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千萬年前,地球上的犀牛遷徙都是途經當時的青藏高原南緣嗎?中國科學家對史前犀牛化石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在約2000萬年前的漸新世-中新世過渡期間,並角犀沿青藏高原北緣遷徙。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鄧濤團隊透過對產自山東山旺盆地、早中新世地層矮腳犀族中最新修訂為並角犀的骨架化石進行深入研究,對其演化遷徙歷史提出新的假設——它從歐洲到東亞的遷徙路線更有可能是途經中亞哈薩克地區,即從青藏高原的北緣、而非之前普遍認為的南緣透過。
約2000萬年前並角犀沿青藏高原北緣遷徙示意圖。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圖
這項遠古犀牛演化領域重要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已在《亞洲地球科學》線上發表,從而為研究漸新世到中新世過渡期間哺乳動物的演化遷徙歷史提供了新的線索,這也說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已對動物地理區系的演化發展產生顯著影響。
鄧濤研究員2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介紹說,山東山旺盆地出產化石的地層時代為早中新世時期,化石完整而精美,不僅有植物的葉片化石,還有魚類、蛙類、鱷類和哺乳類等脊椎動物的骨架化石。其中,犀類研究最早是中國古脊椎動物學開拓者和奠基人楊鍾健先生於1937年根據部分骨架材料命名的“細近無角犀”。1965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王伴月研究員注意到山旺盆地可能有另外一類犀牛,但限於材料較少,暫時將其放入近無角犀屬,命名為“山旺近無角犀”。
鄧濤團隊在山旺盆地發現新的犀類骨架化石及相關研究。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圖
本次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在山旺盆地發現新的犀類骨架化石詮釋了山旺種的形態特點,尤其是其大的上下門齒,鼻端發育角座,前後腳骨粗壯。研究團隊據此對山旺種進行修訂,將其歸入矮腳犀類的並角犀屬。
鄧濤指出,並角犀最早的化石記錄產於法國晚漸新世地層,歐洲也是該屬化石最豐富的地區,而亞洲此前僅在中亞哈薩克的早中新世地層有發現。這次研究在中國山東山旺盆地發現的骨架化石,將並角犀屬的分佈範圍擴充套件到東亞,也揭示出其在晚漸新世到早中新世期間與眾不同的演化遷徙歷史。
在對比同時代犀類的地史分佈後發現,大部分亞洲與歐洲共有的屬種在南亞和東南亞都有發現,即它們的遷徙途經青藏高原的南緣。不過,“並角犀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層的缺失表明,其從歐洲到東亞的遷徙路線更有可能是途經中亞哈薩克地區,即從青藏高原的北緣透過,說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已對動物地理區系的演化發展產生了顯著影響”。
鄧濤表示,研究團隊後續將進一步開展對漸新世/中新世關鍵過渡期犀類等哺乳動物的深入研究,闡明氣候環境變化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