。倪光南的滿腔熱血和才華投身祖國科技事業,怎麼會落這樣的結局,晶片,作業系統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們居然毫無作為,導致現在華為孤軍奮戰,導致我們年輕的消費者不得不選擇蘋果,微軟,美國的產品,還常常被質疑不愛國,不支援國貨。。。
聯想的發家史和商業動作讓我們覺得
與其艱苦奮鬥,不如巧取豪奪
與其科研創新,不如貿易騰挪
與其搞技術,不如搞權術
與其愛國,不如把愛國當生意做。。。
這樣的聯想,讓年輕人的價值觀迷茫,創業應該學聯想,教父在無數的場合給我們推廣貿工技,給我們示範資本運作,當然我們學不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開始奉行躺平主義。
如果說什麼歷史的原因,是體制的原因,是有什麼盤根錯節的關係,不要去翻舊帳,要保護聯想,要保護“民族企業”。大家在網上聊一聊,議一議就算了。聯想不用回應,不需要搭理我們,不需要為過去交待。那麼,我覺得至少聯想應該為未來交待,如果還是這樣的聯想,如果不作改變,那我們不要也罷。
我覺得事怕不易善了,不然未來的年輕人會繼續迷茫。
另外,我厭惡聯想的地方,還在於聯想的操作,帶歪了一批企業家。也毀掉了我們心目中的一眾企業家偶像,我相信他們應該也有反思,這裡就不細說了。
(注,封面用了寧德時代的圖片,瞭解了寧德時代怎麼跟日本人競爭,這才是我們需要的企業應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