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國際上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區域性戰爭,無疑是1950年6月25日爆發的朝鮮戰爭。然而,由於參戰各方都未能控制戰場,所以對敵方傷亡情況只能用估計,而不是準確統計。
受此影響,戰爭結束幾十年來,朝鮮戰爭參戰各方基本都在不斷地更新資料。美國和韓國最甚,其變化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尤其是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他們公佈的戰爭傷亡資料一般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但唯獨朝鮮戰爭是例外,官方給出的統計一變再變,讓人模稜兩可,這到底是何因?
一、有爭議的參戰各方傷亡資料,統計相差甚遠
1953年7月,隨著“朝鮮戰爭最後一次戰役”---“金城戰役”的結束,朝鮮戰爭從此落幕,參戰各方先後回到了本國,緊跟而來的就是公佈戰後統計資料。
戰場傷亡情況未必能反映參戰各方是否得勝,不過這些資料非常直觀,能讓人們看出指揮者的戰爭藝術和參戰部隊的戰鬥實力。
中朝雙方率先透過報紙和電臺方式,在1953年8月14日公佈了朝鮮戰爭三年裡敵人的傷亡資料:“聯合國軍”共被殲109萬人(朝鮮後來公佈的新資料又有增加)。其中,南朝鮮軍(韓軍)66萬人、美軍39萬人、其他國家2萬多人。
此外,志願軍司令部採取“一鍋煮”的辦法,在不宣佈斃、傷、俘等細緻分類數字的情況下,統計出了共殲敵70萬人的資料。
這一做法,主要是考慮南朝鮮戰俘補充到朝鮮人民軍、戰俘失散和病亡等因素,以及為了更好地實現談判目的而展開的估算,所以只是參考值,不是怎麼精準。
緊接著,美軍也公佈了相關的傷亡資料:南朝鮮軍傷亡30.5萬人,9萬餘人失蹤(7,000人作為戰俘被遣返,大多補充到朝鮮人民中);美軍死亡33,739人、負傷103,284人、9,500人失蹤(3 700人被作為戰俘遣返)。
除此以外,美軍還公佈了5800名因傷而亡的被俘士兵。
而這些美國官方公佈出來的資料並不穩定,朝鮮戰爭結束後的幾十年裡,美、韓政府不斷地更新,傷亡數量只增不減,其總數已經遠遠地超過了戰爭剛結束時期的統計,甚至比志願軍司令部給出的還多。
在統計傷亡資料時,解放軍或志願軍一旦使用“殲敵”二字,一般都相當嚴謹,對資料比較謹慎和保守,沒有誇大的嫌疑。
正因如此,據美聯社1953年10月23日電,“聯合國軍”發言人宣稱南朝鮮軍、美軍及其盟軍在戰鬥中共損失1,474,269人的時候,輿論一片譁然,不僅讓美國軍方遭到了質疑,還迫使他們重新調整傷亡資料,把非戰鬥軍事人員也加了進去。
1995年,美國官方決定在華盛頓修築朝鮮戰爭亡者紀念牆,打算將已犧牲戰士的姓名、家鄉等刻在牆上,以表懷念。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不僅需要細緻入微,而且不能出現紕漏,特別是總資料方面。
經過各州民政部門的統計,其數量很是讓人驚訝,得出的結果居然超出了美軍官方原來的通報,總數為54246人,共多出了2萬餘人。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對此也難以置信,不過經過分類研究後,給出了可以說服人的解釋,認為之所以多出2萬人,主要有區非戰鬥死亡的2,835人(如事故、車禍等)和戰區外死亡的17,672人。
其中,“戰區外死亡人數”主要指兩種:一是朝鮮戰爭發生時,在戰區外擔負相關任務而死的軍人;二是在朝鮮戰場負傷後,回國而去世的軍人,等等。
2010年,美國國會研究機構再次統計資料,給出了比較可信的朝鮮戰場美軍傷亡資料。
在這份報告中,CRS將約8000名在任務中失蹤(稱UNACCOUNTED FOR,即“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軍人也納入到死亡名單中,所以美軍的死亡總數又比之前多了一些。
出兵參戰之前,各國都有官兵的花名冊,後方資料庫又沒有遭受攻擊,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前後不一的統計?
二、都是統計,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差異?
朝鮮戰爭與二戰之前的戰鬥都不一樣,屬於現代化戰爭的範疇,其激烈之程度無法形容。就本質而言,該戰爭迄今為止只是處於停戰狀態而已,還沒有結束。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1950年6月25日戰爭爆發,到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休戰為止,參戰各方都沒有分出個勝負,也互不承認對方勝出。
在這一現實的背後,其實就是參戰各方從來都沒有控制住過戰場,因此才選擇“休戰”,並由此而牽引出一個問題---對戰後傷亡資料無法統一和達成共識。
既然無法捋清,又達成不了共識,同時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那參戰各方在戰後的統計當然就不一樣了,且在不同時期的“更新”中,並不排除有“放水”的嫌疑。
其中,對統計資料影響最深刻的因素是政治。韓國在這方面就非常典型了,上世紀70年代之前,他們幾乎沒有討論過朝鮮戰爭的傷亡問題,過後卻不斷更新資料,且有不同的版本,讓人眼花繚亂。
90年代,在韓國官方出版的《韓國戰爭被害統計》一書中,排除了警察、民團等非正規軍之後,韓軍共計死亡137,899人、負傷450,742人。
然而,在韓國國防部戰史編纂委員會整理出版的《韓國戰爭史》一書裡,他們將警察和非正規軍都統計進去之後,韓軍死亡227,800人、負傷717,100人,比志願軍司令部與朝鮮方面公佈的資料還多。
縱觀韓國在朝鮮戰爭結束後至70年代的作為,不公佈傷亡資料,一來想安撫國內軍民情緒,二來受黨派政治鬥爭因素的影響,三來則是美國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總體而言,韓國的變化與政治因素有關。
美軍雖然也受到政治的影響,但與韓國不一樣,從他們先後公佈的資料中可看出,總體差異並不大,所以更加求實一些。
但是,這並不是說美國就非常客觀求實了。比如,為了維護超級大國和世界強國的面子,不至於在美蘇爭霸中失衡,他們希望傷亡越少越好,如此便是政治因素在作祟。
那是什麼力量促使美國比韓國更加求真務實,追求客觀事實呢?
三、與韓國不同,內部壓力讓美國“說真話”
從美國公佈資料的特點來看,2018年(即朝鮮戰爭65週年)是一個分水嶺。有人說,在這一年之後,美國更加“坦誠布公”了,公佈的朝鮮戰爭傷亡情況很接近事實。
有的又說,美國的變化與世界格局有很大關係。
其實不然,與韓國這樣的小國大有不同,美國既不被大國欺壓,也沒有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真正讓美國高層最忌憚的,還是國內的矛盾。
為了穩住國內局勢,安撫民心。美國官方肯定不會一口氣公佈接近事實的資料,只能一步一步來,以緩衝國內矛盾,避免發生暴亂或動盪。
從這一點也可以解釋一個問題,那便是美國政府為什麼在1995年才建設死亡者紀念牆了,因為此時距離朝鮮戰爭已去43年,百姓不會再鬧事,政府想怎麼做都行。
拋去內部矛盾不說,軍隊和民政部門統計不一致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美國才有的個例,世界上其他國家也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的對比就差異很大,不僅前後統計不一致,連軍隊和民政部門的資料也相差甚大,讓人模稜兩可。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民眾的利益息息相關。
戰爭固然會讓一些人死去,但一些人並不是當場就死,而是深受戰爭的影響,因受傷、事故等而在戰場之外離開。
此後,為了獲得榮譽和經濟補償,亡者家屬肯定會找到民政部門商議,讓亡者列入犧牲的名單中,從而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
如此一來,民政部門與軍隊的統計當然就不一樣了。美國在1995年修建死亡者紀念牆時,數量突然猛增,與這不無關係。
除了戰爭之後的統計,戰爭過程中的統計也非常重要。在這一方面,我軍與美軍有著截然不同的統計方式。
無論是抗美援朝期間,還是其他的戰鬥,我軍的擊殺人數統計方式異常特殊,那就是必須有“戰友證明”才能生效,否則一般會被認為是信口開河和空口捏造。
簡言之,在一名或兩名隊友的見證下,我軍戰士一旦擊倒一名敵人,且敵人在一定時間內失去行動能力,便可加入到擊殺人數的名單中。
以相當著名的朝鮮戰爭第三次戰役追擊戰為例。志願軍50軍149師在1951年1月3日以步兵營全殲英軍29旅皇家重坦克營,這事兒被傳出來的時候,不僅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不可置信,連美國人也是輕蔑一笑,若不是有人作證,還真是“謊報軍情”。
相比於志願軍的統計方式,美軍則截然不同。對於犧牲人員的計算,美軍有很清晰的制度規定,只認定正面戰場中被擊殺人員為犧牲者,因戰鬥受傷而場外死亡的,一概不在犧牲名單裡,只能算是非戰鬥減員。
如此以來,同樣是統計美軍的傷亡,我方和美國得出的結果自然就不一樣了。但如果以“一鍋煮”的方式去估測,還是非常接近真實資料的。
結語
很顯然,自從1955年之後,美軍在朝鮮戰場中多出來的犧牲人員並不符合制度規定,大多隻是“非戰鬥減員”。但是,在民眾的利益需求下,高層還是做出了妥協。畢竟,美軍不像我軍一樣去統計,一些東西還是很難調查清楚的,違背民意只會適得其反。
無論怎樣,由於朝鮮戰爭的特殊性,讓參戰方都沒有控制住戰場,所以無法對戰場進行清理,得出的傷亡資料很難是正確的,只能無限地逼近真相。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依然實事求是地公佈資料,這要比韓國做得好一些,沒有猶豫政治等因素而讓戰士被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