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衛視真人秀《夢想改造家》,從2014年開播至今,已經走過了八季。
從第一季到第七季,豆瓣評分都在8.5分以上,前三季更是都在9分以上。但播出到第八季第六期的時候卻突然翻車,如今評分已有2000多條,卻遲遲不開分,估計口碑已經很難保住了。
事情的起因,源於甘肅白銀的一位老農民,他原本打算請《夢想改造家》設計一套氣派的小洋樓,好讓子女們回家團聚時有點家的溫馨。然而節目組交上來的,卻是室內室外都是紅磚構成的工業風格建築,美其名曰高階感、設計感……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就這樣一個堪稱粗獷的設計,整個下來費用高達132萬,這在白銀可以全款購買兩套100平米的電梯高層了。
到這裡,網友們看不下去了,紛紛喊著讓節目組“退錢”。這種呼籲甚至已經刷屏前幾季節目的評論區,堪稱群情激奮。
輿情洶湧之下,《夢想改造家》終於回應,稱節目中播出的只是“毛坯房”。屋主本人也承認,暫時還沒有住進去,等真正交工了再評價。贊助商立邦則表示,將敦促節目組能一如既往本著節目的初心,妥善完成委託人對家的夢想。
但最值得玩味的還是建築師的態度。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負責這項改建設計的建築師陶磊表示,“很多評論上的疑慮,是在沒有完整看節目或者對建築空間不熟悉導致的”。
陶磊還在一個同行交流群說:“節目資訊不完整,沒有機會完整展示建築體驗,再加上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完工,贊助商也不同意延後……”
一句話總結——設計本身沒問題,問題是客觀原因導致的,硬要給設計挑刺那是你們不懂行。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翻車的設計,藝術不買單
如果單純評價這座“紅磚房”的藝術性,自然是“上佳”的作品。
質樸的紅磚,透過不同的排列擺出各種變化的形狀,顏色與大西北的環境色對比和諧,的確比茫茫戈壁灘冒出一座“大洋怪”的白宮式洋房要好。
這樣的房子,如果放到北京宋莊,或者798藝術園區,絕對是藝術品中的藝術品,估計每天都有遊客過來排隊打卡。或者就在當地做成民宿,久居鋼筋混凝土高樓的城市白領入住時,不僅瞧著有新鮮感,還能真切感受到當地質樸的氛圍。
但《夢想改造家》的節目定位,不是在宋莊打造藝術品,也不是在大西北設計民宿,而是幫屋主設計“夢中情屋”。這一期的屋主是一位老農民,紅磚他早就看厭了,要的就是現代和大氣。
既然節目組說了,目前節目中播出的是“毛坯房”,那麼現代與否就暫時不評價了。至於大氣,我們先來看另一個例子——
最近,公號“一條”發了一條推文《北京|一個圓形的家》。這個屋子位於北京六環之外的一個村莊,曾經也是老破小一樣的危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風。一天,屋主找到自己做設計師的朋友,決定對自己的屋子改建一番。
一年多後,屋子建好了,從外面來看和周圍的民居並沒有太大不同,只是牆上爬滿了爬山虎,顯得非常低調。但進入內部,就大為不同了:
圓形的玻璃幕牆將建築隔成一個外方內圓的建築空間,中間是庭院,正對著大門的是一排竹林,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屏風,旁邊還有水系造景、草坪綠植、銀杏挺立。沿著旋轉樓梯上到頂層,那是一個空中菜園,這是姥姥最喜歡的地方,能種不少瓜果蔬菜。
室內分為兩層,一共14個房間,不僅有寬敞的餐廳,還有茶室、禪修間、書房,甚至還有孩子們的遊戲間,一面牆上還設定了攀巖牆,滿足兒子喜愛運動的需求。
兒子喜歡攀巖,於是設定了攀巖牆。設計服務於功能,功能服務於需求,設計師也應該有產品思維。
大氣和現代,背後是設計師對人文關懷的思考。房子的核心,永遠都是人。“少即是多”也好,“裝飾罪惡”也罷,設計師們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藝術心,但也要透過細節的巧思來滿足屋主的需求,這才是《夢想改造家》應該遵守的核心原則。
反觀這一套紅磚房,雖然被命名為“20人空巢之家”,卻並未體現出多少團聚的元素。
就連飯廳都被佈置成會議室一樣的長桌,而不是農村人吃飯常用的大圓桌。廚房的面積也很小,這已經不是毛坯房的問題了,設計圖就是這樣。要知道,農村人做菜,一般都是一家子人一起做,你包餃子我擀皮兒,他切菜你洗菜,這麼小的廚房顯然不符合農村人的習慣。
另外,這套設計,對適老化和家庭發展角度的思考也比較缺乏——
如果哪天老人家腿腳不好了,要坐輪椅進出,請問設計中有坡道、扶手這樣的元素嗎?
如果子女帶小孫子小孫女回來看老人了,嬰兒車又如何推行呢?難道要人抬嗎?
這套房子的銳角設計也太多了,萬一孩子們打鬧起來,磕磕碰碰了怎麼辦?
這麼大家子人團聚,沒有一個大一點的客廳,合適嗎?
老人的願景是,自己百年之後,孩子們退休回來也有個住處。從審美上看,這個房子的確具有藝術價值,但功能性太缺乏思考了。
這套房子,因為紅磚而被廣泛差評。但在我看來,紅磚並不是這套設計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人文關懷的缺失。而在這方面,《夢想改造家》原本做得很好。
夢想改造家,圓過多少夢
在這起翻車事件之前,《夢想改造家》是真的圓過不少人的夢。
第四季有一期,屋主是一對母子,女主人的丈夫前幾年因為共濟失調症去世。共濟失調症,俗稱“漸凍人”,不僅肢體行動嚴重不便,嚴重的時候連走路都困難,還會引發一系列併發症,醫學上尚無根治的方法。
不幸的是,兒子小李成年之後,也出現了共濟失調症的症狀,這幾年已經嚴重到生活難以自理,需要母親細心照顧。家庭生活已是十分困難,居住環境又捉襟見肘。
房子雖然處於一樓,實際上卻是在整棟樓的二層,這十三級階梯對於小李而言,每一步都充滿危險。屋內沒有扶手,而且因為樓層低,地面容易潮溼滑倒。如果坐輪椅,房間門又太窄,輪椅根本無法透過。儲物櫃都在頂層,需要站在凳子上才能夠到,顯然對小李來說,難如登天。
負責改造這個“漸凍人之家”的,是參加過八次《全能住宅改造王》的日本設計師本間貴史。《全能住宅改造王》相當於日版《夢想改造家》,開播於2002年,本間貴史在日本被譽為“神之手”。
只花了10萬元,讓我們看看不到“0.1磊”(陶磊的磊)能改造出什麼效果?
有什麼稱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設計師的初心,而本間貴史做得很好。他選擇了親身體驗,而不是坐在一旁“觀察”。
他不僅替小李媽媽照顧了小李一天,深刻感受到漸凍人生活的痛點,還幫小李做了發病徵兆及時間表,以便觀察規律、對症下藥。
而在改造方面,本間貴史和節目組聯絡居委會,挨家挨戶去贏得鄰居關於修建電梯的認可,從而解決了小李上樓難的問題。而在室內通行方面,本間貴史將房門由側開式改為推拉式,並在牆沿等關鍵位置都加裝了扶手。
為了方便母親在兒子發病時能及時照顧,同時又兼顧母子二人的隱私需要,本間貴史將母子的臥室打通,還親自找了隔音材料製作的推拉門。為了減少小李摔倒的痛感,本間貴史還用彈力構件把地板架空。洗手間也乾溼分離,避免小李滑倒。
整個設計從需求和功能出發,無處不滲透著人文關懷,而且整體上也通透大氣,原本擁擠昏暗的房間,顯得寬敞明亮了許多。
屋頂上還安裝了導軌,即便小李發病嚴重時,也可以透過這個“吊床”到達屋內的每一個位置。
第七季第二期“10萬元改造婚房”也很經典。設計師賴旭東在整個改造過程中不但軟硬裝負責設計,還親力親為參與施工,化身為瓦工、木工、油工、裁縫,深入參與每一個施工細節。
你很難想象,原本這只是一個髒亂、侷促的員工宿舍,如今卻成了富有小資情調的現代婚房。
不光有大客廳,還有小吧檯,能滿足小夫妻會友、轟趴的多元需求。連廚房都分為中廚和西廚,新婚太太一定會喜歡這裡,可以做各種甜品。新婚丈夫也可以準備好驚喜,讓加班回來的太太一享口福。
類似的圓夢美居還有許多,比如第六季設計師謝英凱改造的廣州老宅。
有網友揶揄道:“陶磊改造後的效果,就和謝英凱改造前的差不多。”這當然有開玩笑的成分,但這座老宅已屬危房,謝英凱能在80萬的預算內改造成5層獨棟。
對比一下陶磊的130多萬,簡直讓人無言以對。
裝修這事兒,到底誰說了算?
《夢想改造家》,本應是一個服務類欄目,而不是設計大獎賽。它的初心應該服務於屋主,而不是設計師。
誠然,這些設計師中的頂流,如果到了市面上會收更高的價錢,所以能被《夢想改造家》選中,某種程度上是幸運的。
但設計師也是幸運的,上過節目,獲得了曝光和流量,以後大可以收更高的價錢來彌補上節目少收的“損失”。但既然要出名,就要承擔輿論審視帶來的壓力。
喊“退錢”的網友們,的確是可能不懂設計美學的專業知識,但我們每一個人將來都要或者正在面臨裝修這件大事,自然就無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紅磚房”這件事上,大家能義憤填膺,也是為自己爭一口氣。
前兩天,微博博主“英式沒品笑話百科”發博說:“裝修就是一個不斷原諒別人的過程。”最高讚的評論是:“買精裝房,永遠保持恨的本領。”
的確,裝修的過程中會涉及各種博弈,原料、工藝、人工,各種偷奸耍滑,和你鬥心鬥智。你想要這樣,設計師覺得那樣,最後裝修出來又是另一個樣子,需要反覆磨。甚至還得自己親自當監工,才能讓最終呈現的效果不至於太走樣。
其實,裝修設計行業,作為一個服務行業,應該完全服務於甲方才是。當然了,前提是甲方不亂來,總不能甲方讓乙方建一個空中樓閣,乙方也照做吧?排除這種極端情況的條件下,設計師應當更深體會到甲方的需求和願景,並在這基礎上進行設計才是。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設計師本來想給一位客戶做一個以水泥和灰色為主要元素的家裝設計,設計方案業界都說很高階。結果業主說自己早年就是賣水泥的,看了半輩子這顏色已經膩了,想要一個繽紛多彩的家。所以後來設計師放棄了最初方案。
設計師們喜歡炫技,就像有的歌手在鏡頭前喜歡錶演花式玩話筒、飆高音。這種炫技,可以用在城市雕塑上,也可以用在藝術展館中。面向甲方的設計,一定是以服務為核心、以功能為導向、以人文關懷為最終目的。
提起人文關懷,又不得不提到“漸凍人之家”。本間貴史甚至為小李提供了一個在病中也能做手工掙錢的方案——做拼貼畫!貼畫可幫助小李復健,還被拿來義賣。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就好像你如果去一家理髮店,對美髮師說:‘把你所有最頂尖的絕活手藝都拿出來!’結果很可能是頂著一個走T臺酷炫、但日常生活不適合見人的髮型出門。”
關於“紅磚房”,既然多方都說這是一個毛坯房,那我們也期待著最終交房時候的樣子。到底會如何在細節處體現人文關懷呢?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