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共有149人當選。其中,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65人,平均年齡57.4歲,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84人,平均年齡58歲。本次增選後,中國科學院院士總數為86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為971人。
我國第一批學部委員(院士)產生於1955年,共233名,當時,他們平均年齡只有48歲,數學家吳文俊、物理學家黃昆只有36歲,錢三強42歲,華羅庚45歲。
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王揚宗曾在2014年《中國科學報》發表文章《1955年第一批學部委員的選聘》,為我們揭秘了首批學部委員產生的過程,現轉載以饗讀者!
1955年第一批學部委員的選聘
作者:王揚宗
近年來我國院士制度引起廣泛關注,批評質疑之聲不絕於耳。其中有理性的批評,也存在著一些誤解。其中一個誤解是認為今不如昔,當今的院士不如早期的學部委員。殊不知現今院士制度的一些問題正是從學部委員制度而來,後來還改進了不少。
以院士的推薦選舉而論,就比學部委員標準高、程式嚴,當然仍有不少可改進之處,但那是另外的話題。這裡只介紹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的選聘情況。
1954年初,中國科學院著手建立四個學部。1954年1月30日,院務常務會議通過了學部領導名單,郭沫若院長和竺可楨、吳有訓副院長等出任學部主任。錢三強領導新成立的學術秘書處,承擔選聘學部委員的具體工作。中科院黨組全面領導學部委員的選聘工作。學部委員名單的確定,經過了院黨組會議、院務常務會議的反覆討論,再上報中央審查批准。
學部仿蘇聯科學院建立,但並沒有採取蘇聯的院士制度,而是建立過渡性的學部委員制。學部委員的推選,沒有采用蘇聯院士自主選舉的辦法,而是借鑑了建院初期各學科專門委員的聘任辦法,“透過一定的民主方式,把科學家中的進步分子適當推選到各級學術領導機構中去”。即以專家推薦投票為基礎,經過廣泛協商,遴選學部委員。
首批學部委員的遴選是分學部進行的。其中,物理學數學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三個學部的學部委員的候選人提名,分為地學、動植物學、醫學和基礎醫學、農林、礦冶、化學及化工、土木建築(包括大地測量)及水利、機械、電機、數學及力學、物理學共11組學科,透過本學科全國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專家推薦。
1954年7月初,以郭沫若院長名義向國內專家發出645封信,請他們推薦學部委員人選。至1954年11月,收回527封,共提名665人。據竺可楨日記,數理化和生物地學部的推薦得票率大致在1/4以上就有望進入學部委員之列,但有極少數推薦票較多的科學家由於政治、歷史問題的審查未獲透過而落選。
技術科學部推薦票極為分散,個人得票率很低,無法由推薦產生,經中科院與重工業部、一機部、二機部、水利部等有關部委協商出委員名單。醫學、農學方面的委員名單,在與衛生部、農業部分別協商後改動頗多。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委員名單,先由院黨組就以原有相關學科專門委員會名單為基礎提出初步名單,再與中宣部科學處研究,然後徵詢了北京的部分專家的意見而確定。1954年11月經院務常務會議討論後,院黨組呈報了177人的初步名單。
從1954年底到1955年初,在徵求和吸收各有關部委和省市等方面的意見的過程中,學部委員的名單不斷變動。這一過程,主要包括對被推薦人的政治歷史問題審查和學術方面的徵求意見。有的人几上幾下,工作是很細緻審慎的,但由於照顧了各方面的意見,使名單不斷擴大。到1955年5月15日,院黨組最後向國務院報送了235人的學部委員名單。5月31日,國務院全體會議批准了其中的233人。6月3日,周恩來總理簽發了國務院令,公佈首批學部委員名單。
從最初的177人名單,到最終確定的233人名單,除去社會科學學部不計,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三個學部的學部委員從123人增加到172人。約三分之一的委員代表一定的部門、單位或地區,推薦得票數極少。
首屆學部委員的產生沒有經過嚴格的投票,甚至沒有制訂必要的程式,而是在徵求意見和協商過程中不斷變動,這也是由學部委員的性質決定的。因為當時學部委員是一種工作稱號,不是榮譽稱號。因此,為了工作需要起見,不必為一定的學術標準所限。對此,有些科學家是不以為然的。華羅庚、楊鍾健等首批學部委員曾批評其“統戰性太大”,“搞了不少不做研究工作的人”。但多數委員是有成就的科學家。
1957年首次增聘學部委員時,院黨組提出了“增補從嚴,寧缺勿濫;補漏不求全;主要從學術水平考慮,不要著重從照顧學科、地區、部門考慮”的原則,突出了學術標準,政治標準有所淡化。院黨組還提出做科學行政工作的黨員學部委員“應在適當時機提出辭職”,還提出“今後擬考慮進一步改由科學界民主選舉產生”的建議。但接踵而至的政治運動使這些好的想法化為了泡影。
名單來源:洪文軍.新中國的第一批學部委員[J].縱橫,1998(07):25-30.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中國科學報》 (2014-05-09 第19版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