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以前自己製作和加工的一些老物件,在當時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那些老物件已不能適合當今的社會生活了,導致被慢慢的淘汰消失不見了。而現在的小孩們都習慣於沉迷新鮮的事物,對老一輩的智慧結晶視而不見。因此,有必要給小孩灌輸一下前輩們的一些相關的經驗和智慧,瞭解上輩們的生活艱辛和為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今天小吳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在農村裡面,曾經為我們做出重大貢獻的一些老物件,而今躺在那裡吃灰,讓大家一起來認識回味一下。
第一種老物件
第一眼看去,一塊木板上有一個凹槽,再仔細看一下,有沒有看到凹槽裡面還有一個字,你們覺得這是一個什麼老物件呢?
你們再來看下面這兩個圖。有沒有想到呢?
其實這是以前用來自己家裡製作月餅的模具,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和使用過。
現在一到中秋節,各式各樣的月餅看得人眼花繚亂,大的小的,五仁的,什錦的,叉燒的等,走到街上去,所有的店都在賣月餅。想要吃什麼就買什麼非常的方便。
可是在以前的農村,那時即使有錢也是很難買得到的。所以,中秋節,為了能在家裡吃上月餅,滿足孩子們的願望,做母親的,就在家裡自己做月餅,就要用到這個月餅模具了。
現在都沒有人做了,就是太麻煩了。去買點省事。這些模具也就沒用了,在那吃灰。
第二個老物件 推剪
70-80後的農村人,有多少男人是用下面這個剪個頭髮的,大家在下面留言,來統計一下。
以前農村人理頭髮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像小吳所在的村莊,都是一個月固定幾天來村子裡理頭髮的,平時想理也不行,到了約好理頭髮的日子,村裡的老人小孩早早的就在那裡等候,生怕錯過了。
那時候都是用這樣的手推剪來理頭髮的,有時手推剪不利的話,把頭髮都扯得很疼的。你經歷過嗎?
第三個老物件 煤油燈
有了電多方便,現在只要看不見,一按開關,燈就亮了,家裡亮堂堂的。
在70-80年代好多的農村都沒有通電,像小吳家一直到95年才通的電,沒有電到了晚上,就是睜眼瞎,到處都是黑黑的,家裡就點這個煤油燈,昏黃的燈光。
上圖這種煤油燈還算是比較好的,一般的家庭都沒有這麼豪華的煤油燈,像小吳家那時就用吃完的罐頭瓶子來製作的一個簡單的煤油燈,風一吹,或者是移動一下煤油燈,就有可能熄滅,想想那個時候的燈光,和現在的電燈一對比,就好比螢火蟲比月亮了。
第四種老物件 老式照相機
科技發展到今天,現在人手一部手機,隨時隨地拿出手機一拍,就是一張照片,美美的。
可是你知道嗎?在80年代,照相那是比較奢侈的事情,你們看一下,上面這個照相機,有見過嗎?大吧,與現在的照相機相比。
小吳是70後,兒時在外婆家見過這種照相機,那是請過來給我外婆的媽媽照相的,外婆的媽媽住在外婆家裡,是我外婆的妹妹從城裡請來的照相的師傅上門來照相的。
只見那個照相的師傅把架子架好,搬一把凳子叫我老外婆坐好,照相機上面有一塊大大的布罩罩好的,人鑽進布罩裡面去,對好焦,然後有一個像汽球一樣的東西,從照相機那裡接一根線的,按一下,噗的一聲,就照一張相。那時覺得好神奇的。
第五種老物件 秤砣
稱不離砣,二者必須是在一起才有作用的,離開了誰都沒有用。秤砣類似於砝碼,用來稱東西的。
一杆秤,下面有一個鉤,鉤住要稱的東西,把秤砣掛在秤上,抬起或者是提起物件,然後往秤的尾巴方向慢慢地移動秤砣,等秤桿水平時,用手按住秤砣上的繩子,來看重量並記下,放下所稱的物體。
第六種老物件 飯盒
這種鋁製的飯盒,讓農村70-80後印象深刻 ,那時的農村孩子讀初中高中的時候,要在學校裡面寄宿,要一個星期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回家一次。
這種鋁製的飯盒,就是用來蒸飯吃的,在小吳讀初中時,是在鄉里讀的,從家裡拿米拿菜去學校,用飯盒裝好米洗好加好水,放在一個木質的蒸籠上面,然後學校裡請的師傅們,就把一個一個的蒸籠放到一口大鐵鍋上面,下面燒柴火或者是燒煤,這樣來蒸飯的。
快到下課吃飯的時間,師傅們就把蒸籠抬出來,然後同學們各自去找自己的飯盒,拿去吃飯,有時個別同學自己沒有蒸飯或者是忘記了蒸飯了,也去拿飯吃,拿了人家的飯,導致人家都沒有飯吃,餓肚子。小吳曾經就被人家偷了幾次飯去了,餓著肚子上課,想想那個時候讀書實在是太辛苦了。
第七種老物件 桐油燈
看這個像瓢一樣的老物件,是農村裡面用來點燈的,用桐油來點燈,類似用煤油點燈一樣。
在小吳的家鄉,如果誰家裡有老人過世,就用它來點燈的,用棉花搓一根棉條做燈芯,倒上桐油,棉條一頭放進油內,一頭放在這個東西的邊緣,棉條從裡面吸油上來,點亮來放在棺材下面敬過世的老人的。
好了,朋友們,今天小吳就為大家介紹這七種農村80年代常用的老物件,你都認識嗎?能否說出它們的名字,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評論。時光飛逝,這些物件還在,可我們卻老了,只留下滿滿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