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韶關西郊的一間60平方米的房子,
曾經住著一位“普通”的老人。
人已暮年,每天還在全神貫注地畫圖,
寫方程式,專注於破解世界級化學難題。
沒有人會想到看似身材瘦弱的老人,
卻與國家重大事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他是原中國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高階工程師
他獨創“土法煉鈾”,
自辦起全國第一家煉鈾廠
他就是
第一顆原子彈的燃料功臣
“中國煉鈾之父”的王明健
“你願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
1933年6月,王明健出生於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考取中南礦冶學院,是當時罕見的大學生。1955年,王明健即將從長沙中南礦冶學院畢業,和一般的大學生一樣憧憬著美好的光明的未來。
一天,王明健被叫去校長辦公室,見到不知姓名和職務的兩名軍人,他們用略帶嚴肅的語氣對王明健說:“組織上要選派你去從事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你的學術成就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空開,不能讓你的家屬知道你的工作性質和內容,也不能讓他們知道你在哪。”
作為共產黨員的王明健,沒有一絲猶豫,接受組織的安排,後來才知道加入的是主要從事原子能研究的309大隊。就這樣,王明健開始了他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黨交給我的任務,必須完成”
起初,王明健在309大隊學習原子能的知識,後被派往北京與蘇聯專家學習核工業的知識。深知機會難得的王明健,每天都在瘋狂地汲取核工業的相關知識,在實驗室忘我地工作。但隨著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單方面撤回所有的專家學者。
1958年7月,王明健接到二機部的秘密通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需要提前爆炸,不依靠蘇聯。而第一顆原子彈能否提前爆炸,當務之急便是兩噸二氧化鈾。鈾是製造核武器中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屬,也是原子彈無可替代的重要燃料。
亂雲飛渡仍從容,王明健接下組織的任務“半年之內建設一個煉鈾廠”,並向黨組織保證:“黨交給我的任務,必須完成。”
可現實究竟如何?
王明健在和蘇聯專家學習時,只是學習鈾化學的一般知識,對於從礦石裡提取鈾的關鍵技術,蘇聯專家一字不提,守口如瓶,王明健也無從知曉。
一噸鈾礦中提出不了一千克的鈾,以當時中國落後的工業基礎來談,王明健要在半年內提取鈾方面實現“從無到有”,簡直是天方夜譚。
“必須創新甩掉老一套”
王明健必須在半年時間內交出兩噸二氧化鈾,否則整個原子彈研製都要延期。
面對這個難於登天的任務,王明健臨危受命,趕赴廣東省翁源縣下莊“309”大隊11分隊,擔任水冶廠的技術負責人。
如何從礦石中提取鈾,王明健心裡沒底,他絞盡腦汁,連日繼夜地研究,王明健深知“半年建成廠,必須創新甩掉老一套”。
日日行不怕千萬裡,時時做不懼千萬事。
終於王明健受到澡堂洗澡的啟發,為什麼不能用稀硫酸給鈾礦石洗澡!
王明健把鈾礦石製成黃豆一般大小放在一個大型的陶瓷缸中,用稀硫酸沖洗,氨水中和,鈾礦石就不存在化學平衡,它就會不斷地吐故納新,更好地提取鈾原料,這就是“土法煉鈾”。
在當時翁源縣委書記的幫助下,王明健迅速把廠子建了起來,並在1958年8月底正式投產,這就是中國第一個自辦煉鈾廠。
在兩年時間內,下莊水冶廠生產了71.3噸的重鈾酸銨,佔當時全國土法煉鈾的總量的67%。
王明健在這簡陋的廠房下,依靠極其簡單的工具,發明當時最經濟、最簡單、最有效的“土法煉鈾”,煉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鈾原料,解決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原料問題。
“特殊使命,死也要完成”
1959年8月,王明健接到指令,要趕在當年10月1日前煉出1公斤純金屬鈾,用於國慶時展出。接到命令後,王明健和助手何國發連夜趕往北京,在一個廢棄的車庫裡做試驗。在多次的試驗中,王明建兩次經歷了含有核輻射的爆炸,身上多處被燒傷,險些喪命。
“和王明健在一起,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玩命啊!”助手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
對於科研的病痛,王明健沒有絲毫抱怨,因為“這是特殊使命,必須完成,死也要完成”。
王明健從來不提當年科研的艱辛環境,也不願述說個人的疼痛,這就是老共產黨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哪裡艱苦到哪裡去”
王明健發明的“簡易煉鈾法”“受控萃取法”等生產工藝,試驗成功後得以在全國推廣,解決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原料問題。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一顆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告中國人用自己的力量掌握原子彈的核心技術。
任務完成,他原本可以回到北京,但是由於要建更大的水冶煉鈾廠,王明健放棄了回京,責無旁貸再次選擇留守在廣東韶關,還申請把家人也調來,這一守就是31年。
成績在前不驕傲自滿,王明健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至1995年退休時,他獲得十二項重大技術革新,攻破幾十個技術難題,實現了新中國重鈾酸銨從“不能生產”到“可以生產”,再到“超額生產”的三大步跨越。
“我沒有後悔”
王明健是當之無愧的“兩彈一星”事業的燃料功臣。此後,生於6月的王明健便將自己的生日改為10月16日,永遠心繫著國家。
他於1959年出席全國群英代表大會,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他曾兩次榮獲全國勞模稱號,並於1988年被中共中央國防科工委授予“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勳章。
當被問道當年所受的苦,王明健一字不提,坦然道:“我沒有後悔,我把我的青春獻給了中國人民最需要最輝煌的事業。”
歲月老去,青春故去,不變的是王明健在中國核工業建設上立下的里程碑,不變的是王明健對中國人民的無私奉獻和對國家永遠的忠誠。
“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無上光榮”
王明健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提前爆炸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煉鈾之父。然而幾十年來,王明健對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作出的貢獻閉口不談。
直到2014年慶祝原子彈爆炸50週年,國家“兩彈一星”辦公室找到王明健,問還有什麼要求時,王明健揮揮手:“我沒有任何要求,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無上光榮。”
他不問功名利祿,只是奉獻終生;他不求什麼回報,只是一生追求最初的強國夢。
時代在變,面孔也在變。但王明健老人愛國和追求進步的目標永遠不變,紅色基因的底色永遠不變。
已是耄耋老人的王明健,仍潛心專研世界級的化學難題,希望有生之年為祖國為人民為科學再次作出自己的貢獻。
87歲的王明健病危在床上,他仍惦記著要把自己二十幾年的推算結果公之於眾。他把家人叫到身旁:“我解了一生的一道化學題,我說了你把它錄下來,送給科學家,讓聽得懂的科學家少走彎路。”
2020年7月7日,
王明健在廣東韶關核工業四一九醫院逝世,享年87歲。
王明健的一生
就如同千錘百煉冶煉而成的鈾原料一般,
毫無保留地燃燒著,
迸射出無窮的力量和高尚的品質。
王明健無私奉獻的一生
也對應他自己所說的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就是當你停止生存時,
還能以你的發現、發明、創造,
繼續為人民服務”。
今天,我們感恩!
感謝像王明健隱姓埋名的
“兩彈一星”的功臣們,
他們為祖國做出的貢獻,
人民不能忘記!祖國也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