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璃
01
前不久,由林心如擔任總製作人並主演的懸疑影集《華燈初上》上線,豆瓣評分穩居8分,被網友給予了高度認可與肯定。
這部劇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劇情緊湊不拖沓;
《華燈初上》是一部犯罪題材的作品,開篇的故事都是在鋪墊誰是“受害者”,利用一種從“尾到頭”的方式把懸念留到最後一刻揭曉,讓人有一種忽然大悟的感覺。
很多網友評價,《華燈初上》精悍短小,8集的內容較為濃縮,很有《隱秘的角落》這種劇的緊湊感。
2、選角眼光獨到,演員和劇中人物契合度較高;
比如——
鳳小嶽飾演才子編劇江翰,不論外形還是氣質都與人物非常貼合;
鄭元暢飾演的是辜負林心如的前夫,渣得讓人咬牙切齒;
中年的林心如飾演的是一名日式酒店老闆娘,將這個人物風塵與成熟、逢場作戲與向命運低頭的無奈等複雜情緒呈現得淋漓盡致,等等。
3、林心如本人的形象與演技有了較為明顯的突破。
在這部劇中,林心如以濃妝、波浪卷、紅唇、誇張飾品的形象登場,鏡頭也沒有濾鏡與磨皮,隨著人物內心的變化與波動,觀眾能夠清晰看見人物臉上的表情變化,乃至臉上的褶皺和細紋清晰可見......而林心如細膩而富有層次感的演繹,成功地將觀眾代入到了故事情境中,隨著主人公的情緒變化而變化。
正如有網友說的那樣,縱觀《還珠》三姐妹,林心如給人的感覺是穩紮穩打:在年輕當紅的時候,她一門心思拍影視劇積累資本;到了一定的年齡,和霍建華結婚生女;人到中年,她做起了製片人和出品人,打磨出了不錯的作品......
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林心如的轉型確實很穩:她一直在自己熟悉的影視行業中耕耘,透過步步累積和提升,從一名臺前的演員轉型為幕後製片人等等,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在我看來,林心如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一條重要的人生規律,那就是:一個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邊界,才能正確地做事,做正確的事,才能走得穩健而長遠。
02
來訪者橙橙(化名)前來諮詢的時候,正陷入無比的糾結與迷茫中。
當時的她正處於一個較為關鍵的人生路口:
- 原本做得遊刃有餘的工作如今讓她倍感吃力,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需要繼續堅持下去;
- 與此同時,她利用業餘時間探索的愛好出現了一絲契機,只要她願意,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中......
按照橙橙的話說,如今自己已經27歲了,她想趁著自己沒結婚沒有家庭拖累的這幾年好好發展自己,但苦於不知道往哪裡發展,又擔心走錯了路導致“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這是她前來尋求諮詢幫助的初衷所在。
根據資料顯示,4年前的橙橙畢業於國內某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學歷。
畢業後的橙橙透過校招來到一家公司做展會策劃的工作,這份工作做得得心應手,然而一場疫情卻打亂了她的工作節奏。
由於疫情關係,很多展會活動取消或延期,導致橙橙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調整,領導讓她兼任總經理助理的工作......正是這份變動讓橙橙“苦不堪言”:她每天需要做很多瑣碎的輔助型工作,例如做表格進行資料分析等等,這些工作內容讓橙橙感到很吃力,甚至一度懷疑人生。
為了排遣這份工作的焦慮與無力感,橙橙每到週末就喜歡到處走走轉轉,一次偶然的機會,橙橙被一間銀飾工作坊給吸引了......她辦了一張會員卡,沒事就喜歡去這間工作坊放鬆身心。按照橙橙的話說,哪怕什麼都不做只是坐在一旁看裡面的工作人員忙這忙那,儼然就是一種享受。
有一次,她看到工作坊招募手作學徒的資訊,出於好奇就向老闆打聽了下,老闆對她表示歡迎:“看你如此感興趣,如果你願意,不妨全身心投入學習,相信你的進步一定會很快的。如果學的不錯且出師了,你可以到我們這裡成為手作工匠,也可以去其他店做事。”
這番話讓橙橙的內心蠢蠢欲動起來。
“曉璃老師,我擔心自己這種想法是不是一時衝動,我也害怕自己思考不周全,萬一做出了草率的決定,到時候恐怕後悔就晚了。”橙橙說。
03
“你是學商務英語的,為何畢業後沒有從事英語相關的工作,而是做了會展策劃?能詳細說說嗎?”我問。
“事情是這樣的。”橙橙娓娓道來。
原來,橙橙在上學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在策劃創意方面得心應手:
- 小學初中的時候,她是班裡黑板報小組成員,專門負責黑板報版面設計和最佳化,經她的佈局,他們班的黑板報總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上大學的時候,她在英語社團裡負責活動策劃,社團經常舉辦校園英語沙龍比賽等活動,而她策劃的主題乃至海報宣傳都能讓人眼前一亮,而且活動環節她也會精心設計一些環節,受到了同學老師的一致好評。
“所以,正是依據你之前的成就體驗,在畢業的時候你才應聘了展會策劃的崗位是嗎?”我問。
橙橙點了點頭。
諮詢到這裡的時候,我們重點需要對兩個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那就是——
- 領導給橙橙進行工作內容調整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 橙橙的能力邊界在哪裡?
唯有把這兩個問題弄清楚了,她眼前的困惑才能迎刃而解。
04
“如果站在公司的角度,你現在經歷的總經理助理崗位,對你的未來會有哪些幫助呢?”我問。
- “可能會對公司整體業務有更多全面的瞭解吧,畢竟在這份崗位之前,有很多經營的細節及資料是我之前不知道的。”橙橙說。
- “非常好。假設你成功地渡過了總助的階段,加上你之前展會策劃的經驗,你認為公司內部匹配你的職位是什麼?”我問。
橙橙思考了幾分鐘:“這樣說來,我覺得很可能會是市場策劃類的工作......”
“曉璃老師,我想起來了。之前做展會策劃的時候,領導對我認可度很高。他們也找我談過,問我是否有結婚的打算。我當時的回答是,我目前以工作為主,等打拼到一定程度再考慮個人問題......這麼說來,領導現在讓我做這份工作,難道是有意栽培我嗎?”橙橙說。
“好的,諮詢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眼下因為工作內容的調整,導致你出現了不適應的情況,這次調整不排除是領導後期打算提拔重用你而做的部署。我們先把這個結論放一邊,接下來我們需要梳理的是,你的能力邊界在哪裡?”我說。
能力邊界,又名“能力圈”,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的能力像一個圈,圈內是你的認知及能力能夠達到的世界,圈外則是未知的領域。
股神巴菲特在投資時,秉承著一條極為重要的原則,即:弄清楚自己的能力邊界。
在我看來,一個人想要獲得良好的發展,也需要搞清楚自己的能力邊界,才能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不做什麼,主攻什麼放棄什麼;才能在關鍵時刻不至於被眼花繚亂的選項迷惑了雙眼,做出理性而精準的判斷。
05
放在橙橙的案例中。
經過系統的排查與分析(過程略),橙橙的優劣勢漸漸浮出水面:
- 她是比較典型的“直覺”特質,大腦功能比較發達,在創意、想象等發散性思維方面具備較為明顯的優勢;
- 與此同時,她的現實感及動手能力相對較弱,在事務型工作及手工方面的短板較為明顯。
這一結論也得到了橙橙的印證:她上學那會兒最不擅長的就是美術課,尤其涉及到手工的時候,她用盡全力也做不到“心靈手巧”;只是因為工作內容調整帶來的壓力,她被工作的氛圍和感覺所吸引......
“因此,你的能力圈恰恰是在策劃創意這個領域,想要進一步拓展,可以考慮從深度及廣度入手。”我說。
橙橙恍然大悟:“曉璃老師,我明白了。我不僅要把策劃創意這部分內容做深做專,還要積極拓展,去挑戰其他維度的策劃創意工作......”
經過系統地諮詢下來,橙橙感覺清晰了許多;前不久橙橙給我們反饋說,她今年上半年被領導提拔到了市場部做策劃了。
行文至此,我想起前阿里巴巴集團組織發展專家張麗俊老師的一段話——
“很多時候,真正能成功的人,不在於他拼盡全力做了什麼,而在於他沒有去做什麼。當我們具備‘邊界思維’,認識到邊界的存在,並且在邊界之內做好事情時,就能取得大的成就。”
與你共勉。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等。2021年新書《能力突圍:職場加速成長的底層邏輯和方法》持續熱銷中。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資訊及來源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