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抵禦很多人的瞭解多數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上奧匈帝國並非是一個國家而是兩個主體國共同治理下的擁有若干領主的封建制帝國;歷史上在歐洲有一個非常牛掰的家族叫哈布斯堡家族,這個家族自公元6世紀開始到1918年結束前統治過的包括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順便一說,他們不靠戰爭和經濟,靠的是聯姻發展壯大的);不過這個家族非常奇怪地在18世紀突然衰落,現代科學發現造成其衰落的最大原因來自於近親結婚(歐洲皇室非常重視血統,那個時候也沒有近親結婚危害的宣傳);哈布斯堡家族在18世紀開始衰落,到了19世紀其控制的奧地利帝國也是江河日下,在19世紀經歷了義大利獨立戰爭、普奧戰爭後無論是在土地還是政治方面都是元氣大傷,此時帝國內部的第二大人口的匈牙利要求獲得一定的地位和權利,當時哈布斯堡家族已經是無力迴天便和匈牙利貴族在1867年簽訂了一個《奧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以一個兩元制的政體成為一個新的帝國就是奧匈帝國,在這個兩元制的正體下,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國各自享有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領域自主權,雙首都(奧地利是維也納,匈牙利布達佩斯)但是外交、軍事和總體財政有中央政府管理,所以在外人看來奧匈帝國是一個政體,實際上內部是多信仰、多語言的多民族交織在一起的國家,甚至於同一個民族卻有不同語言和不同信仰。
哈本斯堡王朝戰旗(左)和奧匈帝國國旗(右)
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的音樂片《音樂之聲》中出現的馮·特拉普上校曾經是奧匈帝國的一位年輕的海軍上校功勳卓著,奧匈帝國解體後奧地利成為一個內陸國家失去了海軍,而馮·特拉普上校也不得不解甲歸田,才有了《音樂之聲》中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現實中馮·特拉普上校倒是個脾氣謙和的人,不會用哨子來命令孩子。
《音樂之聲》,很棒的音樂片,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言歸正傳,歷史中輕武器的分水嶺就是1884-1886年這兩年,1884年出現了無煙火藥,1886年法國人的勒貝爾1886無煙火藥步槍登場,當時勒貝爾步槍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光德國連奧匈帝國也有些急躁起來。
無煙火藥是輕武器的分水嶺
奧匈帝國成立前奧地利士兵的步槍是槍口裝填使用米涅彈的格倫茲線膛步槍,在1886年的普奧戰爭在中奧地利軍隊就是使用這種步槍被普魯士軍隊裝備的德萊塞M1841後裝填步槍打得滿地找牙;所以奧匈帝國成立後痛定思痛設計了使用定裝藥後裝填和定裝藥的沃恩德爾步槍,雖然也是一次只能只能裝填一顆子彈,但該槍使用的金屬殼定裝藥彈殼所帶來的的閉所能力可以說又完爆了德萊塞的紙質彈殼。
德萊塞M1841步槍
格倫茲步槍
沃恩德爾步槍裝填
1886年勒貝爾步槍誕生後其管式彈倉設計並不被奧匈帝國看好,認為一發一發的填裝太過於麻煩,好在奧匈帝國有一位高人解決了這個問題。
費迪南·馮·曼利夏出生在德國美因茨一個軍人家庭,大學畢業後在鐵路工作,不過相比較鐵路他對武器更感興趣,1885年曼利夏設計出了彈倉的初始設計直接丟下鐵路的工作跑去奧地利的斯太爾公司上班,而他帶過去的步槍設計就是奧匈帝國第一支有彈倉使用漏夾裝填並且還是直拉槍機的斯太爾-曼利夏M1886步槍。
費迪南·馮·曼利夏
斯太爾-曼利夏M1886步槍剛誕生的時候使用的裝藥依然是黑火藥,同年法國勒貝爾步槍誕生後,還沒被奧匈帝國捂熱乎的M1886步槍立刻拿去進行了無煙火藥的改造,口徑改為8毫米,使用8×52毫米的無煙火藥子彈;不過問題隨即而來,首先就是M1886步槍的槍機閉鎖結構採用的是卡鐵起落式閉鎖,這種閉鎖用黑火藥的時候還能撐得住,換成無煙火藥後就開始變得不可靠起來,士兵對其也是頗有怨言,於是曼利夏和斯太爾公司合作M1886的基礎上將卡鐵起落式閉鎖改為旋轉閉鎖,旋轉閉鎖透過機框和槍機上的斜導槽實現,槍機依然是直拉槍機,這就是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
曼利夏M1886步槍,在中國該槍被趟將(土匪)叫“馬麗霞”
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口徑8毫米,全長1270毫米,空重3.8kg,射速為20-35發每分鐘,彈容量5發,機械瞄具為V形照門和刀片式準星,表尺射程300-200米。
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
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的發射步驟如下:1、將槍栓拉到最後,槍機此時依靠機框和槍機上的斜導槽實現開鎖、擊錘向後被扳機阻鐵卡主;2、將5發漏夾塞入彈倉內後其彈夾後上方的卡榫會卡住漏夾;3、槍機迴轉向前實現閉鎖的同時將第一顆子彈推入槍膛待機,擊錘此時被扳機阻鐵卡住保持待擊狀態;4、扣下扳機擊錘復位撞擊撞針尾部,撞針擊發子彈實現發射。
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射擊
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的優點是結構簡潔,質量輕,射速快(這得看手速),作用可靠,使用方便;缺點是獨特的彈夾下滑開口很容易進入汙物;其次該槍的槍機後退行程長導致動作幅度比較大;漏夾內子彈如果沒有對齊很容卡住造成裝填困難;直拉槍機沒有預抽殼動作,粗暴式抽殼對於士兵而言有時需要“麒麟臂”才能順利拉開;但是總體而言該槍屬於一款優秀的步兵武器,即使放在二戰也能搏一搏。
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
斯太爾-曼利夏M1895步槍的優秀依然沒能保護曾經的巢穴,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哈本斯堡家族被驅逐,該槍就沒有後續改進了,不過該槍一直被使用到第一次中東戰爭後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奧匈帝國解體分裂成多個國家
中國國內曾經有一種仿製步槍叫快利步槍,好多人都說這槍是仿造的斯塔爾-曼利夏1886步槍,實際上該槍仿製的槍支有三種,斯太爾-曼利夏1886步槍的保險、刺刀部分;槍機和槍管則是參考英國的新利步槍;彈夾則是參考南夏步槍;不過該槍容易炸膛而且子彈質量很差導致新軍沒人敢用,北洋政府購買了近6000支斯塔爾-曼利夏1895步槍裝備新軍,不過該槍在中國評價好像不怎麼高。
中國近代第一支國產仿製步槍,快利步槍
最後一說,家燕是奧地利的國鳥,因為奧匈帝國主體還是奧地利人口居多所以用了奧地利的國鳥;匈牙利的國鳥是大鴇(不知道為啥突然想抹油了)
奧地利:家燕
匈牙利:大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