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國內掀起了收藏高潮,各類鑑寶節目層出不窮,喜歡銅器的我選擇了銅雜收藏,宣德爐自然也在其中。
過手了一些清仿中下品爐子,也吃過一些修補之類的藥,總體戰果平平,既不算賺錢,也沒有虧損,唯一一個留下來的爐子,就是圖中這個了。
對於一個喜歡完美品的我來說,這個爐子能留下來本身就是個緣份,也因為當初的購價不低而無法順利出手,另爐緣部分有一個天生的翹鑄口,古人以卯榫的方式予以修補,歲月原因,原補塊已經遺失,變成了現在瑕疵的模樣,玩爐者會產生牴觸而不願意出價收藏,這對於我個人來說,反而是好事,出不出均無所謂,搞懂了傳給孩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此爐爐身貼金,古人以金敲打成金箔,鑲嵌其身,這有別於點金和灑金,鑄造工藝較點金灑金更加複雜精湛,爐腹為天雞耳形式,這和清代的形式一致,爐高偏矮,這有別於清代爐型特徵(清爐同款式高度均高於此),加之圈足寬緣,中胎,爐膛旋紋等等綜合特徵,均體現了明代風格,也為了防止賣漏,當初就留了下來。
近些年透過日常觀察,加之本人經常過手大量古錢幣,從銅質上推測,此爐的銅質符合於天啟~崇禎特徵,從字型上推測,爐款字型大致在此年間過渡款~
以上論斷,只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同好路過點評一二,共同學習進步,感謝[祈禱][祈禱][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