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基猴,意為“有腳後跟的古猴”,是一種生活在5500萬年前始新世早期的一種體型嬌小的古猴。這種猴類的化石於2003年在中國湖北荊州發現,發現者為中國科學家倪喜軍和他的團隊,該化石為一具近乎完整的早期靈長動物化石。由於其腳後跟的骨頭長得短而寬,很像類人猿,因此將其種名定義為“阿喀琉斯基猴”(Arcbicebus acbilles)。阿喀琉斯基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古老的靈長類化石骨架。這一發現對於確定類人猿與其他靈長類的分異時間和早期演化模式提供了非常關鍵的證據,是近年來古靈長類和古人類學研究領域一項里程碑式的發現。
研究者發現,基猴是已知最為古老的、化石儲存最為完整的靈長類,同時也是最為原始的靈長類之一。它在高階靈長類系統演化樹上處於非常基幹的位置,接近於類人猿與跗猴(眼鏡猴)兩個分支的分支點,是目前已知與類人猿遠祖最為接近的靈長類。跗猴的腳後跟很長,適合在樹林間跳躍生活,相比之下,包括人類在內的類人猿,腳跟則較寬,不擅長跳躍而更適合行走或奔跑。基猴擁有很多跗猴的特徵;頭骨、牙齒和四肢骨骼都與跗猴類似,較為原始,但腳骨比例與類人猿較為接近——跟骨偏短而蹠骨極長。對於樹棲靈長類來說是不適合跳躍的特徵,但對於早期類人猿,這可能是他們適應多種環境的關鍵特徵之一。透過對基猴骨骼的同步輻射CT掃描,進行骨骼的數字化建模,還原基猴的骨骼結構。根據生態復原,基猴應該是一種體型小巧的樹棲靈長類,體長約7cm,推測體重為30g,白天活動並依靠視力和前肢捕食昆蟲。
同是作者之一的美國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克里斯托弗• 比爾德博士概括了阿喀琉斯基猴的形態特徵:與其他已知的靈長類相比,阿喀琉斯基猴就像一個怪胎,它長著類人猿的腳,卻有更原始靈長類的牙齒、胳膊和腿,它的眼睛也出奇地小。所有這些都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改寫類人猿的演化歷史。
透過統計學分析,倪喜軍團隊推測阿喀琉斯基猴的體重僅有20~30 克,比現生最小的倭狐猴略小一些。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丹尼爾• 季博教授指出,阿喀琉斯基猴如此小的個體和它非常基幹的系統演化位置,證明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包括眼鏡猴、獼猴、猩猩和人類的共同祖先,都是非常小的。這顛覆了原先認為的類人猿的早期型別與某些現生類人猿在體型大小上相差無幾的觀點。
在基猴生活的時代,正處於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全球處於溫室期,氣候溼潤炎熱。
“阿喀琉斯基猴”化石發現於我國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湖相沉積中,距今5 500 萬年。該化石產地被稱為松滋阿喀琉斯基猴-松滋鳥-江漢魚化石庫(簡稱松滋猴鳥魚化石庫),具體層位為湖北省松滋市西南王家橋黑檔口至斯家場書林村一帶早始新世洋溪組下部灰黑色、黑色含有機質泥頁岩中。該化石庫不僅產有世界上最古老(距今5500萬年)的靈長類代表—阿喀琉斯基猴(Arcbicebus acbilles Ni et al.,2013)、我國南方已知鶴形目化石最早記錄—黑檔口松滋鳥(Songzia heidangkouensis Hou, 1990)、尖爪松滋鳥(Songzia acutunguis Wang et al., 2021)以及高丰度且儲存完美的湖北江漢魚Jianhanichthys hubeisis (Lei, 1987)化石群,而且又新發現鬣蜥類、蟬、蜘蛛、白蟻、古植物以及江漢魚以外的多種魚類化石。這是繼北美綠江組、德國梅瑟爾)化石庫之後,世界上新近發現的第三個早始新世特異埋藏群,在產出時代上較前兩者早700萬年。生物地層、構造古地理、沉積相和生態與埋藏學的分析研究表明,該特異埋藏群形成於早始新世初期江漢盆地西緣松滋-當陽盆緣凹陷之中。溫溼的氣候、充足的陸緣供給為盆緣凹陷及相鄰低山-溼地中生物群的繁衍創造了條件;繼之鄂西山地抬升和江漢盆地向東收斂而誘發的湖平面上升、鹹化、滯流和缺氧以及(或者)盆地中部繼之噴溢的基性火山熔岩而散發的有害氣體和火山粉塵,可能是導致該生物群叢集死亡的主要原因;伴隨湖底缺氧而出現大量厭氧細菌席和藻類,在吸食生物軟體的同時,為沉入湖底生物群骨架的完好儲存創造了必要的封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