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動能”是最常見的概念,w=(1/2)mv^2;每人學習物理入門時候,能量摡念大多從熱能和動能做為學習入門。一個以v速度運動的物體,需要外力做功w=Fs=(I/2)mv^2,才能使該物體靜止下來。於是物理學中建立了基本概念動能。
那麼一個物體A相對B速度是v1,相對C為v2,則A物體的動能只有相對B、C的相對值概念。也就是說動能沒有絕對概念,只是我們標定能量的一種權宜方法。這和我們並不知道熱能的本質是什麼,但我們用溫度標定和計算熱能變化量如出一轍,溫度最初來源於物體對應其所含內能水平而呈現的體積狀態,即熱脹冷縮;後來研究黑體輻射,以其輻射光譜粒子頻率來對應溫度。我們知道溫度雖可標定物體熱能水平的高低,但並不是熱能本身。由於布朗運動的發現,又將熱能解釋為原子或分子的運動速度,由此發展起來的可計算理論稱為熱力學,但這其實是套用宏觀經驗解釋微觀狀態,現在已非常可笑。動能就是這樣,不過是象溫度、黑體輻射出的光譜、分子原子振動表現出的動能平均水平,這些都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是我們觀測測量資料指向目標的標定方式,並非月亮本身。
宇宙在現代物理學中,已發現兩大最基本定律,一是能量守恆,二是熵增定律。能量守恆是能量的總體絕對值守恆,顯然動量是個可選座標原點相對量,不在絕對範圍內,只能是熱能等內能變化的一種外觀計量。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即動能變化,只是內能內部狀態轉化而總量絕對值不變守恆,引起的物體運動狀宏觀可觀測經驗性指標,並非內能轉化為動能的本質。而錯誤的認識,恰恰正是“熱能損耗轉化為物體動能”。自由落體運動,是引力場內能的變化,最後落於地表時碰撞轉化為熱能。所以要物體回到開始落下的高度,相應熱能要轉化為引力場內能。這和電子躍遷現象發生類似。而我們以勢能和動能轉化守恆,只是一種可描述性計算模型,勢能對應引力場內能,動能對應引力場內能轉化量表達,並非動能是一種內在能量。這就是旋轉的物體為什麼與線性運動物體,其表現出的狀態差異很大,如陀螺,因為旋轉陀螺是內在電場勢能重新分佈,而線性運動物體在引力場中,並不存在物體內部電場勢能重新分佈,只引發引力場疊加狀態變化。
能量守恆是指宇宙中內能絕對值守恆。熵增是指宇宙的擴張,在內能總量和體積比值變小的狀態不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是能量的本質,是宇宙內能轉化引發的物體狀態發生變化結果,所以動能本質上不是能量,其變化量是內能轉化中部分相關對狀態表達。發射火箭,燃燒發生能量轉變,其實內能只是形態轉化,絕對值不變。而我們所得到的火箭動能,只是多少內能轉化過程中,引發火箭運動狀態改變相關。我們簡單認為多少化學能轉化為動能,我們所表達的實際是:內能轉化改變火箭運動狀態量相關率大小。當你學習的物理,就是認為是化學內能轉化為火箭動能,而那部分轉化的內能消失不見了,那麼動能非絕對值,等於你學習了能量守恆定律,同時又再不斷否定著宇宙中能量守恆定律。
正是因為把動能認定為內能一樣可絕對量值守恆的物理量,很多人一直在試圖打破能量守恆定律;不改變這種不當認知,早晚看似能量不守恆的現象會找到你,讓你開始懷疑人生險惡。因為你無法正確解釋這一看似奇怪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