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作家曼克托夫斯基:我,走遍亞洲諸國,卻被中國感動
在文學的世界裡,你無法想象一座高樓,會在一念之間,留在腦海,裡面有五彩繽紛的世界,也有悲痛的煉獄,但在曼克托夫斯基心裡,這個世界的偉大,不是有多少人,而是有些人,正在做著為全人類奮鬥的事業。
2014年,曼克托夫斯基帶著一個簡單的包裹,從新加坡樟宜機場出發,前往中國北京。
在他49歲的年紀裡,已經走過了亞洲二十多個國家,而距離他的家鄉最近的中國,卻是最後一站。
曼克托夫斯基稱:如果讓我重新開啟旅程,中國還是最後一個,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底蘊深厚,如果走馬觀花式的去到中國,一定會讓我的人生感到遺憾。
也許正是帶著這種思維,在他眼裡,除了中國之外的亞洲國家,頂多就是參觀風景,而中國,是他願意花費更多時間去體驗和享受的。
來到中國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七點鐘,他獨自一人走出機場,沒有迎接他的中國朋友,他用蹩腳的中文詢問著北京故宮怎麼走,而故宮距離首都機場足足有38公里的路程,他放下包裹,拿出一雙破舊的鞋子,不慌不忙的穿上,然後,朝著路人指引的方向,一步一步的走去。
第二天早上11點,曼克托夫斯基來到故宮城牆下,他坐在牆根曬著太陽,時不時有路過的行人給他丟下一些錢,他不去理會,因為這樣的場景他見多了,在很多國家,都以為他是一個乞丐,既然如此認為,何不就做一個乞丐?
其實曼克托夫斯基家境富裕,而在這次長達三年多的旅行中,也準備了充分的經費,足夠他行走更多的地方。
在伊朗的時候,他看到人們在手工地毯上跳著波斯民族舞蹈,而邋遢的曼克托夫斯基有幸被邀請,和大家一起跳舞,當表明自己的身份後,很多人開始敬仰他的勇氣。
當來到新加坡後,保安覺得他是一個乞丐,被幾個人推著走出商廈,但是在北京,人們並沒有對他怎樣,相反,更多的人投來不解的眼光,也有人送來麵包和牛奶,這令曼克托夫斯基感動不已。
在他的日記裡寫道:“這是一個明媚的日子,我帶著疲憊的身體在故宮牆根休息,沒有人認為我是行乞者,有好心人為我送來麵包,還有人送來牛奶,更有送來財物者,當然,還有一個穿著西裝的年輕人,給我定了酒店,讓我好好休息。
在第二天的日記裡寫道:我來到中國的第三天,有人願意和我做朋友,用英語向我表達敬意,他沒有問我是否需要幫助,而是帶到他的房間坐客,給我準備了午餐,是一塊麵包,還有一些蔬菜。
北京並不是曼克托夫斯基的終點,他想去更多的地方,但是隻有兩個月的時間,在北京一個月的時間裡,有幾十位中國人成為他的朋友。
後來來到西安,參觀了兵馬俑,被兵馬俑震撼到,直言:如果讓我回到兩千年前,我一定能親眼看到萬馬奔騰的雄威,看到中國陛下指點江山。
但是他無法理解,在幾千年前,人們是如何用先進的工具做出如此大規模的建築物。
在曼克托夫斯基的心裡,這個世界所有民族的食物都是美妙的,即使有些難以下嚥,但都是一種能夠讓人們心底感受到幸福的事物。
是的,在西安,他吃了涼皮肉夾饃,甚至還吃了毛蛋。
但毛蛋在曼克托夫斯基心裡,是對生命的不尊重,無法想象那是多麼殘忍的一種行為。
後來又去了成都,宜賓,長沙等地。
在最後走的時候,他在日記中寫下了一句:我,走遍亞洲諸國,卻被中國感動,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有著偉大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