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現一個令人振奮的現象,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頂級科學家離開他們的母國,前來中國發展,帶來了先進技術,加快了我國在這些領域的趕超步伐。
首先介紹的是美國科學家戴維•布雷迪。在美國時,他和團隊成員一起研發出了一種10億級相機技術,早期得到美國軍方的資金支援,進展順利,但不久後被美國軍方重新評估,認為這項技術沒有價值,加上專案進展緩慢,美國軍方停掉了他的研發費用。戴維•布雷迪作為科學家,對自己這項技術的價值有深刻的認識,他決定繼續研究下去,於是來到中國,希望中國能給他提供一個好的研發環境,和資金支援。經過一番瞭解後,戴維•布雷迪團隊很快獲得了我國不遺餘力的支援,這給了戴維•布雷迪強大的信心,他和團隊成員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成功讓這項技術應用到了特殊攝像、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等領域。
第二位是日本國寶級科學家藤島昭。據上海理工大學官網2021年8月31日訊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藤島昭團隊全職加盟上海理工大學。並指出藤島昭院士長期致力於半導體電化學研究,包括光與無機材料及有機材料的相互關係、光誘導的親水性的相關現象、光功能性質的奈米結構材料等,是一名具有國際聲譽的知名學者,2006年至2008年,擔任日本化學會會長,2003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享譽全球的“光催化之父”。
第三位要介紹的是尼古拉·萊舍提金,據清華大學官方網站11月19日訊息,國際頂尖數學物理學家尼古拉•萊舍提金入職清華大學。萊舍提金教授出生在前蘇聯列寧格勒,1982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國立大學,上世紀80年代末到美國哈弗大學等地任教。是量子群理論創始人之一、RT不變數的創始人之一、量子可積系統理論的重要推動人,泊松幾何、辛幾何的重要貢獻者,Quantum Kac-Moody代數的重要貢獻者、和量子引力有關的量子6j記號的奠基者。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這些年離開故國,前來我國發展的外國科學家還有許多,不多贅述。僅從上述3位來看,美日兩國的兩位科學家及其團隊主要是在國內研究和發展受到束縛,不利於所在領域的深入發展。萊舍提金教授是受到我國數學家丘成桐教授的邀請。我個人理解這是一個瓜熟蒂落的過程。1962年,日本學者湯淺光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近代科學成果進行定量分析後指出,從16世紀至20世紀,世界科學中心發生了5次大的變遷,即:義大利(1540年-1610年)、英國(1660年-1730年)、法國(1770年-1830年)、德國(1810年-1920年)、美國(1920年——現在),轉移週期大約為80年,科學史界稱為“湯淺現象”。二戰期間,戰亂紛紛,大量科學家轉移到美國落戶定居,開展研究,為美國經濟和科技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天,這些頂級科學家之所以選擇來到中國,除了本國對科學家的研究不重視以外,主要還是這些年我國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穩定營造了良好科研環境,同時我國在人工智慧、宇宙研究等領域逐漸走到世界前列。淺層次上社會環境和平安寧,深層次上中國在各類學科上的發展顯現出了強烈的吸引力。中華文化歷來主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外來的文化、經驗等都是採取兼收幷蓄的消化吸收方式來容納。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科教文化的持續發展,慕名來華的科學家會越來越多,實現世界科學中心的第六次全球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