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化工學院供稿)近期,國際權威化學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ACS)以全文形式發表了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團隊兩篇研究型論文。提出了可持續DNA生物塑膠的概念,有望緩解石油基塑膠使用所引起的環境和社會問題,併為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療開拓了新的路徑。
仰大勇教授2015年加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聚焦DNA生物功能材料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我們從科學研究、教書育人和團隊建設等方面採訪了仰大勇教授。
致勤、致新、致遠——仰大勇教授訪談
01.團隊的科研方向
“概括起來,一個詞—DNA,這是我們的研究主題,以生物大分子脫氧核糖核酸(DNA)為研究主線,聚焦DNA生物功能材料化學組裝與智慧製造,並用於生命分析和疾病治療。在這幾年的摸索過程中,我們明確了研究方向—DNA生物功能材料。
DNA是生命中存在的分子,是生命遺傳物質,我們從化學、化工和材料科學的角度考慮,能不能將DNA作為通用的化學分子構築生命之外的化學結構和功能材料?另外一個基本出發點是,DNA來自於生命,用於生物醫學應用,應該有天然的優勢,比如生物相容性好,分子組裝能夠像生命體系一樣精準。
在近幾年的科學探索中,我們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1)從分子角度,發展系列DNA材料組裝新方法,創制功能材料;2)從生命角度,探索利用DNA材料研究合成生物學的一些基本科學問題;3)從健康角度,將創制的功能材料用於疾病精準診斷治療。這三個方面的研究工作圍繞DNA分子開展,層層遞進,最終是希望能夠解決生命健康領域的一些關鍵問題,造福於民。最近發表在JACS上的兩篇文章,一個工作是利用DNA材料開拓了腫瘤免疫治療的新途徑,一個工作是發展了DNA生物塑膠合成的新方法。”
02.團隊建設和團隊文化
“科學研究離不開好的團隊。得益於學院的大力支援,我們建立了一支有層次、有活力的團隊,老師和同學們學科背景有所差異,形成良性互補,在工作中團結協作、各施所長。
課題組文化也可以用DNA三個字母來概括,是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Diligence、Novelty、Ambition(DNA),翻譯成中文為致勤、致新、致遠,致勤是工作態度,致新是對科研品味的追求,致遠是說要有遠大的理想。
透過課題組文化的感染和薰陶,師生們確定了共同的目標,勁兒往一處使,團結就是力量。”
03.學生培養方面,尤其研究生培養
“研究生培養是一個永恆的難題,我們還需要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多學習請教,邊幹邊學。一方面,課題組形成了固有的文化,或者說固有的生態,新學生在這個環境裡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這種力量潤物細無聲,也很強大。另一方面,我們也會主動地、有規劃地培養學生,比如新生培訓會、老生傳幫帶、定期的組會和專題學習等,還有老師對學生科研活動全流程的指導,在交流中傳授方法、思維和思想。對於不同的學生,根據特點因材施教。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旦調動起來,幹勁兒十足,不需要老師督促。我們期待透過培養,學生具有這些品質—勤奮努力、熱愛工作、團隊協作、樂於助人。”
04.教學方面
“我很喜歡上課,教學過程中我感覺到了極大的快樂和成就感。我們團隊現在主要建設了《合成基因組學》和《核酸化學與功能材料》這兩門課程,在教材建設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梳理了全新的知識體系。教學和科研是相通相融的,在講課過程中會突然想到科研中的問題,有時候會產生新的想法;在科研過程中,也經常思考怎樣把最新的進展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學術前沿。課程思政是特別好的理念,我常常在課程中融入一些人生和家國方面的內容,傳遞一些積極上進的精神。”
05.工作中的壓力和樂趣
“我們所處的時代步伐快,各行各業都充滿了艱辛和機遇。科研的樂趣之一可能是總能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導師、同事、學界同仁、學生等等,還包括一些並不從事科研的朋友,他們懂得和喜愛我們的工作,在與他們的交流中能找到互相欣賞、心有靈犀的感覺,美妙極了!”
06.堅持與前進的動力
“‘既然做了,就盡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這是做事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導師對我的教導,是我堅持做好科研和教學的一個基本動力。興趣和熱情也很重要。動力還來自於學生、家庭、學界和社會。培養好學生,自己的知識能夠獲得倍增效應,學生能夠發展好,服務家庭和社會。孩子會覺得父親從事很偉大的事情(他們認為的偉大),好好工作本身是對他們最好的家庭教育。學術成果獲得學界的認可,比如學術論文透過同行評議發表在心儀的學術雜誌上,或者成果得到轉化造福於民。以上這些做好,算是對社會所做的微薄貢獻,既是初心,也是初衷。”
07.對未來的展望
“努力把團隊帶好,老師同學能夠樂在其中,業有所成,學有所成。將個人發展融入到學院、學校和國家發展的大潮中,盡力做出貢獻。”
課題組負責人 仰大勇教授
仰大勇課題組以生物大分子DNA為研究主線,聚焦DNA生物功能材料化學組裝與智慧製造,並用於生命分析和疾病治療。
(編輯 趙暉 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