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古村鎮,不論它們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抽一天時間,漫步在這些古老的地方,去尋找屬於這裡的記憶也是件愜意的事情。
在南京江寧區麒麟街道青龍山腳下,有一個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名為“竇村”。從名字上看,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個以姓氏為基礎的家族聚居地,然而實則不是,“竇”這個字,在南京話中有“聚集”之意。明太祖朝朱元璋建都南京,大興石刻,來自全國各地的石匠聚集到這裡形成了一個石匠村,因而有了竇村。
村子的建築佈局與別處不同,青石板鋪就的小路,大大小小的石屋都透著古樸的韻味。舊時的竇村有石頭壘砌的護村牆,沿牆設有十三個石門,村門一關,可防止外人隨意進出村子。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了修建水路,村內的石牆、石門石屋被大量拆毀。
如今留存下來的石屋已經不多,仔細尋找還能看到基礎被廢棄的石頭房子、豬圈、磨坊等。這些古老的石屋石牆皆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塊錯縫壘砌,石縫間以石灰、草木灰、鹽滷的混合物做黏結劑。房前屋後的草地裡,掩藏著一些被丟棄的石凳、石礅、石獅等石雕石器。
在村口舊時還有一座古戲臺,戲臺石構件雕刻精美,柱子描龍繡鳳,石壁上雕刻栩栩如生。但很可惜,這座戲臺雖被列為文保單位,但因保護不力,最終倒塌,許多精美的石構件也散落遺失,現場只剩下一些體積較大的石構件。
村中還有一口古四方井,建於梁朝,距今有1500年。井口以青石圍成,邊長一點五米,不設井欄,井水清澈。井旁有三大口青石壘砌的長方形水塘,功用各不相同,分別做淘米洗菜、洗衣服、洗便桶之用。舊時的村民用水多取自四方井,四眼井四季始終與眼臺齊平,神奇與人和諧共生。
隨著城市的發展,為了改善本地居民的生活環境,竇村已經實施了居民整體搬遷,村內已無一人居住。或許再過些時日,這個古村落可能就會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