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大學醫學部本科生錢家偉等在國際衰老研究領域頂刊Aging Cell雜誌上以Innate immune remodeling by short-term intensive fasting(短期深度停食重塑機體固有免疫)為題發表論文,運用多組學分析手段對短期深度停食人群的免疫機能進行了研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你能享受這個過程,才可能毫不保留地投入。”進入大學前,錢家偉便喜歡生物課程,一直有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夢想。進入蘇州大學後,彼時大一的錢家偉恰好選修了唐仲英醫學研究院王建榮教授的課程,於是他透過郵件聯絡王老師,表達了希望進入實驗室學習的想法,掌握實驗技術、鍛鍊科研思維、切身體驗科研氛圍。
實驗室的學習,不僅讓錢家偉熟悉了基礎的實驗操作,更激發了他對生物資訊學和計算生物學的興趣。當王老師將實驗室中對限/停食對生物體健康影響系列課題的這部分研究內容交給錢家偉、由其自主完成課題時,錢家偉肩上擔著責任,心中澎湃著熱情,覺得不能辜負老師的信任。
熱愛恆久,堅持不懈
“投身一個課題,就要做好和它打持久戰的準備。”科研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進行課題研究時,錢家偉碰到了不少困難。由於課題是基於人體進行研究,短期深度限食這種看似激進的做法還沒有被人們普遍認可,因此招募志願者不能像傳統的臨床研究一樣按部就班。出於對結果質量的保障、志願者意願等多種因素的考量,最終選擇了文章中使用的樣本。
如果想完備地解釋一個表象的機理必定需要大量的實驗和重複,只有不斷地在每次實驗的結果中吸取經驗、提出新問題、研究新對策,才能推動科研發展。這些必要而又機械的重複過程無疑是枯燥的,但錢家偉源於興趣的熱愛使他堅持並享受其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中,他不斷收穫對生物學問題的深入思考;每次重複的結果,都帶給他新的啟發和認識。這些收穫也是讓他一直堅持的一大原因。
理性思考,清晰規劃
“重要的不是你現在所處的位置,而是邁向下一步的方向。”錢家偉的成功並非偶然,離不開他對自身的清醒認知和清晰規劃。他說,本科階段是培養興趣、尋找人生方向的階段,往前走的過程中要一直問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再階段性地去嘗試,做一些更能充實自己的事情,絕不能為了“科研”二字而科研。
根據自身認真地權衡和規劃,錢家偉在本科階段走了一條不同尋常而氣充志定的路。與其他同學的側重點不同,錢家偉在實驗室中投入了大量時間。他在不一樣的環境中學到了很多課內學不到的東西,讓他擁有了不同於同齡人的認識和見解。錢家偉還勉勵學弟學妹們,除了夯實國語外,要學好英語、數學和計算機,並學會根據興趣自主鑽研、廣泛學習。
雖然本科階段便已收穫業內頂刊一作論文,並參與了其他多篇高水平論文的發表,但錢家偉並不敢驕傲或懈怠。他說,這篇文章的成功發表只是科研道路上的一次“階段性勝利”,但遠談不上成功;未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還要繼續努力。
未來,錢家偉打算出國深造。王建榮教授也計劃推薦錢家偉赴哈佛大學等世界頂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值得一提的是,在錢家偉更長遠的人生規劃中,已經表示學成後將回國報效祖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顧秋萍
校對 盛媛媛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