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佛祖活佛,道教也有天師一說。“天師”本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個人物,法力無邊,統領人間諸多鬼神。後來,“天師”成為了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其繼承者的尊號。
東漢時期,張道陵(又名張陵)在西蜀創立道教,為第一任天師。此後道教從東漢開始,往後綿延了一千九百年之久,期間繼任天師共計六十三代。
前面幾十任天師都受到了各朝各代皇帝的器重,尤其是宋代時期,張天師們還成為了天子的座上賓,被朝廷授予“先生”之名號。
張恩溥是道教的第六十三任天師,到了他這一代,道教天師的發展已經走向了沒落。60年代末期,經過張恩溥的努力,道教的發展稍有起色時,他又因病去世了,因未選定好下一任繼承者,又引發了多人搶位之戰。
本是仙風道骨,高風亮節的道教天師,沒想到也會沾染俗世的權利慾望之爭。
有臨終囑託,但無道教信物的堂侄張源先
天師張恩溥是被迫跟著老蔣來臺灣的,事出緊急,他還沒來得及收拾包裹,就被老蔣的人帶走了。慌亂之中,道教的那些珍貴信物也不慎丟失了。
到臺灣後,一切還得從頭開始。張恩溥每天盡心盡力地在臺灣宣揚道教教法,眼見就要大成時,他的長子張允賢卻突然心臟病發作去世了。沒了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張恩溥元氣大傷,只能忍著心中悲痛繼續宣揚天師教法。
1969年,苦苦支撐的張恩溥也撒手人寰了。他這一“仙逝”,臺灣道教會的各區負責人忙完他的後事後,臉色肅穆地圍坐在一起,開始商討裁定下一任天師的繼任人。
按理說,依照張道陵老祖宗定下的規矩,這“天師”必須得由上一任的男嗣來繼承,最好是嫡長子。在繼任時,還得有道教的幾件法器作為佐證,即“陽平治都功印”、傳籙寶劍和符籙。這兩件事皆具備,方能完成第六十四代天師的繼位儀式。
可問題是那幾件法器早已丟失,就是天師張恩溥本人身上也沒有。法器是找不到了,天師張恩溥原先選定的繼承人張允賢也去世了。於是大家就把視線轉移到了張恩溥的二兒子身上,長子去世,那就按照順序由次子來繼位。
眾人便去找了張恩溥的二兒子,但卻發現他對傳承道教教法不感興趣,只喜歡研究科學,要當科學家。眾人上去苦口婆心地勸說了很多次,但人家就是不願意。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提到了張源先,說他得到了張天師的囑託,讓他接任天師教,好好把教法發揚出去。眾人一聽,便去找了張源先,張源先也沒否認,說確有此事。
這張源先是張恩溥的堂侄,自張恩溥來臺灣發展道教時,他就跟在張恩溥身邊跟著修習道法。他本人很有悟性,又有慧根,做事麻利,很得張恩溥的喜歡。
自長子去世後,張恩溥鬱鬱寡歡了一陣子,一時難以顧及教會中的事,有時他也會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張源先來處理。這些,教會中的許多人都知曉。
既然天師的二兒子不願意當下一任天師,那由張恩溥器重的張源先來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幾件信物已丟失,最起碼張源先還有天師的臨終囑託。
讓張源先來繼位,已是當前的最佳選擇。話雖如此,但還有部分道中負責人認為,繼任天師一事馬虎不得,稍有差錯,豈不是亂了天師教的傳承。一時間,張源先的支持者與反對者吵成了一團。
一方認為,這偌大的道教總得有個“天師”來統領全域性,這“天師”的位置晚一日定下來,就多一日的隱患,這後果,也不是誰都能承擔得起的。這張源先雖不是天師的親兒子,但也是天師一手培養出來的。況且,天師臨終前也定下了遺囑,希望張源先來繼位。
不過另一方卻認為,說是天師的遺囑,但在場眾人也都沒親耳聽到,遺囑一事疑慮重重。再者他手中又沒有信物,光憑一張嘴實在是難能服眾。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方吵吵嚷嚷了一段時間後,大家各退一步,先讓張源先來擔任天師府的代理天師。
從1971年開始,張源先在代理天師的位置上呆了三十多年的時間,他每日掌管教中各大小事務,雖無天師正名,但儼然已有了天師的實權。
在他的掌管之下,臺灣地區的道教發展愈加壯大了起來。有時,張源先也會代表道教去大陸參加活動,為海峽兩岸的民間宗教交流做出了貢獻。
就在大家各歸各位,平靜了許多年之後。2008年,有人卻突然跳了出來,說他才是第六十四代天師的人選。
有道教信物,但無張氏血緣的兒子張美良
跳出來的人名叫張美良,他說自己是天師張恩溥的兒子。按照老祖宗定下的規矩,下一任天師必須得由六十三代天師的兒子來繼位,而張源先雖然是姓張,但血統卻不純正,因此他根本沒有資格佔著天師的位置。
一聽是天師張恩溥的兒子,教派中的部分人士頓時激動了起來。他們這些人從一開始,心底裡就不服張源先,始終認為張源先來路不正宗。沒想到天師張恩溥還有個兒子,這下可好了,由他來繼位方是名正言順的選擇。
張美良一出現,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道教內部頓時又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血統派,支援張美良繼位;另一部分是實力派,支援管理能力更為成熟的張源先。
兩方你來我往,一時誰也拿不出能說服對方的鐵證。你說我沒有道教信物,我說你血統不純正。大家雖都是修道中人,但打起嘴仗來也是唾沫星子四濺,令人歎為觀止。
就在這時,張美良慢悠悠且得意洋洋地拿出了一方印鑑。大家眯著眼睛仔細辨認過印鑑上字跡時,不禁大聲驚呼了起來,“是‘陽平治都功印’,沒錯,就是‘陽平治都功印’!”
“陽平治都功印”一出,張美良瞬間便又獲得了一波支持者。既是天師張恩溥的兒子,手中又有信物“陽平治都功印”,再名正言順不過的了。
另一頭支援張源先的人頓時偃旗息鼓了,不過最大的原因不是“陽平治都功印”的出現,而是張源先的身體已漸漸不如從前了。2008年的10月,張源先在家中“羽化登仙”,享年78歲。
天師繼承人問題到這裡,似乎已沒有了再多的爭議。那張美良血統信物兩方皆佔盡,確實讓人說不出什麼反對的話來。能讓天師張恩溥的兒子繼位,也算是圓滿的一件事了。
就在張美良志得意滿,準備繼任道教第六十四任天師時,有人站出來揭了他的老底。
既無信物,也無囑託的叔輩張道禎
這次站出來的人名叫張道禎,貨真價實的張家人。他一站出來,便說出了一個令大家瞠目結舌的資訊。原來這張美良名義上的確是天師張恩溥的兒子不假,但實際上,他只是天師張恩溥的繼子。
原來天師張恩溥來到臺灣之後又娶了一任老婆,這任老婆在嫁給他之前,還跟前夫生了個兒子。她嫁給張恩溥後,兒子就留在了第一任丈夫家裡了。所以說,這張美良跟天師張恩溥之間根本沒有半點血緣關係。
另外張道禎又指出,居心不良的張美良假冒天師的兒子不說,還擅自改了自己的姓。他本來跟著親生父親姓胡,叫胡美良。但為了冒充天師兒子,自作主張地改為了“張”姓,妄圖瞞天過海,霍亂天師府血統。
聽張道禎這麼一說,大家頓時紛紛醒悟了過來。就說嘛,如果天師真有個願意傳承道法的親兒子在,那時就會把他選為繼承人,何必讓他流落在外。好險,大家差點被騙了。
被揭開了真實身份的張美良心中有些慌亂,但他還是鎮定了下來,極力為自己辯解,說張道禎說的都是假的,要不然,他手上怎麼會有“陽平治都功印”呢。
這張道禎也是有備而來,說你胡美良的印鑑是你親媽從天師那偷來的,為的就是讓自己的親兒子繼位天師府。
“張”美良頓時惱羞成怒。
有了這一茬,教派眾人再也不敢偏聽偏信了,於是他們便派人把“張”美良的底細有摸排了一遍。果然如張道禎所說的那般,這“張”美良原是胡美良,只是天師的繼子。
大家失望的同時又有些慶幸,這天師府的順承險些讓某些宵小之輩染了指。沒了血緣上的傳承,眾人又把目光定在了這枚“陽平治都功印”上。這印鑑聽說大陸有一枚,但誰也沒見過,一時也不敢斷定真假。
至於張道禎口中所言的偷盜一說,大機率也是子虛烏有的事。天師張恩溥來臺時並沒有帶上“陽平治都功印”,這是大家都知曉的事。天師身邊都沒有,哪還有偷盜一說呢。
就在大家躊躇之際,張道禎趁機說道,他是地道的張家人,現在該由他來繼任天師府。
他一張口,立刻便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張道禎確實是張家人,按照輩分來論,他還是天師的叔叔輩呢。但他和天師的關係,七拐八拐的,早就出了五服之外了,哪還有血統一說。讓他來繼位,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張道禎卻不管,在2009年,他自顧自地舉行了繼任儀式,做他的“張天師”去了。不過,張道禎這位“張天師”,並沒有得到民眾的認可。
渾水摸魚,亂象頻出
不過在這個時候,糾結於血統已然沒意義了,天師的位置已儼然成為了一塊肥肉。背後的利益糾葛之繁複,早就超越了繼承人本身。其他不姓張的人,這時也想趁機扶持自己人上位,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家拉扯了多年,最終也沒個定論。起初也只是三個張姓人在拉扯,後來又相繼冒出了多個。不管姓不姓張,他們都打著“張天師”的名號到處建觀收弟子,甚至還有人藉此名頭來招搖撞騙,肆意斂財。
本來井然有序的五個門派,頓時陷入了繼承人人選之爭。每個門派都打著自己的小九九,極力要推舉自己人上位。
之前在大家拉扯的期間,還能有代理天師張源先來暫時管理教中大小事務,還沒出多大的事。但張源先去世後,道教內部的管理就越加混亂不堪了,誰都想來摻和一腳。
因張恩溥後繼無人,繼任者的問題始終都沒有解決。在道教中,“天師”就是一個統領的風向標。這風向標沒了權威正統的繼承人,整個道教自然也就亂象頻出,慢慢散了開去。
不管他們張姓人怎麼爭奪,不過在外界看來,綿延了一千九百多年的天師道正統,到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這裡就結束了。
易經有六十四卦,而天師道卻傳遞了六十三任,聽起來倒是有股冥冥自有註定的缺憾感。不過,像張家天師道依靠血統來傳承的制度,斷代是早晚的事情。靠這種制度能綿延一千九百年之久,也算是可以的了。
一個宗教的領袖,竟然能引起那麼人的覬覦。看來道教裡面的條條路路,也沒外界人想的那麼純粹。有些時候,剝去了宗教傳播的外殼,露出的,都是赤裸裸的人性。
說白了,道教天師繼承人的爭奪,也沒擺脫俗世的狗血。和歷史上各朝各代儲君之位的爭奪,好似也沒有什麼兩樣。
所謂的“得道高人”,有部分也只不過是一群爭名奪利的血肉之軀罷了。
結語
信奉宗教,無關唯物不唯物,迷信不迷信,宗教也只是人們精神上的一種寄託與嚮往。你信奉道教,我信奉佛教,皆沒有好壞高低貴賤之分。
張道陵所創立的天師道教能延續千年之久,自有其獨到的地方,大家只要持公正客觀的態度看待就可。但如若有人打著“張天師”的旗號到處招搖撞騙,肆意斂財,那就是法治社會所不能容忍的行徑了。
張天師自六十年代末就已終結,生活中如果見到有人擅用“天師”的名號,可隨手舉報,以免上當受騙。
參考文章:
《民族藝術》:《張天師傳說與佛本生故事》
《文史知識》:《漫說龍虎山上的張天師》
《宗教學研究》:《紀千九百載正一法脈 評六十三代天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