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韓揚眉
成為數學家需要有怎樣的品質?“坐得住。”數學家周向宇毫不猶疑地說,這比天賦更重要。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數學院)佇立在中關村一角,幾百米外就是熱鬧的創業大街、高階的寫字樓和匆忙的上班族。數學院在其中顯得格外“突出”,安靜、不急躁。
周向宇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從20歲考入數學院讀博士起,幾乎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地方。如今,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周向宇都在辦公室或教室。早上8、9點到辦公室,中午飯就在食堂解決,一天中,他不是一個人待著思考數學問題,就是跟學生們一起討論,心無旁騖,只為攀登一座又一座的數學高峰。
作出比答案還“漂亮”的解答,很高興
從事數學研究,周向宇從小便立此志向,且有很強慾望。
父親是一名中學數學老師,家裡有不少的數學方面的書籍。也因此,周向宇的“課外書”就是這些數學書,比如華羅庚著的小冊子等,在這個過程中,他對數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1978年,國家已恢復高考,鼓勵“勇攀科學高峰”。與此同時,華羅庚、陳景潤、楊樂、張廣厚等數學家的故事在全國廣泛傳播,這在年僅13歲的周向宇心中紮下了“做數學工作很光榮”的種子。那時,他正在讀初中,在首屆郴州市數學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周向宇在數學方面的天分開始顯露,“第一名”的肯定也堅定了他未來從事數學研究的決心。
初中學完了高中數學、還學了大學數學,只要是參加數學競賽就拿第一名、16歲上大學。周向宇告訴《中國科學報》,他學習數學的方法是自學,向更高一級學習。
在自學的過程中,周向宇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做題時,有答案也不看,自己琢磨思考整個推導過程,“當能夠做出與答案不一樣的推導過程,但也很‘漂亮’時,就會很高興。”周向宇說,這個習慣鍛鍊了他能潛下心來,獨立思考,不受外界干擾。
那些在周向宇心中“播撒種子”、享譽全國乃至全球的著名數學家都在中科院數學所工作,這使得周向宇從小就立志到數學所深造。1985年,周向宇以名列前茅的成績考入心儀的數學所,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陸啟鏗,陸啟鏗是華羅庚回國後在多復變領域的首批弟子。
“跟著大師能學到東西。”這是周向宇最樸素的想法,儘管很多人告訴周向宇“陸老師”很嚴格,一般不會表揚自己的學生。
陸啟鏗給周向宇的第一本書就是華羅庚的《多複變函式論中典型域的調和分析》,華羅庚憑藉該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也奠定了我國多復變研究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
周向宇說,得益於華先生工作的薰陶和陸先生的培養,自己的基本功得到了嚴格訓練,為以後的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外面動盪 內心依舊
早在周向宇學生時期,數學所資深數學家就評價道:周向宇能出成績,因為他坐得住。
這些數學家們沒有看錯,1989年,還沒博士畢業的周向宇便受德國戰後最傑出數學家之一的Grauert教授邀請前往哥廷根訪問。後來,周向宇更是解決了長期懸而未決的擴充未來光管猜想,得到國際數學界的認可,被認為是國際多復變界的一位領軍人物。
1990年,周向宇博士畢業後留在數學所,在陸啟鏗的推薦下,他帶著“擴充未來光管猜想”問題前往莫斯科俄羅斯科學院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訪問。
那時正值蘇聯晚期,罷工、遊行,紅場附近一度有坦克、士兵......外界一片混亂、極度動盪,持續了多年。周向宇對此“視而不見”,每天乘地鐵“兩點一線”從公寓到研究所學習、與諸多大數學家(包括國科大學生諸多教科書的著者)討論交流,或者去莫斯科大學參加討論班,或者去列寧圖書館、國家科技圖書館,一呆就是一天,穩步做著自己的學問。
那時,周向宇的生活十分簡單,“公寓全天都有冷熱水供應,也有廚房,就是有時買菜比較緊張,需要到遠一點的地方買,只要能吃飽不捱餓就行。”
面對“擴充未來光管猜想”這一問題,從剛開始根本不理解什麼意思、到逐步認識到它的內涵併發覺其非常“漂亮”,不斷提問、思考,到最後拆解、證明,周向宇經歷了10年的潛心鑽研。
“有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做出來了,但仔細想想後,又覺得不是十分令人信服,然後再繼續研究。”周向宇說,因為從小鍛鍊了不斷思考的習慣,他並不覺得“做不出來”會有很強的挫敗感,也不會被打垮,反而越思考越覺得漂亮,“有時候雖然那條路沒走通,但也會啟發自己新的路該怎麼走。”
憑藉著非凡的毅力和決心,在長期探索中,基於華先生、陸先生的工作,周向宇創立了自己的方式,終於在1997年,解決了在前蘇聯《數學百科全書》列為未解決問題的擴充未來光管猜想,即擴充未來光錐管域是全純域。這項工作被俄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分別寫入《二十世紀的數學大事》、《數學的發展:1950-2000》;被認為是“數學發展的亮點之一”,被作為例子說明“數學如何幫助物理獲得隱藏在公理中的新知識”。陸先生也難得地誇讚了自己的學生。
1998年11月,周向宇終於在對學位要求極嚴的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獲得俄國國家科學博士,並在當年12月回國。
淡泊名利 只為數學
回國至今,周向宇一直是數學院研究員,從事多復變和復幾何研究,除了曾任職數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沒有過多行政事務。他希望把大部分時間留給數學問題。
他通常選擇重要問題來做,常有獨到之處,近年來,與學生合作建立了最優L2延拓定理,發現了與復幾何的出人意料的聯絡,解決了“被認為相當難以企及的”關於乘子理想層的強開性猜想,導致了許多重要問題的解決。這些成果被認為處於多復變領域的最高數學水平。
“多復變屬於基礎數學,是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重要‘骨架’,對促進數學的發展十分重要。”周向宇說。這個領域門檻較高,他現在花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在培養學生,引導學生培養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學會思考。每週至少3次的討論班,對標前蘇聯的討論班模式,以理解問題為目標,常常是過了飯點、或是到了深夜。
從事數學研究,也意味著遠離了追求物質富足的生活。“生活有基本保障,對我來講就夠了。”周向宇說,自己很幸運,對於做研究家裡人從未給過他壓力,反而十分支援。
他也對自己的學生提起,自己學生時代老師說過的“做數學,要安於清貧。”但儘管如此,周向宇和數學院還是會透過專案等各種方式提高青年人的待遇,讓他們安心做研究,沒有後顧之憂。
“我小時候興趣蠻廣,現在興趣是越來越單調了,數學太大了。”周向宇笑著說。他希望自己能帶領一支隊伍在數學寶藏中探賾索隱、鉤深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