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是一個重大變化的開始,這果然是條非同一般的跨境鐵路。
昨天的新華社通稿,就寫得非常感性,有一個細節這樣描述:
在寮國永珍站,列車駕駛員報告,發車準備完畢,請(寮國國家元首)通倫主席下達指令。
通倫下達指令:“發車!”
這一邊昆明站,列車駕駛員報告,發車準備完畢,請中國國家元首下達指令。
中國領導人下達指令:“發車!”
然後,中國昆明站內的復興號“綠巨人”、寮國永珍站內的“瀾滄號”動車組同時啟動,開啟相互奔赴的旅程。
特意看了一下寮國的發車儀式,真的就像是節日。按照傳統,還有高僧舉行了祈福儀式,然後火車發車。
對寮國來說,這個內陸國家終於跨入了鐵路時代。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世界銀行的相關研究也認為,中老鐵路的開通,將使永珍到昆明的貨物運輸成本降低40%至50%,寮國境內的沿線運輸成本降低20%至40%,寮國從“陸鎖國”變成了“陸聯國”,意味著巨大的經濟紅利。
但我同時關注到一個細節,新華社通稿說:這是第一條採用中國標準、中老合作建設運營,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全長1035公里。
夠長,但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出意外,這肯定是同一軌距的鐵路。
軌道的寬度,有時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政治問題。
在俄羅斯、蒙古以及其他原蘇聯國家,軌道寬度1520毫米,這就是寬軌。1520也被稱為俄羅斯軌距。
這種軌距最早起源於英國,但發揚光大在沙皇俄國,並一直保持到現在。
發揚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危機感。沙俄領土廣闊,鐵路是最重要運輸方式,但有了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寬軌,敵國的軍隊即使攻進了俄羅斯,也只能望軌興嘆——軌距不一樣,其他國家火車要跑,肯定會出軌啊。
當初沙俄覬覦我東三省,在東北建立的中東鐵路,使用的就是寬軌。1905年日俄戰爭沙俄潰敗,中東鐵路落入日本之手,軌距馬上縮窄,後來就改為了大多數國家通行的國際標準軌(1435毫米)。
時至今日,我們北方的兩個鄰國,蒙古國和俄羅斯,依然使用的寬軌。我國則是標準軌。由此,北京至烏蘭巴托至莫斯科的國際聯運列車,每次在進入蒙古國前,都要重灌轉向架和輪對,這樣才能在寬軌上繼續賓士。
費時,耗力,更折騰。
就不能接軌嗎?
肯定可以的,但既有鐵路,接軌就要修改原來的道路,意味著龐大的支出。但更麻煩的,是一些國家的民粹政治炒作。
比如,2014年秋天,蒙古國議會在激烈辯論後也同意,將在中國鄰近的兩段很短的連線鐵路,採用與中國相同的標準軌。
表決結果,84%的議員支援,但反對者中也不乏高呼警惕的。
記得當時的蒙古國總統還專門表態,所謂“鋪設標準軌鐵路的話中國將佔領蒙古”的說法,是在製造國家分裂。但蒙古國為此爭論了6年,浪費了6年。
東南亞以前多是窄軌,但新建的中老鐵路,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中國標準,兩國共營,連通中國鐵路網。這意味著以後寮國的朋友,真可以乘坐火車,不需要折騰,就可以直接到北京遊玩。
(二)
放在一個更宏大的視野看,互聯互通,與中國和國際接軌,也已經不是寮國一個國家的選擇。
除了前面提到的蒙古國,2016年,俄羅斯媒體也報道,“為向北京表明合作誠意,莫斯科作出了重大的示好之舉”,俄遠東發展部建議在俄境內鋪設一條鐵路,寬度與中國使用的國際標準軌距看齊,而非俄羅斯的寬軌。
這將是俄羅斯第一次採用中國軌距,也難怪俄羅斯《獨立報》認為,這是在向中國“重大示好”。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舉動,因為軌距問題,前面說了,看似是一個經濟問題,有時更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俄羅斯顯然也考慮到軌距的敏感性。俄羅斯遠東發展部新聞局當時宣稱,“這只是一條鐵路通道,它屬於濱海邊疆區-2號交通走廊的一部分,將連線琿春與扎魯比諾”。
“這甚至稱不上是真正意義的鐵路,而只是通往吞吐中國轉口貨物港口的一條專用線路,這並不是說鐵路要轉而採用中國的軌距。”
尼泊爾2019年也宣佈,尼泊爾新建與中國接軌的鐵路,以及尼泊爾境內東西橫貫的鐵路,都將採用中國軌距。
原因很簡單,這一“標準軌距的價格較低,以及被多國使用”。
也就是說,以後中國的火車,從西藏進入尼泊爾後,將不需要更換輪對,就可以直接駛往尼泊爾各地。
印度一直將尼泊爾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在軌距問題上,印度向尼泊爾施加了強大的壓力,要求不要使用中國標準,而是繼續使用和印度同一軌距的寬軌。
這遭到尼泊爾的斷然拒絕。尼泊爾官員的態度就很堅決,反而詰問印度:為什麼你們的鐵路不能使用標準軌?
但考慮到敏感性,尼泊爾主要鐵路將使用中國軌距,但與印度銜接的幾段短鐵路,還是會採用印度的寬軌。
因此,中老鐵路確實很不一般。
它完全是中國標準,一步就將寮國帶入了鐵路時代,而且是電氣化鐵路時代。
當然,我們也不必迴避,肯定會有妖魔化。比如,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看到的不是發展機會,而是這條鐵路是不是會讓寮國受益。唉,這麼明顯的事實,他們故意選擇不見。
但更有明眼人。看到有西方網友就感慨,一些人將中國稱為“帝國主義強國”,這是非常愚蠢的。
因為對比很明顯:
由於美帝國主義,寮國成為歷史上人均轟炸最嚴重的國家;多虧了中國的“帝國主義”,寮國有了擺脫不發達的大好機會。
更要看到,中老鐵路還只是泛亞鐵路網的一部分。
泛亞鐵路的遠景是:東線經越南、柬埔寨,中線經寮國、泰國、馬來西亞,西線走緬甸、泰國,最終南北連線起昆明與新加坡,從而實現整個東南亞與中國的高鐵互聯互通,區域內國家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如果未來都是同樣的國際標準軌,那對以後整個地區的互聯互通,將是多大的一個利好!
(三)
統一軌距的背後,還有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
如果中國是一個衰敗的國家,這種接軌,顯然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對俄羅斯和蒙古國來說,建造標準軌距的連線鐵路,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賺更多的錢。
蒙古國煤炭、銅礦等資源,只有一個輸出地——中國。為了降低成本、多增加收入,採用標準軌,從經濟效益上來說,完全是順理成章。
尼泊爾轉而使用標準軌,也是更好與中國相銜接,降低物流成本,當然,避免過度依賴印度,也是尼泊爾的一個動力。
記得尼泊爾總理就曾經說過:“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擁有兩個鄰國。我們不想僅僅依靠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選擇。”
從長遠看,接軌更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請注意,這不是簡單與中國接軌,這其實是與國際標準接軌。
想象一下,未來某一天,如果中國和印度都是同一軌距,大量貨物將能高效往來,這無疑對兩國貿易都是一個極大促進,對中間的尼泊爾來說,更是一個重大利好。
隨著互聯互通不斷推進,“一帶一路”轉化為現實經濟動力,除了蒙古國、尼泊爾外,奉行寬軌的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等國,有一天變軌與中國鐵路銜接,未嘗沒有可能性。
甚至不排除,俄羅斯在某一天也改用標準軌,中國是標準軌,歐洲也是標準軌,這樣,歐亞鐵路通道,將更有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當然,當前的國際形勢,尤其是俄羅斯與西方的敵對,短期內不可能實現。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作為一個例證,100多年前的加拿大和美國南部,也都奉行寬軌,但隨著貿易的發展、經濟的融合,各方都要求統一軌距降低成本。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強勢經濟取勝,加拿大以及美國南方轉而使用標準軌道,南北戰爭後的美國,乃至整個美國和加拿大,融合成一個經濟體。
這兩天在博鰲企業家論壇上,全球經濟目前遭遇困境,但中國企業家信心滿滿。不少企業家,應該也看到了中老鐵路帶來的契機,也在積極佈局。
所以說,中老鐵路,這是境外第一條,還只是一小步,但卻預示著一個重大變化的開始。
在中老鐵路通車前夕,泰國三大英文報刊之一的《曼谷郵報》就公開呼籲,泰國政府要加快建設鐵路網對接中老鐵路,這將給三國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機遇。
這一條中老鐵路,讓世界見識了基建狂魔的實力和善意,見識了統一軌距帶來的各種便利,見識了互聯互通的遠大發展前景。
當然,所有的前提,還是中國經濟本身的繁榮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