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這是疫情前幾年地中海遊輪行中的一篇散記。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我們乘坐了兩段遊輪,加上幾天陸地自由行,遊覽了地中海、亞得里亞海、和伊奧尼亞海沿岸國家,以希臘、義大利的城市為主,也包括了克羅埃西亞、黑山、阿爾巴尼亞、法國、摩納哥和西班牙的一些城市。
黑山共和國的古城科托爾(Kotor)位於亞得里亞海一處深山環抱的峽灣中,是歐洲最南邊的峽灣(咬文嚼字的話,是個隱匿的河谷),79年被列為UNESCO世界文化歷史遺產。小巧秀麗的科托爾久久地藏在深閨未人識,近年才變成旅遊目的地,接待設施初具規模,方便舒適,還沒有過度商業化,落入刻意逢迎的俗套,遊人數量也不是很多,目前正是訪問它的最佳時機。旅遊指南《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列舉出訪問它的理由:優美的自然景觀、威尼斯風味的建築、以及古老的文化是科托爾的三大亮點。
黑山共和國在前南斯拉夫時代是它的加盟共和國,提起南斯拉夫就忍不住扒一扒它的近代史,90年初它的幾個加盟共和國和一個自治區都相繼獨立出去,出去一個打一場血仗,只有一頭一尾的兩個共和國獨立沒見血刃,斯洛維尼亞頭一個獨立出去,衝突10天結束,沒有什麼傷亡。接著克羅埃西亞、波黑、馬其頓、科索沃的獨立過程都引起與南聯盟舵主塞爾維亞的大規模戰爭,飛機大炮坦克導彈全部用上。黑山一直是塞爾維亞的小兄弟,鞍前馬後地幫襯著,戰爭結束後結盟,直到2006年公投,以55%贊成票和平地獨立出去成為黑山共和國。
南斯拉夫90年代的內戰是二戰以來歷史上最慘烈的,最沒道理的,最荒唐的混戰,昨天的朋友同事鄰居,今天就是你死我活的敵人,死亡幾十萬,傷殘不計其數,源於這個地區歷史、族裔、宗教信仰、經濟發展、和國際勢力的種種糾葛。借用中國駐南斯拉夫前大使對這個國家的描述,簡單說來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個國家、兩種文字(俄文字母和拉丁字母)、三種語言(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馬其頓語、斯洛維尼亞語)、四種宗教(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五個民族(塞族、克族、斯族、馬其頓族、黑山族)、六個共和國(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波黑、克羅埃西亞、黑山、馬其頓)、七個鄰國(阿爾巴尼亞、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奧地利、義大利)。南斯拉夫當時的領導人鐵托只能用“神人”來形容,身為克羅埃西亞族的他能夠巧妙地平衡各種關係,將一二三四五六七捏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國家存在了40多年,而且在東西方陣營中左右逢源,想想現在還有誰能做得到?相傳鐵托逝世之前就預料到以後會發生內亂,特地叮囑團結為重,以後的事不幸被他料中,南斯拉夫成了“巴爾幹火藥桶”。
黑山共和國現在加入了北約,也申請加入歐盟,目前還處在成員國預備期,貨幣使用歐元,經濟主要依靠服務業,人均GDP7900美元,次於斯洛維尼亞,但高過其它前南共和國。沿海地區主要信奉天主教,內地信奉東正教,古城裡有天主教教堂-聖特里芬大教堂,也有東正教教堂-聖尼古拉斯塞爾維亞東正教堂。
科托爾的海港雖然是得天獨厚的深水港,但是碼頭能力不夠,還不能接待大量遊輪,港口只有一個碼頭可停靠中型遊輪,停在碼頭尾巴還有一半露在外面,十萬噸以上的遊輪只能在深水灣中拋錨。灣中還停泊幾艘小型遊艇,泊得遠遠的不屑與大遊輪為伍。所以遊輪遊客還沒有大舉進犯,十分慶幸在此地變成旅遊熱門點之前來訪,比其它地方都要清淨得多,古城保持著寧靜,一幅遺世獨立的姿態。我們是乘遊輪去的,發現乘遊輪去黑山峽灣有著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觀景視角。
黎明前遊輪從亞得里亞海進入黑山東南部這個峽灣,兩旁是高聳的石灰岩山峰Lovcen和Orjen。水面平靜如湖,遊輪在峽灣中拐了幾個彎後,在日出時分進入科托爾內灣,初升的太陽把石灰岩山峰染成紅色,峽灣的水一會兒呈現碧綠,一會兒呈現藍色,仙境般的美麗。
科托爾灣的入口附近的博卡灣有兩個袖珍島嶼,一個上面築有一座天主教教堂:聖母巖教堂,小島是人工島,據說幾個世紀以來,海員出海發誓言的時候往海里一處淺礁扔石頭,久而久之石頭堆積起來成為島嶼,另一個島上的建築是聖喬治修道院,是私家領地,不對遊人開放。島上教堂和修道院裡面有歷史悠久的畫和17世紀的巴洛克藝術品。
隨著遊輪曲折蜿蜒的水路變化,這個景觀在我們眼裡的形狀也隨之改變。正對著水道口子是另一個絕世小鎮佩拉斯特Perast,令人想起奧地利等哈爾施塔特小鎮,同樣是依山傍水風景旖旎,不過佩拉斯特小鎮名氣小多了。
佩拉斯特小鎮斜對過不知名小鎮也是同樣迷人。
朝陽越升越高,兩岸高峰的顏色也從深紅色變得金燦燦的,這是從遊輪船尾看過去的景色,處處驚豔。
科托爾古城在峽灣盡頭,一直行進到眼前沒有海了,就到目的地了。公元前168年古羅馬時代科托爾便開始有人居住,小城的建築風格還遺留少許中世紀痕跡,城中的主要教堂聖特里芬天主教堂建於12世紀,1667年大地震毀壞了大部分,到現在都沒有完全復原,歷史上科托爾古堡被威尼斯共和國佔領過幾百年,城市佈局具有強烈的威尼斯風格,即高牆下的阡陌小巷匯聚到無處不在的小廣場。
小城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背後通向山巔要塞的“長城”。
從海上就可以看到峭壁上聳立著之字型長城,顏色與黑灰色的山麓相差無幾,半山腰城牆上有一所小教堂。
我們上岸後的第一項活動是爬“長城”,想趁著天氣涼爽時上去,這時遊人也少。按照遊輪上發的旅遊指南,爬“長城”需要買票,但是找來找去找不到入口,問人才知道是在幾戶民居的後院,很不正規啊,也沒有地方買票,後來才弄清楚早上8點之前沒人來賣票。
上到最高處要爬2000多級臺階,一般人需要一個小時左右,我們邊爬邊拍照,欣賞風景又歇氣。
山道中途的小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Remady建於1518年,正是歇腳的地方。
山上空氣清新,走走停停,山上城牆有古代防禦工事的斷牆殘亙。
不知不覺就到了山巔,用了快兩個小時。這裡視野開闊,是俯瞰古城的絕好觀景點。古人在這麼陡峭的懸崖上修長城是為了防範來自後面緩坡的入侵之敵。整個城防工事斷斷續續修了一千來年,易守難攻。作為旅遊景點,山巔要塞的位置真不錯,極目遠眺,峽灣景色盡收眼底,山溝裡散落著鎮子和村莊,城牆環繞的小城顯得很緊湊,臥在黑色的峻嶺之中碧灣之畔。村子裡和城裡的教堂每隔半個小時就敲鐘,教堂的數目多得與山溝裡的居民人數不相稱。叮叮噹噹的鐘聲時而響起,此起彼伏,打破了山野的寧靜,在峽灣中迴響。
粗粗的旗杆飄揚著黑山共和國的旗幟,紅旗飄飄,有點眼熟啊。
爬山的過程中,遇見身材高大的黑山本地人,揹負一箱箱沉重的瓶裝水,到山上去賣,一瓶水2歐元,比城中的價格貴不少。黑山人收入不高,每月幾百歐元,但已經在前南斯拉夫成員國裡面算高的了。下山從原路回,路好走些,另外有一條下山的路不重樣,但路況很差,不想冒摔跤的險。下山走得比較快,只用了40多分鐘就下去了,半路又見小教堂。
剩下的時間在城中漫步,古城瀕臨海灣的三面都築有城牆,正對著碼頭的城門是海之門(/Sea Gate),上面有字樣和日期,刻於1944年11月21日,是南斯拉夫軍隊接收科托爾城時的留言:“屬於你們的東西我們不想要,屬於我們的東西你們絕不能拿走”,落款是前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黑山人二戰期間就追隨鐵托,一直是“鐵粉”。海之門以內就是古城的武器廣場(Square of Arms)和鐘樓,現在是城裡最熱鬧的地方,周圍有很多商店和咖啡館。大街和小巷子裡面的古老建築比比皆是,可以看見古代威尼斯共和國的飛獅標誌,也有哈布斯堡王朝的雙頭鷹標誌。
我們乘坐的荷美歐羅丹號遊輪只在科托爾停留半天,下午2點離港時,皇家加勒比的海洋夢幻號正好進港。又一次船遊峽灣,遊輪在碧水中破浪前行,在頂層甲板上欣賞兩岸秀美的景色,非常愜意。峽灣四周都是光禿禿的黑灰色崇山峻嶺,黑山的名字就這樣來的吧?
遊輪緩緩駛入水道,一個急轉彎後,又見博卡灣中的兩個袖珍島嶼,科托爾地標就這樣嵌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