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市,是充滿靈動和活躍的。在四季交替的轉換中,也呈現了豐富多彩。
初冬的武漢,秋意仍濃,城市的大街小巷、湖泊公園隨處可見深秋的色彩,梧桐樹的金黃、銀杏樹的金黃、水杉林的火紅、楓葉的熱情……以及磨山、蛇山、龜山、洪山的層林盡染。
這座城市,被秋天迷戀了,並佔據了冬季的時光,延長了武漢的美。
武漢有多美?東湖深入人心,但解放公園更是教我歎為觀止,面積之大僅次於馬鞍山森林公園和武漢動物園,46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市公園像是一片森林似的。
航拍之下,這片森林淹沒了城市的車水馬龍。
市民、遊客漫步其間,沐浴陽光也罷、拍照打卡也罷、攝影創作也罷、文藝歌唱也罷、談情說愛也罷……都有著自身的空間秘境,無人打擾,也不被打擾。
解放公園始建於1953年,1955年5月16日(武漢解放六週年)建成開放,故名“解放公園”。 其前身,原為英、法、俄、德、日、比六國洋商跑馬場,俗稱西商跑馬場。
1861年,漢口開埠,英國最先與漢口通商,外國各路商人也紛紛趕來。
隨之而來的設立洋行、與外貿密切相關的外資企業的興辦,促使著漢口漸次由內陸型的封閉式城市向開放型的國際性城市邁進,“東方芝加哥”的名頭由此喊出,其對外貿易實力僅次於上海。
原本就商業繁華的漢口自開埠以後,城市風格、貿易風貌大為改變。
西方列強們在漢口的活動也不僅僅只是貿易那麼簡單,他們更是將漢口打造成他們日常生活的環境,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舊漢口租界區”轉轉。
1905年,英國商人以每平方丈一兩串錢的價格,在漢口東北部買下800多畝土地,建立西商賽馬會。
但最早的時候,這裡是本地一個大戶人家的私家林園,後來轉手。轉手給誰,也許就是這個英國商人。
這裡成為英、法、俄、德、日、比六國洋商跑馬場後,便成為了西方列強和有錢有勢之人的娛樂活動場所。當時的窮困人是進不去的,就連看熱鬧的份都沒有。
1949年,“西商跑馬場”歸中共所有。
1955年,跑馬場建成市民公園,取名“解放公園”並對外開放,意義非凡。2010年4月被評為國家重點公園。
今天的解放公園是武漢市的大型公園之一,佔地面積為4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7.6萬平方米,擁有植物種類410餘種,綠地率高達85%。
園內有梅花山、桂花嶺、櫻花坡、盆景園、中華名塔園等園林景觀。
但秋意正濃,我的目光只落在了成片的梧桐樹和水杉林之上。
據瞭解,解放公園在修建期間,有七千餘株大樹被保留了下來,這不僅保留了公園的原有風貌,也令整個公園在現代修飾手法中充滿了古意。
其中,掩映在叢林中的步月塔算得上是比較醒目的,我從解放公園進去不久後就見到了它。
此塔於1991年動工,建立在公園的中心島上。它仿造清代寶塔風格,七層八角,高26米,內有旋轉樓梯,可登高眺望。航拍之下,這座塔與遠處高樓大廈形成了一種“古今對比”。
儘管此塔是出自於現代人之手,並無歷史和古意,但造型上仿古,仍能夠令人心生一番懷古之情。
在這座塔的周邊,還有50座其他名塔,共同構建了一個“中華名塔園”,如山西朔州的應縣木塔(釋迦塔)、河南開封的開封鐵塔、廣州六榕花塔等(由於解放公園近期正在升級改造,該園區未開放)。
此外,公園還有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原在中山大道陳懷民路萬國公墓中,1956年遷此。還有一處櫻花長廊,看來明年賞櫻又有一個好去處了。
每年春季,解放公園的春季花展也是十分熱鬧,包括梅花、桃花、櫻花以及一些名貴的花種。看樣子,這座大型城市公園的美不僅僅是秋意濃,更是春花爛漫醉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