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浙江大學資訊與電子工程學院智慧感測所副所長楊宗銀的辦公室,可以看到,在電路焊接平臺上,電烙鐵、電路板、各種零配件一應俱全,辦公室儼然是一個實驗室。
“我很享受制作機械電路的過程,比打遊戲有趣。”楊宗銀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繼2019年在《科學》雜誌發文後,今年楊宗銀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綜述,又線上發表於《科學》。該文章首次系統性總結了光譜儀微型化的技術方案和發展歷程,引起國際科學界關注。
把心路寫進實驗記錄本
楊宗銀研製的世界上最小光譜儀,直徑在一百微米以下,不到頭髮絲直徑的一半。
“這麼小的尺寸很適合裝進我們的手機中。”他說。
這樣一個比頭髮絲直徑還小的器件,楊宗銀前前後後研究了8年。
在劍橋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楊宗銀每天都是該系實驗樓最晚走的那個人,但每一次回寢室前他都對實驗結果不甚滿意。
開啟楊宗銀的實驗筆記,上面用英文密密麻麻寫著各類實驗最佳化的細節,但每天都有幾句中文格外醒目。
“剛開始做實驗是非常有新鮮感的,但是失敗次數多了自己也會感到很無力。”他說,於是自己便在筆記中記下實驗中的靈光一閃或勉勵自己的話,“每天都期待好結果,同時又期待新一天快快到來”。
“當時,我寫了整整3大本筆記。”楊宗銀說,偶爾也會心灰意冷,但是內心的那份熱愛驅使他再嘗試一次。
2018年8月,歷時3年、歷經150次失敗,實驗終於成功,他的論文於次年5月投稿給《科學》雜誌,7月便被接受。
評審專家評價這個工作是“集合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材料合成工藝,配上最高超的器件製作水準、實驗技巧和巧妙的演算法,是一個驚豔之作”。
榮譽隨之而來,楊宗銀獲得了劍橋大學國際生全額獎學金和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特別優秀獎,還被選為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研究員,是該學院第一位華人研究員。
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楊宗銀這份愈挫愈勇的勁頭,在他求學浙江大學期間就已顯現。
在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完成本科學業時,楊宗銀就把機器人、機械設計等領域的各類競賽都參加了一遍,還拿過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顧大強經常教導楊宗銀“要用最巧妙的機構完成一件複雜的事情”,這種思維訓練對他來說終身受益。
後來,楊宗銀被保送到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攻讀碩士學位。“交叉融合的求學經歷為我後來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條件,當沒有現成的實驗裝置時,我可以直接自己做一個。”他回憶道。
“我從小就喜歡做點小發明,比如隨著光照自動響的鬧鐘、光控燈,或者把家裡收音機、鬧鐘等拆開,研究其中的機理。為此,我沒少挨父母的批評。”楊宗銀笑稱。
繪製一個領域的“藏寶圖”
回到浙江大學任職後,楊宗銀的研究是將微型光譜儀進一步推向應用,“光電技術終究要落到實際應用中才更有意義”。同時,向全球科研探索者們展現微型光譜儀領域的“全景”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在楊宗銀看來,文獻綜述就是俯瞰“全景”的視窗。“一篇好的文獻綜述,就是一張‘藏寶圖’。”他說。
楊宗銀認為,只是把技術原理和研究進展介紹清楚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全域性觀,用一個清晰的脈絡把全文串起來。“我把整個領域的幾百篇文獻捋了好幾遍,對內容做到了然於胸,最後像介紹老朋友一樣把它們串起來講。”
“在後續的修改中,我和另外幾位合作者討論了幾十次,不厭其煩地對文章進行精雕細琢。記得在準備文章圖片的時候,我盯著螢幕好幾天就為了不讓它們有一點瑕疵。”他說。
如何用好“藏寶圖”?楊宗銀有自己的獨家秘籍。擔任博導的他,會給新生“打樣”,面對面教學生如何讀文獻、管理文獻。“每讀完一篇文獻後,在軟體裡做個標籤,這樣日積月累,大量的文獻就能理出一個脈絡,後續根據這些標籤迅速找到需要的文獻。”他對學生說。
此外,他還手把手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實驗儀器,自己也樂在其中。“如果說,科研的成就感在於做出獨創的貢獻和價值,”楊宗銀說,“那麼帶學生就是自我價值的延伸。”(洪恆飛柯溢能江耘)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