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張靈雨 楊鴻
佔有兵,湖北省襄陽市人,1973年出生,1992年入伍,在武警四川總隊服役3年。退伍後,他南下廣東打工,先後在酒店、工廠從事保安、行政管理等工作,現為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融媒體中心攝影記者。從2002年起,他透過拍攝工友們的打工生活,關注農民工群體在城市謀生的故事,拍攝圖片150多萬張,並出版了《我是農民工——東莞打工生活實錄》一書,以退役軍人的使命和情懷,記錄了改革開放背景下外來務工人員的真實生活與城市的時代變遷。
佔有兵
東莞,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曾經是無數南下打工者的追夢之地。許多來自農村的青年,在這裡透過奮鬥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推動了城市的進步和發展。來自湖北農村的退役軍人佔有兵,就是其中的一名打工仔。近20年來,他在這座異鄉的城市打工謀生的同時,拍下了上百萬張照片,用真情記錄著工友們的生活和這座開放城市的發展與變遷。
佔有兵:都說“中國製造”聞名世界,那麼“中國製造”背後的生產者是哪些人,他們的生活現狀是什麼樣的?可能許多人對此也很關注。於是我一邊打工一邊拿起相機,持續對我的同事、工友,這些我能接觸到的“打工族”進行拍攝。這些照片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中國製造”崛起的歷程,也是我們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打拼見證。
佔有兵在武警部隊服役時的證件照
1992年夏天,19歲的佔有兵因為高考失利,一度對前途感到迷茫。當過兵的父親鼓勵他到軍營裡鍛鍊成長,於是,他在那年冬天參軍入伍,來到武警四川總隊甘孜支隊成為一名戰士。當兵3年,他在完成日常訓練和執勤任務後,抓緊時間學習鑽研,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佔有兵:在部隊期間,我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還自學了無線電維修技能;在這期間,我還加緊複習文化知識,準備參加軍校考試。遺憾的是,軍校沒有考上,於是我就選擇退伍了。
1995年冬天,22歲的佔有兵依依不捨脫下了軍裝,退伍回到湖北老家。在家裡待了一個星期後,不甘平庸的他又告別父母親人,坐上了南下的列車,和大量流向珠三角的農民工一樣,渴望著到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闖世界、賺大錢”。當他來到深圳,匯入如潮的人流中,他明白,在這座陌生的城市,雖然蘊含著比內陸城市更多的機遇,但也面臨著許多未知的困難和挑戰。
佔有兵: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從家鄉出來打工的人,所面臨的環境比較艱苦,不但對當地城市不熟悉,也沒有吃、住的地方,出門帶的錢總共也就幾百元,去掉車費之後剩的也不多了,誰都不知道啥時候能找到工作。
剛到廣東時,佔有兵在酒店當保安
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鄉村向城市大量轉移勞動力的階段,農村富餘勞動力很多,但是城市中的工作崗位畢竟有限,這就造成一些地區的外來務工人員出現就業難的局面。因為有過當兵的經歷,佔有兵在一家酒店招聘保安的面試中脫穎而出,謀到了打工生涯的第一份工作。
佔有兵:酒店當時要招聘5個保安,結果面試的時候來了兩三百個,競爭十分激烈。於是,面試官就讓我們做俯臥撐來篩選。當時,很多人做著做著就堅持不下來了。做到50多個的時候,現場就只剩下不到10人了。我又繼續做了幾個俯臥撐,另外幾個人就堅持不了了。我仍然在繼續做,旁邊人給我數數,到最後,我一口氣做了102個俯臥撐。保安隊的隊長看了一下我的證件,就對我說,好,明天來上班。就這樣,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2000年,擔任保安部主管的佔有兵(前排右一)與電子廠的同事合影
雖然得到了很多人求而不得的工作機會,但是佔有兵並沒有滿足。他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每天堅持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同時也在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5年後,27歲的佔有兵從深圳來到了東莞市長安鎮。長安鎮位於東莞和深圳的交界處,是中國農民工最密集的地方。佔有兵在這裡的一家大型電子廠擔任保安主管,在一次工作中,他接觸到了攝影。
佔有兵:這家工廠辦了一份內部刊物,編輯只有一個人,有時候編輯實在太忙,就讓我幫她拍攝一些照片。
佔有兵在他的小屋裡鑽研(大食 攝)
佔有兵曾經有過兩個夢想,一是寫作,二是攝影。沒想到多年之後,他在企業裡離夢想越來越近。從那時候開始,佔有兵就開始用廠裡的相機,開始學習攝影,有時也為刊物寫稿。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攝影和寫稿水平提升很快。2002年,他花了兩個月的工資,購買了一部屬於自己的相機。
佔有兵:為了這部相機,我猶豫了整整一個星期。我不斷問自己,你只是喜歡按快門的聲音,還是真正喜歡拍照這件事?如果喜歡拍照,你未來會把這個興趣發展到什麼地步?猶豫了一個星期之後,我還是決定,透過網路從一個深圳的賣家手裡買了一部相機和一個變焦鏡頭。
佔有兵拍攝正在做零工的人(大食 攝)
雖然只是一臺二手的相機,但佔有兵非常珍惜,遇到廠裡有重要活動或者接待重要客人時,他就擔負起拍照的任務。看著自己拍攝的照片和採寫的稿件相繼在廠裡的刊物和當地報紙刊發,佔有兵有了更高的熱情。下班以後或者週末,他又騎著腳踏車在外面的各個廠區轉悠,隨時捕捉生動鮮活的鏡頭。即便在拍攝的過程中遇到誤會和麻煩,他的熱情依然不減。
佔有兵:有一次,我在一家電子廠門口拍照時,引起了一個保安的注意。他走過來對我說,你拍到了我們公司的員工。然後他就報了警,把我帶到派出所去了。其實這麼多年來,我經歷了很多的事情,除了攝影技術獲得了長進,我自身也獲得了很大的成長,感覺越來越成熟。
佔有兵攝影作品《電子廠的集體宿舍》
剛開始拍照的時候,佔有兵並沒有明確的拍攝主題與物件,只是遵循某種慣性,按下快門。拍得多了,他逐漸有了一個目標,那就是,主要拍攝工友們打工生活的方方面面,給另一部分未曾有過類似經歷的人看。同時,在這個變革的時代,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一座城市的發展變遷。
佔有兵: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我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個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在東莞這個改革開放前沿城市,有著很明顯的體現。一張照片雖不能把城市所有的變化都表現出來,但是透過一個個來自外地的打工者,比如我的老鄉、我的同事,透過拍攝記錄他們打工期間的生活點滴,其實也就真實記錄下了城市的發展變化。
2014年6月6日,在廣東省東莞市,玩具廠的員工下班走出工廠
在佔有兵的鏡頭裡,打工者緊張地忙碌在生產線上,下班後聚集在小攤前給手機充電、下載電影,在工業區空地上跳舞,觀看露天電影,打工妹在工廠晚會走T臺……就這樣,佔有兵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全面記錄著打工人的點滴生活,這些照片重重疊疊連在一起,讓人們看到了一張張鮮活的時代面孔和城市的發展變遷。
佔有兵:透過這些照片,可以從一個側面讓人瞭解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的發展歷程,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是怎樣透過一雙雙手讓中國變得強大起來的。
佔有兵用攝影作品製作的手工書(張靈雨 攝)
外來務工人員的打工生活十分辛苦,那麼,誰來關注他們的情感生活呢?佔有兵把自己的作品分門別類,將一張張照片配上文字,做出“青春流水”“打工何處是家”等主題鮮明的手工書,讓人們瞭解這些打工者漂泊在外的情感世界。與此同時,對於身處窘境的打工者,佔有兵也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佔有兵:我們在外鄉的打工人,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在外漂泊許多年,究竟哪裡是我的家?是工業園區,還是我們的故鄉?實際上,許多人感覺在這兩處都找不到“家”了。所以近些年,我也曾參加“救助流浪打工者”的“讓愛回家”公益活動。我們就是想透過這個活動,讓那些無“家”可歸的打工人,重新迴歸正常的家庭生活。
佔有兵攝影作品《在更衣室休息的打工者》
每個打工者,都渴望改變自己的現狀,佔有兵也不例外。2008年,佔有兵通過了西北工業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考試,每天利用業餘時間勤奮學習。隨著知識和閱歷的拓展,佔有兵的攝影水準也在不斷提升,拍出的照片越來越有生活的氣息,技術上也越來越專業。他的攝影作品發表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在一些攝影展上展出,並獲得大賽獎項。2011年,他正式落戶東莞,2012年又買了房子,他終於在這座奮力打拼的城市紮下了根。
佔有兵:2012年,我的作品參加了“全國攝影藝術展”並獲得了銅獎。我還在平遙舉辦的一個攝影展中獲得了報道類優秀攝影師獎。此外,我的作品獲得過兩屆“全國農民攝影展”的金獎。後來,我的作品在第一屆、第二屆“北京國際攝影周”上參展。
佔有兵在國外舉辦的攝影展
2014年,佔有兵撰寫的《我是農民工——東莞打工生活實錄》一書,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以他的打工經歷為依託,以製造業打工者生活空間為主線,完整地記錄了農民工的打工生活。2016年,佔有兵的作品火到了國外,美國的一所大學邀請他過去舉辦一個名為“中國製造”的主題展覽。在那裡,他用自己的紀實作品,讓國際友人看到了中國的發展變遷。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綠色軍營,綠色軍營,教會我……”自從1995年退伍後從老家農村來到廣東,佔有兵已經在南方打拼了整整26年,他也從一位打工的親歷者,成為了透過影像記錄社會發展的觀察者。如今,雖然退伍多年,但一唱起這首《一二三四歌》,佔有兵的心中依舊激情澎湃。他說,感恩軍旅,因為軍旅教會了他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佔有兵:三年的軍旅生涯,對我的成長髮展非常重要。部隊教育了我“打勝仗”“爭第一”,教育了我在人生中要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我覺得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情,這種狀態都非常重要。
總檯央廣記者張靈雨在東莞採訪佔有兵(楊鴻 攝)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