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經常會有孕媽拿著B超單糾結,自己寶寶的股骨長比別人家的短了一點,是不是寶寶長大以後個子就別的孩子矮呢?
股骨長是產檢時做B超給孕婦檢查的專案之一,也是妊娠期超聲檢查的一個重要的指標,胎兒股骨長和肱骨長都是用於預測胎兒體質的主要的生物指標。但是胎兒的孕周和胎兒大小的評估主要靠股骨長、雙頂徑、頭圍和腹圍等方面來綜合的評估,並不是只靠股骨長這一個數值。
股骨是人體最長的長骨,指的是大腿骨。股骨長度能反映出生後身高的發展趨勢,對出生後身高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對於身高沒有決定性的因素。
從懷孕12周到分娩時,產檢時通常會用B超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每個孕周都有對應的胎兒股骨長標準。每個時期的胎兒股骨長標準都不一樣的。
一般妊娠12周時胎兒標準股骨長度約為7mm,妊娠16周時胎兒股骨長度約為20mm。妊娠20周時胎兒股骨長度約為34mm,妊娠24周時,胎兒股骨長度可達43mm,妊娠35周左右,胎兒股骨長度可達68mm。通常在妊娠38周時,胎兒的股骨長度可達74mm。胎兒股骨長度一般與胎齡相差一週以內,屬於正常現象。
一般股骨偏短一點不要焦慮,可以動態地觀察,如果經過動態觀察,反覆評估,都在正常的範圍之內,胎兒就正常。如果反覆評估後,股骨長明顯短於正常的10%以上,就要詳細的進行檢查,必要的時候可以做羊水穿刺,除外染色體的異常。
孩子的身高主要是受遺傳、營養以及後天的鍛鍊等因素影響,不是簡單的透過股骨長來進行判斷的。即使父母不高,但隨著營養狀況的改善,加上長期鍛鍊會刺激股骨發展,孩子也會長高的。
而且由於懷孕晚期,胎兒在孕媽媽子宮內活動比較大,受到胎兒體位、活動、羊水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及不同醫生操作差異或者是超聲儀的解析度,都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誤差。
所以不要過於糾結胎兒的股骨長短。孕期多吃一些鈣含量高的食物,寶寶出生以後注意營養加強鍛鍊,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