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從古到今都有一種共識,那就是對食物的珍惜。
最近有個小夥上傳了段影片,是他在德國超市拍的一個自動削菠蘿機器人。廣大國內網友看了紛紛留言,大呼“心疼”——不是心疼機器人累死累活沒工資,而是不忍直視它手起刀落掐頭去尾、左右開弓削皮去芯:“天哪,多少肉都被它削掉了啊!”“我還是揹回家自己削吧……”“一半都被它削沒了!”“心疼!太浪費了吧!”“一個大菠蘿,它這麼削完就沒剩啥了!”
老外研發的機器人,可能性格大條?這要讓我們來設計,它別說削菠蘿一點兒不給你浪費,削蘋果削梨肯定不帶斷皮兒的,削柚子削橙子更能削出一堆陳皮和柚子茶,削西瓜也不會損失一點紅瓤兒,完了還知道把籽烘成奶油瓜子兒,再把西瓜皮拾掇拾掇,醃一盤開胃小鹹菜。
網友們的心疼聲,代表了中國人從古到今的一種共識,那就是對食物的珍惜。
我住坎布維爾時,常光顧魚攤。和老闆熟了後,他說:“你是中國人吧?你們也太會料理食物了吧!”作為黑暗料理高手,我嘿嘿一笑,問:何出此言?
老闆說:“曾有個中國人住這附近,看我每天收攤時把好多魚頭魚尾和一大堆剛片完肉的大魚骨頭扔掉,覺得非常可惜,問能不能送他。我說當然可以囉。我想他大概養了一屋子貓?結果他說他拿回去燉魚湯,大補。我不信。他就燉好送了一大碗給我。老天爺啊,太好喝了!”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上海,幾乎沒啥會被輕易扔掉:春天拌香萵筍,葉子不丟,薄鹽醃了,和鹹肉丁做一鍋“寒酸飯”;夏天刨的絲瓜皮,綠得掐出水,不扔,邊下廚邊敷臉;秋天落的桂花,樹下用布接著,蜜罐裡漬了,配酒釀配糖糕;冬天剝橘子,皮晾到窗臺向陽處,滿屋清香,說是可以做中藥。
傳統上海人家,飯碗一定不大,吃多少盛多少,不夠再添;不輕易吃“大餐”,那需要特殊日子、得體著裝和儀式感;平常都是“小菜”,多用肉絲,經濟實惠,葷素搭配;調料也簡單,黃酒、醬油、油鹽糖幾乎撐起所有菜式。請客吃飯量入為出,提前想好選單,既不怠慢客人,也考慮自己開銷,否則摜完浪頭,只會落得個“充大戶”的笑柄。
我阿婆老派,炒素不放蔥姜,她認為那些屬小葷,吃多了,口味越來越重,會食不知味;她不吃辣,卻藏了一罐辣椒油,我有次去做客,她在廚房忙活,用筷子伸到罐子裡蘸了一丁點,放進鍋裡:“儂歡喜吃辣,我今朝燒只辣蓬蓬的。”然後她試嚐了一口:喔呦,辣煞了,辣煞了……
阿婆記得我愛吃的菜,我也記得她關於食物的智慧:乾巴了的麵包片,用擀麵杖壓成屑,留著做炸豬扒;吃不完的香蔥,一切二,連根的蔥白插水罐裡繼續長,蔥葉趁新鮮切碎,凍到冰箱裡,煮餛飩煮麵隨時用;隔夜米飯,放把青菜,就是美味鹹泡飯;敲倆雞蛋,便是噴香蛋炒飯;外出聚餐,公勺公筷,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大家各自帶點回家。
幾乎所有中國人從小就會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種婦孺皆知的傳統美德,曾一度被遺忘。《秦腔》裡的“我”,遠大理想就是有朝一日發財了,可以隨便鋪張浪費,這樣才能被人看得起:“等咱有錢了,豆漿買兩碗,喝一碗倒一碗”。
據中科院統計,中國每年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1700萬到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物質條件大大提高,對唾手可得的食材,還有惜物之人麼?
為此,我特地用百度搜了一下“吃不完不要扔”,蹦出來近七千萬條結果,網友們的集思廣益完全把我震驚了。其中有一條:“吃不完的菠蘿,頭千萬不要扔,插土裡以後有吃不完的菠蘿”。
嗯,這個好。誰以後開發削菠蘿的機器人,可千萬記得把這個也設計進它的腦子裡。(曲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