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卡-52、米格-29、蘇-30SM、圖-95、安-225高畫質圖片
卡-52“短吻鱷”(Ka-52)是俄羅斯的一型並列雙座雙發共軸反轉雙三槳旋翼多用途武裝直升機。
米-24(北約代號“雌鹿”[Hind]) 是蘇聯一型雙發單旋翼中型多用途武裝直升機,是蘇聯的第一種專用武裝直升機,由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於1972年開始生產,主要定位為對地攻擊和運載少量兵員用途的大型直升機,最初由蘇聯空軍開始使用,現已成功外銷30多國。
米-28武裝直升機(北約代號“浩劫”),是蘇聯一型單旋翼帶尾槳縱列雙座全天候專用武裝直升機。1996年11月14日,米-28N原型機成功首飛。歷經滄桑了25年,終於面世。俄方暱稱“暗夜獵手”(Night hunter)。
米格-17戰鬥機(北約代號“壁畫”)是一款由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和生產的戰鬥機。它是一架單引擎戰鬥機,其基本型號只有一名飛行員,中單翼。此外它還有可伸縮的起落架和加壓座艙。它是基於米格-15戰鬥機的經驗研製的。此款戰機除了蘇聯以外還授權大量的國家進行量產因此有眾多不同的衍生型。它後來被米格-19戰鬥機取代。在我國仿製的米格-17稱為殲-5。
米格-29是蘇聯米高揚-古列維奇飛機設計局於1970年代設計的雙發中型前線戰鬥機,與同時期開發之戰機Su-27高低搭配,目的為對抗美軍之同期先進戰機F-16。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是“支點”(Fulcrum)。
米格-35(北約代號:支點-F(Fulcrum-F)),是由俄羅斯米格航空器集團所開發生產的多用途戰鬥機,為第四代戰鬥機,MiG-35是整合米高揚所有成就的最終生產型。2009年原計劃生產10架原型機,接受各方面測試。2017年1月27日,俄羅斯最新型多用途戰鬥機米格-35亮相,開始接受國家級測試。2019年6月17日,俄羅斯空軍接收了2架米格-35S,米格-35正式服役。
蘇-30戰鬥機(北約代號側衛C,Flanker-C),是俄羅斯蘇霍伊航空公司基於Su-27設計的第四代重型雙發動機雙座多用途戰機,是著重對標蘇-27假想對手F-15升級版F-15E的產品,同時航程提高。蘇-30主要由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制造廠以及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生產。圖為俄羅斯海軍航空兵蘇-30SM。
蘇-34戰鬥轟炸機(北約代號:後衛 (Fullback))是俄羅斯蘇霍伊基於蘇-27制空戰機、蘇-30多用途戰鬥機而開發的重型戰鬥轟炸機。藉此取代蘇-24戰鬥轟炸機執行戰術轟炸及攻擊任務。
圖-22M(北約代號:Backfire,逆火),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一款超音速可變後掠翼長程戰略轟炸機。於1972年開始量產,1997年停產。截止2019年1月,仍有62架圖-22M3在俄羅斯空天軍服役。
圖-95(北約代號:Bear熊)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製造,是全世界唯一服役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後掠翼長程戰略轟炸機、空射導彈發射平臺、海上偵察機,以及軍用客機。圖-95在冷戰期間大量服役於蘇聯空軍和蘇聯海軍航空隊,蘇聯海軍航空隊使用的機型改稱圖-142。自1960年代起保有螺旋槳式飛機飛行速度世界紀錄至今。
安東諾夫-12(北約代號:幼狐CUB),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一種軍用四發動機渦槳運輸機,由安-10民用機發展而來。該機在1970年代停產,30年以來生產了1234架。
伊留申伊爾-76(簡稱伊爾-76)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四發動機大型運輸機。在蘇聯、東歐地區、亞洲和非洲也有廣泛使用。原本的設計為軍用運輸機,但是在蘇聯解體後也有大量用作民航用途。北約代號為Candid(耿直)。
安東諾夫 安-225“夢想”運輸機(北約代號“Cossack”(哥薩克))是一架離陸重量超過640噸的超大型運輸機,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承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與飛機,也是迄今為止機身長度最長的飛機。安-225是由烏克蘭所擁有、蘇聯時代的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開發作為蘇聯太空計劃的裝置運輸用機。該機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試飛。現今烏克蘭正試圖建造第二架安225來提供更多全球運輸服務。
謝謝觀看,歡迎轉發、點贊、收藏!
分類: 遊戲
時間: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