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巧妙地用24個節氣總結揭示了大自然氣象變化的規律,不僅指導了農業生產,同時還世世代代地影響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大智慧就簡簡單單的蘊含在48個漢字裡,今年又迎來了冬季裡的第三個節氣“大雪”。所謂“大雪至,仲冬始,天氣愈冷,雪羽愈豐,雪景愈奇”。大雪雖不意味著當天會大雪紛飛,但也意味著嚴寒就要來臨。大雪時節,除了會給農業帶來利弊,同時也在提醒大家要根據天氣變化需要注意調整生活和飲食習慣。在做好保暖禦寒的基礎上,還要記得“少做2事,多食4樣”,遵循大自然的斂藏之氣,這樣再冷的天氣也不怕,身強體壯過寒冬。
少做2事
1、不宜過早晨練
冬季晝短夜長,要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陽氣,晚起則可以固陰精。大雪過後,清晨的太陽出來的晚,往往也是最冷的時候,陰氣也盛,而且霧霾天氣也會增多,有晨練習慣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士,過早出來鍛鍊反倒容易損耗元氣,傷害身體。氣溫越來越低,晨練的地點和時間也要適當改變,儘量選擇在室內運動鍛鍊,若是想去戶外運動最好在早上八九點後,太陽出來時再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晨練前也要做好熱身運動,不宜穿著過少、運動時要儘快擦汗、運動後要及時增添衣物,避免感冒受風寒。
2、不宜吃太素
很多人都知道冬令需進補,特別是冬令中的大雪更是進補的好時節,食補跟得上,免疫力自然也跟著提高,身體有了熱量才能不再畏寒。食物中,蔬菜的熱量普遍偏低,蛋白質含量也較低,如果在飲食上素食偏多或者只吃素,身體汲取不到太多的熱量,不能很好的補氣血就會容易出現手腳冰冷、頭暈乏力,冬天的日子也就會顯得格外難熬。飲食結構上一定要增加肉製品進去,肉類可以幫助補充優質蛋白,增加熱量,也不會在短時間內產生飢餓感。
多食4樣
1、多食用補氣血的粥
冷冬不宜吃生冷粘硬的食物,生冷會讓本就感到寒冷的身體“雪上加霜”,粘硬的食物則會增加胃的負擔,所以過了大雪,早晚餐可以多做些熱粥飲用,粥中再搭配上各種豆類、薯類等粗糧,早餐也能吃的更豐富、全面,尤其可以多選擇小米、紅豆、紅棗、桂圓這些食材,可以溫補身體,氣血足了,也就不再會被凍的手腳冰冷、瑟瑟發抖了。
2、多食用柑桔類水果和山楂
冬季,大量柑橘類水果上市,特別是臍橙、柚子現在正是成熟的時候,價格相對比較便宜,口感香甜、汁水充盈。這類柑橘類水果,都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冬天容易上火面板也容易乾燥,多吃含有維C的食物可以有效緩解面板問題和提高免疫力,特別是柚子,可以幫助潤肺去火,也不會升糖。大雪後還適合多食用山楂,山楂味酸甜,能幫助增進食慾,助消化,除了生食山楂還可以用山楂做成山楂糕、點心、果脯等或煮水喝,都有生津潤燥的作用。
3、多食用牛羊肉
俗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後進補要跟得上,才能身強氣壯,食肉是人補充能量、蛋白質最好的渠道,肉類中的牛羊肉最為適合。豬肉脂肪含量較高,雞鴨肉的口感較柴、海鮮大部分都是寒性不適合寒冷的冬天,而牛羊肉性溫、富含優質的高蛋白,口感也較好,特別是羊肉可以驅寒滋補身體,增強禦寒能力,體虛畏寒的人在大雪過後最應該多食用牛羊肉,在烹飪牛羊肉時,加入蔥、姜、蒜、辣椒可以更好的提高牛羊肉的溫補功效。
4、多食根莖類蔬菜
冬天在購買蔬菜時,要適當增加根莖類蔬菜,原因是根莖類蔬菜介於穀物和蔬菜之間,相比葉類蔬菜增加了澱粉含量,澱粉含量的增加就代表能為人體帶來更多的熱量,根莖類蔬菜裡的一些成分,還可以幫助身體增強禦寒能力。例如山藥、冬筍、蓮藕、蘿蔔等這些根莖類蔬菜,都十分適宜冬天食用,營養價值也很高,相比葉類蔬菜,這些蔬菜也易於儲存,價格有很多也相對更為便宜,大雪過後多食用根莖類蔬菜可以算是一舉多得。
——老井說——
大雪是仲冬的開始,氣溫會顯著下降,降水量也會增多,要多注意關節、腰腹、足下、頸背部的保暖,可以多用熱水泡腳,圍巾圍脖最好不摘。天氣即使過於寒冷,但冬季室內空氣汙染嚴重,也要定時通風換氣,以免影響身體健康。進補時也要得當,不要一味地食用某種食材、水果,子曰:“過猶不及”,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不好,同時也要講究“熱性”和“涼性”的食物搭配食用,身體才能平衡健康。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