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後期,曾經親密無間的“同志加兄弟”反目成仇,昔日的小徒弟越南與北方的老師傅中國分道揚鑣,並屢屢挑起邊境事端、暴力驅趕迫害無辜華僑,四處向外擴張,儼然一副東南亞霸主的姿態。
為了打擊越南這個所謂“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囂張氣焰,保衛南部邊陲,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對來犯的越軍進行自衛反擊作戰。
持續一個月的戰鬥強有力地重創了越南的軍事力量,完美地配合了柬埔寨人民反抗越南侵略的鬥爭,使得越南成立“印度支那聯邦”的美夢破碎。
不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此次作戰傷亡頗大。據昆明軍區編寫的作戰總結資料,參加戰鬥的解放軍及民兵共6954人犧牲,21000多人受傷。
而關於傷亡重大的原因,除了訓練不足以外,指揮廣西戰場的許世友將軍還有著更為深刻的總結分析。
在許世友的眼中,中國軍隊傷亡如此之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一)同出一源、落後一代的武器裝備——從56式說起
曾經有句流傳很廣的名言,武器裝備不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人才是關鍵。但是裝備質量好壞確實可以對一場戰爭的傷亡情況起到最直接的影響,尤其是在熱兵器時代更是如此。
在對越反擊戰中,解放軍與越軍之間在武器方面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距。當時解放軍一個普通步兵班主力武器為著名的“56槍族”,包括56式衝鋒槍、56式半自動步槍及56式輕機槍。
而越軍方面則是標準的中蘇美“三國雜燴”,既有不少來自中國的56槍族,也有從美國人那邊繳獲來的精良美式裝備,但主要還是以蘇聯武器為主,其中步兵班大量裝備“akm”系列自動武器。
整體上來看,中越兩國同為社會主義國家,都曾接受過蘇聯的援助,在武器裝備上師承一脈,都具有十分明顯的蘇聯烙印。
中國的56式槍族源於蘇聯大名鼎鼎的ak槍族,越南軍隊同樣以蘇聯進口的akm系列武器為主。
既然師出同源,為啥中國武器還會遜色于越南?原來,中國的武器主要來源於50年代蘇聯給予的技術,從生產的圖紙到槍械的技術資料、生產裝置都是蘇聯過時的版本。
由於中蘇關係在60年後迅速走冷,中國無法獲取蘇聯更先進的武器。
而越南呢,卻憑藉同蘇聯親密的關係而拿到了更優秀的蘇聯武器。
以越南akm自動步槍為例,這款武器和中國的56衝鋒槍同樣源出於AK47自動步槍,但前者是ak47的改進版(1959年蘇聯開始投產),射擊精度更高,故障率更低,有效射程更高,整體上較之原先版本有了不錯的提升。
而中方的56式槍族在失去了蘇聯技術、材質來源後,所使用的國產材質有一定下降,無法像蘇聯那樣大規模量產優質的槍用合金鋼,導致後來的56式品質較之蘇聯原版有了略微下降。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疑惑,離開了蘇聯,中國自己的武器就無法升級換代?
事實上,中國在六七十年代自力更生思想指導下,曾經在國產裝備研發上投入了大功夫,第一代自行研製的國產自動步槍——63式自動步槍就是其中的代表。
可惜的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到了78年不得不大規模停產並撤裝這款步槍,所以在中越戰爭開始前,我方部隊的主要步兵武器仍然是以56式半自動、“56衝”為主。
在對槍械要求極高的越南熱帶叢林當中,中越兩國步兵武器的這些差距很快被放大出來。
由於越南的氣候酷熱潮溼,在高強度的使用頻率下,中國的56式槍支更容易出現鏽蝕、槍管發紅的現象,不如越軍武器使用壽命更長、也不如他們的順手,這就使得我國步兵在與對方步兵對戰時,時常處於不利態勢。
此外,越南的武器庫裝備有不少美式精良裝備,包括在美越戰爭中大顯神威的M79榴彈發射器,這種武器能夠強有力增加小單位步兵的支援火力,一個有經驗的射手能夠在400米的距離上輕鬆擊中目標。
除了輕武器,部分重武器在越軍最新蘇式武器面前的表現亦不理想。解放軍的59式和69式坦克存在防護力不足的缺陷,當越軍使用蘇式40火箭筒時,就很容易擊穿這些裝甲薄弱的坦克,造成人員傷亡。
這些武器上的優勢,成為了越軍在同解放軍的區域性對抗中不落下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全民皆兵的越南人——老太太都敢放黑槍
儘管對越反擊戰屬於正義性質的戰爭,但受黎筍集團的錯誤宣傳,越南人民對解放軍的到來有著極其強烈的敵意,全民被動員起來參與到戰場上來。
值得注意的是,中越邊境的越方正規軍雖然只有10萬左右,但民兵數量就有8萬,更不用說那些隨時偷偷放黑槍的老太太、未成年孩子了。
據瞭解,越南民兵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當時越共一大決議組建民兵組織,在抗法、抗美的戰爭過程中,越南民兵快速壯大。越南規定,男子15至45歲、女子15歲至婚前一律參加民兵,不參加者罰款或送至勞教。
長期的戰爭為民兵提供了充足的實戰訓練、彈藥補給,一個普通民兵大隊就配有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70支,手榴彈、火箭筒等輕武器,其戰鬥力同正規軍相差無幾。
據參戰老兵回憶,儘管解放軍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但“不少越南的大人、小孩、婦人都用不同的方法偷襲我們,打得嬴的時候是全民皆兵,打不嬴就化整為零,變成老百姓,到晚上就來偷襲。”
從放黑槍、送水送甘蔗毒死戰士到射殺傷員和擔架隊,這些深得游擊戰精髓的越南人對解放軍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三)二十多年沒打大仗 刀槍入庫 馬放南山
抗美援朝戰爭後,除了對印反擊戰和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外,我國缺少較大規模的戰事,這就使得相當多的基層士兵和指戰員一下子未能完全適應突如其來的戰火考驗。
更為嚴重的是,自60年代中期開始,正常軍隊訓練遭受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當時,每天的軍隊訓練時間一度只剩下了一小時的“天天練”。
根據時任總後勤部部長的張震將軍回憶,他在臨戰前曾視察了某英雄團連隊,發現這裡的訓練情況十分不理想。
117人的連隊,在擴編後只進行了18天的軍事訓練,射擊打過3個練習的有42人,至於班的戰鬥訓練,全連只有32人進行過,不少基層幹部對於部隊戰鬥力心中沒有底。
除了刀槍入庫、訓練鬆弛的問題外,部隊規模過於臃腫也是一大問題。對此,鄧小平曾在中央軍委會議上尖銳指出:“腫、散、驕、奢、惰,第一個字就是腫!”
在最巔峰的1969年,解放軍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631萬人,有限的國防經費被“花費在人員的穿衣吃飯上面”,自然擠壓了其他武器研發方面的費用。
與之相反,越南自從建國開始,就幾乎處於年年打仗的狀態當中,作戰經驗十分豐富,加之常年在蘇聯、中國這兩位老大哥悉心的指揮教導、無私的武器援助下,整體軍事實力在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
需要指出的是,越軍師承中國,以弱打強的游擊戰戰術早已運用得爐火純青。
在正面戰場上遭遇過於強大的敵人時,越軍往往避其鋒芒,並迅速化整為零,化軍為民,轉移到險峻的地方悄悄伏擊敵軍,或者集中兵力在夜晚突然發動襲擊。
在中越戰爭開打前,越南不僅編練了一支具有2000多輛坦克裝甲車、近3000門85毫米以上口徑大炮、100多萬人的正規陸軍,還擁有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龐大民兵部隊。
黎筍集團叫囂:“為了打敗北京,要做到每個人是一個戰士,以少勝多,以弱打強。”
(四)後勤壓力大 通訊較為落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大規模軍團作戰,要走出國境,深入熱帶叢林,對後勤的考驗十分巨大。整體上來說,解放軍後勤保障基本到位,但是在反擊作戰時仍然暴露了一些問題。
據張震將軍回憶,在戰前的一次抽查中,彈藥的質量並不理想。有些彈藥一發出去就成了“臭彈”,手榴彈甚至有三分之一不能爆炸。
後來自衛反擊戰之所以推遲到2月中旬,其中的一項重要原因便是要進行充分的臨戰準備。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越南黎筍當局長期奉行“要大炮,不要大米”的政策,多年來窮兵黷武,所以越南北部儘管有著豐富的林業礦產資源,卻長期處於經濟落後的狀態。
農業歉收,糧食奇缺,以至於越南城鎮裡面的糧食商品還是我國援助的物資。這樣就使得解放軍難以直接就地籌措糧草,對物資供應帶來不小的困難。
根據參戰老兵回憶,他們在生活上都是主要依靠吃壓縮餅乾為主,有時也供應一些肉食、罐頭,但新鮮疏菜很少吃到。
另外,部隊通訊水平還停留在50年代,相當多的連以下單元缺少無線電通訊器材,只能依靠原始的小喇叭、手旗進行溝通。
以67團2營的一次行動為例,該營在突擊過程中遭遇到了越軍的一個連,指揮官隨即越級請示是否就地殲滅。
可通訊在此時恰好出了問題,原本許世友的命令是要求全部消滅。可在糟糕的通訊系統下,這道命令傳到2營時竟然變成了“就地堅守”,硬生生地錯過了一次消滅敵人的機會。
再者,參加本次戰役的解放軍不少來自氣候相對乾燥的北方平原,對於南方潮溼的叢林作戰適應性較差,叢林山地地形本身就易守難攻,對於以逸待勞、主場作戰的越軍來說自然是得心應手。
(五)結語 勝利之後的反思
戰爭結束之後,許世友面對巨大的傷亡,總結其中的原因,無外乎幾點:裝備落後、越南全民皆兵、訓練不足、地形不適應、後勤壓力大。
毛澤東曾經說過,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儘管我軍在此次反擊戰中取得了完全的勝利,但是戰爭中暴露出的問題卻引起了解放軍的高度重視,並在隨後的時間裡進行了一連串針對性的軍事改革。
首先就是糾正過去過於重視“政治掛帥”的錯誤,軍隊建設的目標被確立為“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
在此目標下,更先進的裝備、協同作戰戰術能力、快速反應能力等被提上桌面,一些舊的兵種陸續消失,山地戰部隊、氣象兵等新兵種應運而生。
特別是有鑑於反擊戰中軍隊過於臃腫的問題,軍隊開始了大規模裁軍,到了85年,軍隊人數減少到了300萬,解放軍變得更加精簡強幹,軍隊素質得到提升。
在80年代的幾場小戰役當中,軍隊現代化的成果很快便得到了充分檢驗。全國各大軍區輪番上陣,於老山、者陰山等地進行了持久的攻防戰,將“兩山”變成了我軍的“練兵場”、越軍的“放血槽”,越軍遭受極為慘重的傷亡,不得不向中方認慫,從柬埔寨狼狽撤軍,其國內好戰派從此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