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藏友們都在抱怨,想參加高階拍賣太難了,人家名義上徵集,真拿東西過去,派個年輕人隨便說句“不符合參拍標準”就給拒絕了。各種小拍賣公司又幾乎全是騙前期費用的。
但我要說:其實民間藏友想參加高階拍賣很容易,你信不信?當然有個前提,你的身份必須是買家,而不是賣家!
作為一名收藏愛好者,沒參加過拍賣怎麼行,我也嘗試過幾次,不過我不是什麼有錢人,買的東西都是小玩意兒。
比如我曾在蘇富比網拍,競拍過一件道光粉彩,起拍價1500美元,最後3000美元出頭拿下。付款方式是信用卡,然後會有專門的中文客服聯絡我,溝通拿貨方式一般是用DHL國際快遞,把藏品寄到香港(避稅),自己去取。
也不太麻煩,就當去玩了一趟。我認識的一位藏家,還透過電話競拍的方式,在佳士得買下一件喀什米爾藍寶石戒指。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身份證明和信用卡的照片,還有心理最高價,客服會根據出價和藏家的信用消費記錄,對比雙方心理價,然後看看是否需要補充定金,拍下後流程和上面一樣。
如果你想參加國內的拍賣,那就更簡單了,像什麼嘉德、保利,只要和客服說明自己想參拍,馬上就會得到無微不至的解答。畢竟你是去買東西的,誰還會和錢過不去呢?
拍賣的規則大家都懂,“傳承有序”那一套嘛,我還是建議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玩家,去大拍賣行淘貨,畢竟花錢買的就是那個合法的“拍賣紀錄”。有了這個紀錄,後面想再轉手就沒那麼困難了。
然而,你自己在民間淘到的藏品想參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說白了,圈子不同不要硬融。
曾幾何時,專家們在民間發現了無數國寶,填充了各大博物館的空缺,創造了一個個傳奇的故事。可自從《文物法》放開老百姓個人收藏古董的權利後,一切都變了,不是“上交”而是想“獲利”,那麼,你就觸碰了那些人的根本利益!
藝術品投資和收藏不同,收藏是自己玩得開心就行,兩耳不聞窗外事,管它值不值錢,爺樂意。但投資說白了就是個金錢遊戲,一群投資客藉著“古董”這個契機,玩擊鼓傳花的遊戲。誰虧誰賺,就看誰的眼光更高,炒作的概念更廣!
那些頂級拍賣行是盈利企業,不是搞慈善的,怎樣把有錢人吸引進來不斷參拍賺佣金,甚至拍自家的東西或者某些資本操作,都要有一個大前提:有強大的市場話語權,有錢人才敢投錢。
那怎麼牢牢把握住這個話語權呢?很簡單,壟斷就行了。
這裡面涉及到很多高階圈子的人脈關係和利益糾葛,如果一個老百姓突然跑進來,說自己手上有精品,也想賣個幾百幾千萬,無異於搶飯吃。你說,他們能答應嗎?
於是某一天,收藏界的輿論就變成:民間全是假貨,玩精品的都是國寶幫,專家們的鑑定水平”突然“急劇倒退,碰到一眼假還好說,碰到技術高超的,就用“館藏論”、“存世量”等模凌兩可的理由來拒絕。
民間假貨確實多,盲目的藏友也數不勝數,但玩精品的實力藏家也不少,不然你怎麼解釋很多“撿漏”故事的發生呢?不過現在這種故事基本都發生在老外身上,什麼英國男子地攤發現的瓷器是明代御窯,法國大媽家裡的燈臺是乾隆官窯等等。
因為只要是老外收藏,那就是“合法”,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這裡面天然就隔著一道看不見的鴻溝,已經不是真假的問題了,而是觸及利益的根本問題。
不管什麼樣的精品文物,只要出自民間,甚至是盜墓出來的,在法律的框架下必須要給它上一個“合法身份證”,無法直接透過拍賣行賣掉。而是要經過掮客、文物販子、中介等,先廉價轉到富人手上,然後再透過某些手段到國外繞一圈“鍍金”,這樣就可以隨便編個故事合法上拍了。最終獲利者永遠不會是普通收藏者甚至盜墓賊。
所以你看那些新聞,被抓的盜墓賊都苦哈哈的,幹一件違法的事情最終卻獲得很小的收益,因為錢都被背後的文物販子和老闆賺走了。
所以,那些幾千萬、幾個億的天價成交,和民間收藏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別做那個美夢了。這也是現代文物流失堪比清代民國時期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量民間文物找不到出路,被文物販子廉價買走然後經過多道程式“洗白”,變成了富人手上的天價拍品。
但民間藏家並不是盜墓賊、走私販,只是偶爾在市場用眼力淘到了精品,現在卻全被打上了“國寶幫”、“違法收藏”的標籤,真叫個欲哭無淚。
這也是為什麼當下各大網拍、二手平臺火爆的原因,某微拍一年430多億的成交額甚至比大拍賣行還高。既然你不帶我們玩,那我們自己玩!未來的民間收藏網路市場肯定會變成主流,諸位一定要維護好,平臺一定要有長遠眼光,不要再幹知假售假毀滅信譽的事情了。慢慢從低端發展到高階,相信隨著國家政策一步步趨向於讓民間文物“活起來”,手上有精品的藏家,終將迎來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