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迴圈,皆有定數

孔子在《論語·為政篇·第四》中說:“四十不惑。”

經歷過二十歲時的立志求學,三十歲時的立身處事,四十歲時人到中年,為人為事已經懂得。

凡事皆有因果。

再大的風雨不退縮,再大的波折不懼怕,是四十歲的人擁有的底氣。

再重的傷痛不喊疼,再大的困難不氣餒,是四十歲的人擁有的淡定。

明朝思想家洪應明有副對聯這樣寫: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人到中年,其實就是這樣的因果輪迴,過往不究,來者不懼。

格局:出眾可喜,出局無憂

人人都希望出眾,出眾就意味著自己能夠成為最特別的那個人。

但人到中年更應該懂得不出眾又何妨,我們即使平凡卻也不平庸,我們仍然在拼命拉著生活這輛車往前奔,為社會,為子女,我們總有自己平凡的價值。

姚晨曾在一期《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的演講中說,騰訊找她來演講,是覺得她是獨立、自信、堅韌、成功的女性代表。

然而她自己絞盡腦汁,蹦出來的卻都是彷徨、沮喪、無力、失敗的畫面。

事業鼎盛時期的姚晨,在2013年和2016年先後生下一雙兒女後,雖家庭幸福,但事業不免受到影響,陷入停滯狀態。

怎麼辦?

即將四十歲的姚晨,站在人到中年的關口,是去嘗試不同型別的表演,還是一直待在家裡帶孩子?

在演講中,姚晨講了一句話:

“選擇你能承擔的,承擔你所選擇的。”

明白自己真心熱愛表演事業後,姚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邊開始拍電影,一邊陪伴兩個孩子慢慢長大。

在電影《找到你》獲得第一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年度女演員獎後,姚晨逐漸找回站在巔峰的感覺,但是她的內心早已波瀾不驚。

因為她明白,出眾固然是欣喜的,而出局也沒有什麼可怕,太陽照常從東方升起。

作家陳文茜說,生命沒有輸贏,只有值不值。

任何事、任何經歷,包括愛情、工作,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活了半輩子,經歷了浮浮沉沉之後,我們的格局早已經提升,明白人生就是一場經歷,高峰與低谷都是成長,出眾與出局都是歷練。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迴圈,皆有定數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迴圈,皆有定數

心態:不看輕自己,不看重自己

讀過一句話:

“自我打敗自我是最可悲的失敗,自我戰勝自我是最可貴的勝利。”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尊重自我,就是不過分看重自己,更不看輕自己。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佈,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一時間莫言火遍了全世界。

著名鋼琴家雙焱第一時間撥通了莫言的電話,問他準備怎麼慶祝?

莫言淡定地說:

“我想沒什麼好慶祝的,明天晚上會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吧,我最希望的就是包一頓餃子吃。”

作為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沒有因此認為自己有多了不起,想到的還是平常煙火氣的小日子。

普通農家出身的莫言,小時候泥土裡摸爬滾打,吃最簡單的飯菜,過最質樸的生活。

但是他一直醉心寫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直到1985年初,莫言在《中國作家》雜誌發表《透明的紅蘿蔔》,一舉成名。

心理學上有個“焦點效應”,意思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其實我們應該放平心態,不看重自己,就是不過於自負,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不看輕自己,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過於在意他人的目光和非議。

當我們把目光放回在自己身上時,才發現人到中年,懂得平衡會讓我們的心態愈發平和。

走到中年的門檻,我們越發明白,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依靠,而保重自己更是對自己負責。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迴圈,皆有定數

內在:享受獨處,適應孤獨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說:

“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實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活到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我們周圍都是要依靠自己的人,孤獨是必然的。

知乎上有人提問:“人到中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位84年出生的答主說,他和妻子都是上海的獨生子女,兩人年收入40多萬,養著一個女兒,還要孝順雙方的父母。

中年的他,朋友圈越來越小,飯局少了,活動少了,更多的時候他總是一個人。

但是他卻並不覺得孤獨,閒時給陽臺上的花草澆澆水,看水滴落下亦是一種幸福。

週末和放假時,拎著魚竿去釣魚,看街邊老頭下盤棋,都能夠在平淡中慰藉內心,與自己好好相處。

女作家三毛曾說:

“我喜歡適度的孤獨,心靈上最釋放的一刻,總捨不得跟別人共享。”

孤獨並不可怕,更不是洪水猛獸,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日子之外,讓自己的心享受獨處,其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人生已經過半,越往後越是要面臨生離死別,讓自己適應孤獨,並從孤獨中體味生命的真諦。

正如青年作家獨木舟所說:

“其實一直陪著你的,是那個了不起的自己。”

活在自我的世界中,與孤獨做朋友,才是中年以後的我們,一種人生常態。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迴圈,皆有定數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迴圈,皆有定數

價值:釋放負能量,積蓄正能量

情感作家蘇芩說,做人別太喪,低能量的你遇不到高能量的人生!

當我們總在抱怨不如意的時候,機會早就溜得無影無蹤了。

最好的一切,總在你正能量爆棚時,不邀而至。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23歲時就以一篇《飼育》獲得芥川獎,成為日本文壇冉冉升起的新星。

然而在人生最得意時,兒子卻發現頭蓋骨發育異常,即使經過手術,依然是個發育遲緩的孩子。

大江健三郎難以接受,曾在一篇《同情》的文章中,描寫自己帶著6歲的兒子去百貨商場,差點把他遺棄的過程。

找到兒子時,大江健三郎才覺得後怕。

後來,他開始用積極的眼光看待生病的兒子,並在漫長的人生中,找到跟兒子平等的和解方法。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江健三郎在寫作中,更能從正能量出發,用文字帶給讀者更多的啟發和思考。

曾有智者告誡我們:

“如果身處順境,千萬不要張揚,要和滿山的杜鵑花一起綻放。

如果身處逆境,千萬不要放棄,要像開敗的白玉蘭一樣,在下一個春天再向世界招手。”

人生總是起伏不定,當諸事不順的時候, 不要被負能量打敗,而是要朝著積極的方面去努力。

哲學家趙鑫珊說過:

“所謂高質量人生,其實就是平衡不斷遭到破壞和重建。”

當我們能夠始終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挫折的時候,會發現即使人生旅程已經過半,我們依然能夠活得平衡安穩。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迴圈,皆有定數

人過四十才明白:因果迴圈,皆有定數

人生:適應忙碌,享受生活

席慕蓉在《寫給幸福》中說:

“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氣餒的,因為,我有著長長的一生。”

是的呀,我們都有長長的一生,即使人到中年,下半生依然值得好好過。

作家梁實秋在《中年》中這樣寫道:

“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他樂於去文學創作,也樂於去享受生活。

他把自己的屋子命名為“雅舍”,在雅舍中讀書、看戲、喝茶、談人生。

《閒暇處才是生活》一書中就精選了梁秋實最有生活味道的《下棋》、《喝茶》、《散步》等文章。

年輕時候一直忙碌,中年才開始生活,不算晚,問題在“生活”二字如何詮釋。

忙碌是人生的常態,享受亦是人生的姿態。

當然,走過半生,我們都明白,忙要忙的有質量,閒要閒的有分寸。

忙著掙錢養家,不要忘了身體第一;閒時享受生活,還要記得當下一刻。

只有把握好忙與閒,我們才能掌控人生,才能在人生下半場更加淡定從容。

懂得平衡人生,才是中年人的智慧。

畢竟,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

今天陌生的,是昨天熟悉的;現在記住的,是以後淡忘的。

不管是人生選擇了我們,還是我們選擇了人生,明白人生就是一場輪迴,會讓我們的人生走得更輕鬆自在。

分類: 情感
時間: 2021-06-21

相關文章

人過四十,請收起你的大方

人過四十,請收起你的大方
別人的求助,量力而行 古語有云:"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無限度地幫助別人,別人就無底線地要求,善良可以免費,但不能廉價. 戰國時期的蘇秦,在成名之前有過一 ...

“人過四十九,四地別久留”:以下4個地方,務必要遠離

“人過四十九,四地別久留”:以下4個地方,務必要遠離
古人云: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而四十九,正好卡在不惑與知天命之間,稍微向前一步就可以領會到人生真正的意義所在. 因此,四十九歲是個非常重要的年 ...

人過四十,收起你的軟弱

人過四十,收起你的軟弱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所謂不惑,是以前沒明白的事也不想明白了. 聽過一句話說,人到中年真正的成熟,是開始稜角分明地活著. 經歷越多越明白,好的人生永遠是善良有尺度,付出有底線. 不消耗自己,不委曲求全 ...

人到三十,才明白:沒有理想的人,沒有資格悲傷

人到三十,才明白:沒有理想的人,沒有資格悲傷
文/作者投稿 01. 有個知名博主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是關於他自己即將步入三十歲的一些迷茫. 裡面有句話讓我非常感同身受:"時間讓我長了年歲,卻沒有讓我成為一個合格的大人." 合格 ...

劉思齊回憶:毛岸英赴戰場前特意交待了四件事,犧牲後才明白寓意

劉思齊回憶:毛岸英赴戰場前特意交待了四件事,犧牲後才明白寓意
作為毛主席和楊開慧的長子,英年早逝的毛岸英可以說是毛主席內心的一大痛楚.1922年出生的毛岸英由於年代動盪,不得已跟著父親四處奔波,曾經被毛主席驕傲中不失感慨地評價道:"這孩子從小就吃百家飯 ...

山西人為啥總說“河北欠山西四十多個村子”?山西和河北歷史變遷

山西人為啥總說“河北欠山西四十多個村子”?山西和河北歷史變遷
隨著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發展,我國在城鎮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湧現出一大批令人矚目的大城市.但中國人常說:"往上數三代,大家幾乎都是農民". 中華民族擁有歷史悠久的傳統 ...

人死後的七七四十九天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人死後的七七四十九天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該文只是為解釋我國的其中一種殯葬文化,並無宣傳封建迷信的思想,望大家不要迷信,瞭解瞭解就行! "七七四十九天"也被稱為"七七喪俗".在很多農村地區," ...

民間故事:船伕是個短命人,只因救了豬婆龍一命,多活了四十多年

民間故事:船伕是個短命人,只因救了豬婆龍一命,多活了四十多年
宋哲宗年間,有一個姓空的船伕,窮得就剩下一條船,吃住都在船上.他本是岸上的農戶,租種財主家裡的田地,因為老父親得了重病,看病吃藥欠下一屁股債,父母去世後,他把房子賣了還債,剩下的錢,請人打造了一條小船 ...

頭像是花朵的人,年紀沒有五十也有四十了,你同意嗎

頭像是花朵的人,年紀沒有五十也有四十了,你同意嗎
幾年前,手機還是年輕人的天下,隨著科技的普及發展,許多老年人也開始用起了手機,花花的爺爺原來每天只看戲,現在也學會了在家刷抖音,奶奶教了幾次,也知道了在網上買菜更便宜. 老年人也在慢慢與時俱進,他們也 ...

三十歲,我才明白的道理

三十歲,我才明白的道理
30歲,我才明白的道理 電視劇<餘歡水>中,有這樣一段臺詞: 沒有人會真的同情我. 我難受的時候,睡不著的時候,只有黑暗同情我. 走路的時候摔倒了,只有馬路會同情我. 我死了以後,只有墳墓 ...

年過四十人易虛!4類體虛這麼養更有效

年過四十人易虛!4類體虛這麼養更有效
<黃帝內經>上講,年四十,陰氣自半也.意思是四十歲以後,我們的身體狀況就開始走下坡路,容易出現各種體虛症狀.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哪一種體虛呢?這裡有4個關鍵詞,可以幫我們自測,但要是情況嚴 ...

成佛後,孫悟空才明白為何奎木狼認不出豬八戒

成佛後,孫悟空才明白為何奎木狼認不出豬八戒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很多細節都值得回味,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那就是豬八戒與沙僧為了救出唐僧,與奎木狼大打出手,結果不敵,沙僧被抓,豬八戒逃走,反倒是白龍馬主動去救唐僧,被奎木 ...

直到武松斷臂後,宋江才明白,為何魯智深圓寂前說:灑家心已成灰

直到武松斷臂後,宋江才明白,為何魯智深圓寂前說:灑家心已成灰
一.這才是真正的魯智深 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水滸傳>中的梁山108將也是如此. 有人喜歡宋江的大哥風範,就有人鄙視宋江的虛偽做作--坑慘了梁山兄弟們.有人讚歎武松的快意恩仇,就有人 ...

人過五十,遠離貪婪

人過五十,遠離貪婪
長篇小說<金瓶梅>開篇有一組聯章詞,叫"四貪詞". "四貪"分別是指"酒.財.色.氣". 貪心不足蛇吞象.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一 ...

極度恐慌:四十年前,那場人熊大戰

極度恐慌:四十年前,那場人熊大戰
閱讀前請點選右上角關注,點選關注主頁有更多精彩刺激的歷險故事!歡迎閱讀.點贊.留言! 四十年前,那場人熊大搏鬥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生產隊組織社員去山裡伐木頭.出於好奇,我也報了名.那時,山裡的森林覆蓋 ...

年輕時女兒走丟了,她沿這條路走了四十年,都認為她是個老怪物
萬物停止了生長,一層層冰霜籠罩在大地上,樹木們銀裝素裹,鳥兒們揮舞著翅膀,瑟瑟發抖,大地上的冬季一片安靜祥和. 村子裡每年的冬天積雪都會特別厚,路總是坑坑窪窪,凹凸不平. 雪慢慢融化以後,道路更是泥濘 ...

走進她家,才明白什麼叫精緻又接地氣,是我理想中家的樣子

走進她家,才明白什麼叫精緻又接地氣,是我理想中家的樣子
文案編輯:老曾 這是一套建築面積89㎡的小三房,帶一廚一衛的格局:屋主與普通家庭有些不一樣,她是位80後單身媽媽,日常儘管工作與孩子兩頭忙,但這並不影響這位單身媽媽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房子是6年前裝修 ...

1948年,東野12個主力軍入關,一個軍有多少人?四師制是一大特色

1948年,東野12個主力軍入關,一個軍有多少人?四師制是一大特色
1948年,東野12個主力軍入關,一個軍有多少人?四師制是一大特色 <大決戰>中,東北野戰軍揮師入關,與華北野戰軍一道完成平津戰役,那場面真叫一個壯觀! 大多數人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會 ...

相聲大師石富寬,孫越和于謙的師傅,與侯耀文搭檔四十多年

相聲大師石富寬,孫越和于謙的師傅,與侯耀文搭檔四十多年
隨著團綜<德雲鬥笑社>第二季度熱播,節目有關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榜.在第二期期的節目中,郭德綱要為他的徒弟們評一評級,請來了一位相聲表演老藝術家坐陣,他曾是侯耀文四十多年的老搭檔,只收徒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