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報網站報道,這兩天,在購買美國武器這件事上,臺軍很“為難”。
據報道,臺軍原定從美國採購100套岸基“魚叉”反艦導彈系統,但因近期預算緊張,故提出希望能分期購買:先買32套,其餘68套再根據後期陣地部署、人力編制、美方產製能量甚至“敵情威脅變化”,再另行籌購。但對此請求,美國國家安全域性高層不予理會,反而非常強勢地要求臺軍“必須一次買齊”。導致臺軍只能被迫重新向臺“立委”提交發價書,編足高達新臺幣866億餘元預算,一次採購百套“魚叉”系統。
報道稱,對此,臺“立委”批評認為,臺軍此舉明顯是借美國態度強迫“立法院”埋單,且這項過高預算後期會造成排擠效應,導致臺灣自主製造導彈、艦艇的預算(上限2400億新臺幣)還需另行編制,嚴重打亂臺方“建軍順序”。
就反對聲音,臺軍則呼籲臺灣民眾支援,辯稱採購計劃是根據“敵情威脅”為快速形成戰力而作出的規劃,美製“魚叉”系統與臺軍現有的裝備適切搭配,可使作戰運用更具彈性,且增加“敵方”反制困難,有效提升臺軍聯合制海作戰能力。
但臺媒援引臺海問題專家的話指出,其實原本針對岸置“魚叉”系統採購案,臺軍自始至終都態度意興闌珊,半推半就,甚至原本希望能先採購一部分,這也就是為什麼第一階段發價書只涵蓋了32套系統與部分飛彈,而其餘部分則視日後預算狀況再決定是否、何時執行。
但該專家進一步透露,美方對這筆軍售態度十分堅持,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甚至在五、六月間與臺當局高層溝通直接點名此案必須賦予更優先排序,敦促臺方儘速全案執行,這也解釋了為何第一階段發價書六月中旬才簽訂,八月底第二階段發價書又來了。
對上述說法,“立委”內部知情者也證實,臺軍的確一度承諾分期購買“魚叉”系統,但後來卻改變預算案,且一次性編足866億餘新臺幣的購買預算,甚至比美方公佈的軍售額度多出了189億新臺幣,經瞭解,這筆錢將用於興建存放導彈的倉庫和基地。
臺軍此舉引發島內民怨,網友紛紛罵美國堪比“流氓”“黑道”,但更多網友憤怒於臺當局窮兵黷武把臺灣推上絕路的行為,指出“這就是民進黨!”同時也有網友絕望感嘆:阿富汗被吸乾,輪到臺灣了……
來源:參考訊息微信公眾號 | 作者 丁揚
流程編輯:TF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