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大家庭,實則內部勾心鬥角,明裡扎刀子背後下詛咒。大西洋的另一邊,還有一個釣魚戶,時不時回來加入戰陣,渾水摸魚。
法國和德國把歐洲最好的位置搞到手裡,波蘭與白俄,就像村裡的兩個二愣子,德法與俄國一挑唆,啥都不管就往前衝。
阿爾卑斯山、英吉利海峽、波羅的海將義大利、英格蘭、北歐三國整到角落裡。東南歐自己不把自己玩炸糊就不錯,號稱巴爾幹火藥桶,一點就炸毛。
除了一個阿爾卑斯山,歐洲各國之間沒有天險屏障,他們自古以來就是砍伐不斷。每家只分到那麼一點地,發展潛力有限。俄羅斯純屬不要臉,跑到亞洲搶地盤。
近一點,從拿破崙開始,歐洲人之間的互砍互殺比誰都兇,一戰,二戰殺的昏天暗地。大戰結束才發現,就歐洲這基本盤,要是再傷害下去,世界就沒歐洲人說話的份,才有了歐盟。
偏居於歐亞大陸西陲的歐洲,他們的野望就是一路向東,俄羅斯人走了一條寒冷的捷徑,羅馬人從地中海東岸出發,但無法邁過中東人熱情招呼!
向亞洲擴張,是歐洲有文明以來一直所覬覦,卻又一直未能成功的野心!
第一、 羅馬邊牆
羅馬邊牆既是一道有形的牆,也是一道無形的牆。有形,是因為它因殺戮侵略而建,無形,是因為它的歧視,從不接納外族。到歐洲生活上千年的猶太人和羅姆人就是實證。
兩千年前,猶太國和以色列國被歐洲人所滅,猶太人成為第一波西亞難民。一千年前,在十字軍東征長期戰亂下,羅姆人成為第二波西亞難民。一百年前,歐洲入侵西亞,造成持續動盪,阿富汗人、巴勒斯坦人、舒利亞人、黎巴嫩人、伊拉克人、約旦人等等成為難民。
羅姆人可能很少聽說,歐洲人給了他們一個蔑稱“吉普賽人”。他們不是不愛勞動,而是歐洲人不給他們土地,沒土地就不能建房定居,才逐漸成為一個流浪民族。
歐洲人把所有的榮光都集中在古羅馬帝國,以對抗亞洲的三大文明中心。
與華夏文明、南亞文明所在地太過遙遠。曾經的羅馬帝國,對東方充滿嚮往和野心,但是他們連跨越西亞文明的能力都沒有,去東方一直是奢望。
羅馬的核心在亞平寧半島上,透過不斷對外擴張,才在公元前後,建起一個跨地中海的國家。
事實上,地中海也沒多大,頂峰的羅馬帝國面積也不到600萬平方公里。
羅馬人沿著地中海颳了一些地皮,但是想要深入其它地區,就難搞了。
羅馬人自詡為文明人,將北非的迦太基人,北邊的高盧人,日耳曼人,隔海的英吉利人視為蠻族。
亦不接納外族人,猶太人國家被羅馬摧毀後,兩千年後,依然被視為異己。
難民即使進入歐洲,永遠也是難民身份。當德國納粹舉起屠刀,猶太人,羅姆人都成為清洗物件,歐洲文明背後隱藏的是野蠻和殺戮。
羅馬人向北的領土擴張,遭到“蠻族”激烈的反擊。
第一群站出來的是日耳曼人,在此之前,高盧人發揮了他們的優良傳統,投降了羅馬。取得蠻族對羅馬勝利的,也是一個來自羅馬的小夥子,他叫阿米尼烏斯。
公元前17年,阿米尼烏斯出生在日耳曼尼亞,日耳曼尼亞是羅馬統帥凱撒對這裡的稱呼,意為“萊茵河以東的居民”。因為萊茵河以西,已經被羅馬佔據。
萊茵河東邊的居民,主要包括日耳曼人,還有凱爾特人、波羅的人、斯基泰人和古斯拉夫人。阿米尼烏斯是日耳曼人一個部落首領的兒子,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往羅馬當人質。
當時歐洲人少,不管是抓的奴隸還是人質啥的,都搞到軍隊裡當炮灰。打仗起來,羅馬軍的戰鬥力也不咋樣,很多時候,裡面充斥著不少奴隸。
蠻族裝備落後,沒有盔甲,靠斧子魚叉當武器,連騎兵都沒幾個。不過和蠻族人打,羅馬人的劣勢也有,蠻族城邦還沒怎麼建,他們多數是漁獵民,荒郊野嶺的人都不好找。
以前很多地方未開發,打起仗來,帶著很多裝備的羅馬人,行動起來就比較慢,時常遭到蠻族襲擊。
阿米尼烏斯成年後,隨羅馬將軍回到日耳曼尼亞殺日耳曼人,這讓阿米尼烏斯怎麼忍的了,老子好歹是族長的兒子,這不就是殺自己族人嗎?
丫的,老子當人質的日子也不好過,跟你們拼了!隨後領導日耳曼部族反抗,取得條頓森林大捷,羅馬三個軍團給報銷在這裡。
剛剛接班凱撒的屋大維血壓升了好幾米高,面對阿米尼烏斯的硬剛,直接耍陰招。透過誘惑其他部族,把反抗者阿米尼烏斯給暗殺了。
搞暗殺遊牧首領,這事歐洲經常幹,匈奴王阿提拉也是暗殺掉的,搞遊牧漁獵的,性格直,沒有宮殿,四處遷移,防範不夠,相對容易下手。
阿米尼烏斯死了,羅馬往北擴張也不順利。屋大維要對付死對頭安東尼,放棄了易北河與萊茵河之間的土地,羅馬向日耳曼擴張步伐停止。
北方防線進入相持階段後,羅馬人在萊茵河畔的巴特赫寧根 /萊茵布洛爾一直延伸到多瑙河畔的雷根斯堡地區修建邊牆。
在英國,也搞了哈德良長城、安東尼長城。這些都是羅馬帝國擴張的歷史見證。
英國長城的名稱就是當時羅馬皇帝的名字,誰修的,就是誰的!
邊界牆被用來抵抗蠻族。而界牆之內,還有羅馬人的附庸,那便是高盧人。為什麼義大利和法國關係走得近,與德國和英國沒什麼密切關係?
根源莫過於此,高盧人充當過羅馬先鋒。一戰二戰都有義大利的影,可惜,歐洲大陸已經不是羅馬時代,雖然它想重現羅馬的輝煌,但是已經沒有什麼存在感了。
羅馬的擴張,試圖將分裂的歐洲大陸整合,但並沒有成功,甚至奠定了歐洲日後歐洲各國的親疏關係。
羅馬向歐洲大陸北方擴張受阻後,目標轉向地中海東岸。
地中海東岸,早在公元前1012年,大衛就建立猶太人政權,後面分裂為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以色列王國定都撒瑪利亞(在巴勒斯坦中部地區,公元67年被羅馬軍隊所毀),猶太王國定都耶路撒冷。
現在猶太人回這裡,好像也說得過去!
處在羅馬、波斯帝國和埃及中間的猶太人王國,多次遭受滅頂之災,耶路撒冷堅固的城堡和猶太教信仰成為他們的依託。
經歷過亞歷山大大王的掃蕩、托勒密王朝的管轄和塞硫古王朝統治之後,猶太人所生息的巴勒斯坦地區於公元前65年被羅馬鐵蹄所滅,猶太人國家不復存在。
羅馬帝國對猶太人進行壓榨和奴役,羅馬在猶太的總督弗洛魯斯胡作非為和暴行直接引起了公元66年猶太人的反抗起義。
羅馬人試圖東擴,他們碰到了第一根釘子,就是猶太人。在羅馬帝國強大的攻勢面前,猶太人一度被征服。
要想繼續東擴,必須面對兩河流域伊朗高原的安息帝國。
公元前53年,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帶領羅馬軍團十萬人浩浩蕩蕩進攻安息帝國。
安息帝國又稱帕提亞帝國,與當時的羅馬帝國,貴霜帝國,漢朝並稱四大帝國。
羅馬軍團全軍覆沒,安息人沿著沙漠一路追趕,像攆兔子一樣,最終無處可逃的克拉蘇的頭顱成了安息人的戰利品。
此後,羅馬與安息進行長期戰爭,安息後來被薩珊王朝所取代,薩珊王朝有時候也被稱呼為第二波斯帝國。羅馬想要東擴一直受到阻擊,根本到不了東方世界。
公元97年,猶太人國家被羅馬徹底摧毀後,無家可歸的猶太人成為第一波的難民。他們開始散落在世界角落。
羅姆人,也就是熟知的吉普賽人,大概起源於伊朗境內,大約公元10世紀以後,迫於戰亂和饑荒,羅姆人開始離開家園向外遷徙。
羅姆人的遷移路線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向東南歐遷移,但是歐洲人並不接納他們,羅姆人沒有土地,無法進入歐洲的主流社會,為了生存,逐漸演變成一個流浪民族。
生活在最底層,住著敞篷車,靠賣藝、走江湖為生,久而久之被歐洲歧視性的稱呼為吉普賽人。
歐洲自詡為文明人,長期的東擴沒有實現,面對逃難而至的難民,卻並不接納。而製造西亞難民,倒是延續至今。
第二、 失落的世紀
公元3世紀,東方的華夏文明幾百年前就進入了封建文明,歐洲還在奴隸制下掙扎,不少地區還是蠻荒狀態。
公元235年 — 公元284年,奴隸制經濟衰落,羅馬帝國陷入嚴重危機。農村枯竭,城市衰落,內戰連綿,羅馬人就快要玩不轉了。
羅馬是建立在掠奪和奴隸基礎之上的國家,與安息的戰爭,羅馬沒佔到多大便宜。掠奪的財富減少,奴隸沒抓到不說,克拉蘇一下就送了十萬人頭。
羅馬的對外擴張,重要目標就是抓奴隸來為他們幹活。一旦擴張受阻,問題也就來了,何況奴隸們,有誰心甘情願帶著枷鎖幹活。
263年爆發西西里奴隸戰爭,從內部開始衝擊羅馬。鐵桿的高盧人也開始反抗,爆發了持續200多年的“巴高達運動”。
日耳曼人中的法蘭克人、哥特人突破西部邊境,進入羅馬帝國。東部的薩珊波斯興起,與羅馬爭奪西亞並在公元260年俘虜了羅馬皇帝瓦勒裡安。
這下好了,皇帝都被別人搞走了,羅馬人不僅制度上落後東方,軍事上也幹不過。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死前,他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東部分給長子阿卡迪烏斯,西部分給幼子霍諾里烏斯,便是後來的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這裡對羅馬人管理國家的能力還是要質疑,在此之前,羅馬人還搞過四帝同治的局面,一個國家,四個皇帝,不幹起來才怪。
西羅馬帝國很快在哥特人的衝擊下,節節失利。公元4世紀初,東北亞的匈人民族不斷西遷,西哥特人首領阿拉里克在匈人的壓力下,聯合匈人一起突破羅馬的萊茵河防線。
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和匈人聯軍第三次包圍羅馬,並最終將其攻破。羅馬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同年,駐守不列顛的羅馬軍團全部撤離,宣告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結束。
西羅馬隨即滅亡,東羅馬帝國依靠堅固的君士坦丁堡倖存下來。但在歐洲已經沒啥影響力了。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標誌著西歐奴隸制的崩潰,制度落後七百多年的歐洲,才從奴隸制中解脫,進入分裂狀態之中。
入侵的日耳曼民族,在西羅馬的領土上建立十多個封建王國。
東羅馬雖然繼承了羅馬衣缽,但是它也只能依靠君士坦丁堡這個堡壘苟延殘喘,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所攻陷,東羅馬隨即滅亡。
東羅馬的滅亡,歐洲人的羅馬世界結束,整個歐洲大陸被分割成無數大大小小的王國。
陷入分裂的歐洲,也不忘對東方文明的進攻。
為了佔據地中海東岸,羅馬教皇與歐洲王國組建十字軍,1096至1291,近兩百年時間,歐洲持續發起對東地中海國家的戰爭。
雙方爭奪的核心,就是如今的耶路撒冷,因為宗教關係,佔據耶路撒冷,對歐洲來說意義重大。基督教傳入歐洲後,耶路撒冷就成為天主教聖地,但是耶路撒冷在阿拉伯帝國強盛後,落入伊斯蘭教國家手中。
十字軍東征由天主教皇烏爾班二世發動,這是歐洲未復興之前,他們試圖進攻東方最後的一次嘗試。
狂熱的宗教思潮影響下,歐洲無數的教民,封建主參與進來,最著名的莫過於獅心王查理一世。天主教徒狂熱到什麼程度,諾曼底公爵羅貝爾為了籌足軍費,抵押了自己的公國。
歐洲國家組團去打仗,還掀起狂熱的宗教情緒,但是最終還是敗於東方勢力。
近兩百年的對抗,前後發生大規模的對抗有九次。前面的六次,1096至1247年,十字軍交戰的主要對手是西遷的突厥人。
後面的三次(1148至1291),主要的對手是伊斯蘭聯軍,包括贊吉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馬穆魯克王朝。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敘利亞海岸最後一個橋頭堡——阿卡被攻陷,十字軍國家的命運告終。
歐洲從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再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5世紀到15世紀,被歐洲人稱為黑暗時代。
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天主教會對人思想的禁錮,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
被文藝復興時稱為“無知和迷信的時代”,“宗教的言論置於個人經驗和理性活動之上”。
歐洲人以樹立羅馬神聖權威,將自己塑造成地球世界的中心,所以當哥白尼、布魯諾提出日心說的時候,被整個歐洲所迫害,布魯諾甚至被燒死。
歐洲文明進入停滯期,而東方文明蒸蒸日上,中國令他們神往,尤其是中國所產的物品,只有貴族才能擁有的高貴品。誰能穿一件來自東方的絲綢,會令人羨慕不已。
十三世紀,蒙古帝國的鐵騎從東向西撲來,歐洲國家更是陷入恐慌之中。
跟十字軍交戰日久的阿拉伯帝國,也在旭烈兀的打擊下土崩瓦解,蒙古“長子西征”,將歐洲打得落花流水,莫斯科公國,波蘭王國,匈牙利都被打垮。
第三、 陷落的東方
蒙古人西征,帶給了歐洲恐懼和不安,各國組成聯軍,對抗蒙古。隨著蒙古內部分裂,歐洲人逃過一劫。
蒙古西征,讓歐洲人開了眼界,促進了交流和發展。當蒙古人用大炮轟開歐洲城堡後,火藥開始傳入歐洲。銅牆鐵壁的君士坦丁堡,就是在奧斯曼人的大炮下被轟塌。
東方世界的中國,封建制度從公元前4世紀,到17世紀,已經2000多年,社會發展達到瓶頸。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其統治,加強中央集權,採取愚民政策,抑制生產力發展。
印度文明起源早, 1523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巴布林建立莫臥兒王朝,印度迎來空前的疆域。
南亞次大陸雖然建立的國家軍事實力一直不強,還經常被入侵,但在古代社會,這裡的經濟文化十分昌盛。正因如此,也吸引了外部勢力的入侵。
東方的兩大文明中心,中國在清朝中期,封建社會已經發展到了頂端,皇權嚴重束縛著社會的發展,印度經濟文化不錯,政治軍隊戰力拉跨。
西亞地區在11世紀,因為突厥塞爾柱人的到來,阿拉伯帝國一度中興。但13世紀中,蒙古人衝入西亞,阿拉伯帝國在蒙古人的打擊下滅亡,西亞地區未再形成一個強大的帝國。
阿拉伯帝國有很多不同的王朝,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斷傳承的國家,也稱中華帝國
歐洲經歷了黑暗時代後,迎來文藝復興,14世紀到17世紀,新興資產階級崛起,開始掌控話語權。
很快歐洲迎來新航路的開闢,發現新大陸,人類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陸和海洋的全球性聯絡。各個大洲之間相對孤立狀態被打破,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之間文化、貿易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的基礎。
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獲得美洲大量財富。以航海探險之名,開始在世界各地進行侵略活動。新航路開闢的目標是東方的印度和中國,因為誤打誤撞才發現了美洲大陸。
1521年,麥哲倫率領船隊企圖在菲律賓進行殖民活動時,被馬克坦島的國王拉普.拉普所殺。但不久,1565年西班牙將領黎牙實比率軍佔領菲律賓的宿務島,1571年佔領馬尼拉,建立殖民統治。
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竊據臺灣。同樣是17世紀初,第一批英國人登陸印度,隨後,建立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殖民滲透。1757年,東印度公司主導的征服印度戰爭普拉西之戰,以孟加拉聯軍失利告終 ,英軍開始侵佔恆河下游區域。
19世紀40年代,英國為了完成對印度的佔領,將侵略矛頭指向印度的西北部,最終佔領旁遮普,印度陷落,淪為殖民地。
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原始積累,完全是搶劫得來。在美洲將印第安部落洗劫一空後,侵佔其土地。
在亞洲,歐洲殖民者強盜行徑,葡萄牙殖民者,見到馬六甲城的繁榮後,直接搶劫一空,將全城男女老少殺光。
英國人入侵孟加拉,直接衝進國庫,將其財富洗劫一空。面對當時唯一的東方強國中國,經過第一次鴉片戰爭試探性進攻後。
1856年,藉助中國內亂,英法聯合行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而一旁還有隨時準備參戰的美俄兩國,事後,中國不僅淪為半殖民地,在北方,還被俄國訛去了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西亞的阿拉伯帝國被蒙古人打敗後,建立很多分散國家。英國入侵阿富汗,印度,法國入侵越南,俄國在中國北部瓜分領土。
東方世界還在封建統治中掙扎,歐洲則處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快速發展階段。對東方的掠奪,世界的瓜分,讓後起的德國非常不滿,因為他沒搶到好處。
第四、 浮光掠影
西班牙與英國瓜分世界的時候,有兩個國家乾著急,德國佬和義大利炮。
1871年,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統一德意志,建立德意志帝國。統一後的德國,實力大增,但是世界已經被列強瓜分完,這讓德意志各階層都飢渴難耐。
同樣還有義大利,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德國獲得統一,因為普法戰爭法國失敗,原本處在法國勢力下的義大利迎來統一機會。
一個是統一後,發展快速,希望重新對世界資源重新分配的德國,還有一個想要重現羅馬榮光的義大利,這些後起的國家,也希望能夠分得新航路開闢後的資源,企圖對世界資源再次分配。
英法與德意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歐洲逐漸形成兩大陣營。
同盟國和協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於同盟國,以德國為首,企圖對資源重新分配。
協約國包括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塞爾維亞王國等。義大利屬於牆頭草兩邊跑,先是在同盟國後面倒向協約國。
為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兩大陣營新仇舊恨一起算。普法戰爭法國與德國結仇,英國拉偏架,意圖維持歐洲大陸平衡,德國早就不爽,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是世仇,早就想動手。
一場在歐洲大規模的混戰爆發,就參與程度而言,只能說是一次歐洲大戰。包括後來參戰的美國,跟歐洲本來就是一家人,在其它地區之間,則是這些國家進行殖民地的爭奪。
大戰成果,就是將資本主義積累的東西全部用於戰場之中,為了取得戰爭勝利,反向的促進了科技水平的極大提高和殖民體系的瓦解。
互相傷害了一把後,歐洲矛盾沒能解決,更加深了不同陣營之間的矛盾。德國原本就希望重新進行資源分配,結果戰敗,還遭到制裁,國內民眾情緒更加高漲,納粹主義盛行。
德國再次發動對英法俄德戰爭,這一次義大利站在德國這一邊,而在亞洲,同樣是解脫封建統治後的日本,企圖侵佔中國,這一次是真的世界大戰。
在世界最核心的兩塊區域,歐洲大陸和亞洲大陸,戰火四起,德國一度在歐洲打敗法國,將俄羅斯,英國逼入絕境。中國在日本的進攻下,國土也是大片淪喪。
人類有史以來的巨大危機,在歐洲,德國納粹採取種族滅絕政策。對攻佔國,進行大規模燒殺搶掠,對認為的異族,實施種族滅絕,猶太人,吉普賽人都是德國納粹清洗的物件。600萬猶太人被屠殺,佔全世界猶太人的三分之一。在中國,日本人實施三光政策,造成中國軍民3000多萬傷亡。
二次世界大戰,就是人類最血腥的殺戮,在殺戮中,科技、武器被各國所重視,而石油在戰爭中的作用,也被挖掘。
戰後,世界形成新的秩序,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陣營的老大,為了獲得全球霸權,目標不約而同地盯上了一塊戰略要地,中東地區。
羅馬人用了上千年,也無法突破中東屏障進入東方,二戰之後,這塊區域顯得更加重要。
從世界地圖上看,歐亞大陸是地球的核心,而人類最核心的兩大聚集區域,一塊在中東以東的亞洲地域,一塊在中東以西的歐洲地域。中東,就像是一個腰眼,誰掌控這裡,誰就擁有了主動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石油地位越來越重要。
可以說二十世紀下半葉,就是石油經濟,而中東地區在30年代,已經發現儲量不菲的石油,進入60年代,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大發現,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此。
二戰結束後,新秩序建立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猶太人的安置問題。
遭受德國納粹的大屠殺之後,猶太復國組織希望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而最初猶太人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區,遷居而來的阿拉伯人已經生活的快兩千年,自然是不屬於猶太人了。
但英美等國,為了渾水摸魚,製造中東地區混亂,執意同意猶太人定居此地。從而將巴勒斯坦地區劃出一部分作為猶太人復國之地。
猶太人從世界各地回到故鄉,建立以色列。阿拉伯世界對這個局面不高興。
當時,阿拉伯世界國家,沙特、伊拉克、埃及等都在爭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所以先內部協調開開會。最後由埃及主導,企圖抹掉以色列,誰承想,有錢又有英美武器支援的以色列,幾個回合下來,阿拉伯國家被打的丟盔棄甲,敘利亞丟了戈蘭高地,埃及丟了西奈半島。
戰爭中,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區,有了戈蘭高地之後,以色列的水源問題也差不多解決了,世界上有錢的猶太人很多,財富和人才源源不斷的回到以色列,中東形成以色列對抗阿拉伯世界的局面。
猶太人在自己的故土建國也並沒有什麼錯,錯的是英美在這裡挑事。
事實上,阿拉伯世界的國家也並非鐵板一塊,為了謀求地區霸權,也是你死我活。90年代初,不可一世的薩達姆發動對科威特的侵略。
以美國為首的歐洲勢力,可不會容忍這裡出現一個強權國家,在聯合國框架下,發起海灣戰爭,伊拉克軍事力量被摧毀,退出科威特。
海灣戰爭是第一次大規模的現代化戰爭,這次戰爭對東方國家來說,是一次震撼和自我認識。當蘇聯解體,世界再次回到東西方對抗時,東方已經處於全面落後。
第五、割裂的世界
蘇聯解體,兩大陣營的冷戰局面結束,對亞洲各國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尤其是中國。
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國各方面的不足,逐漸追趕上來。
當全世界都是中國製造,歐美將矛頭指向中國。當中國即將開啟中國創造,歐洲恐慌情緒開始蔓延。
2000多年前的地球世界,東西方並不瞭解,都自以為中心,世界很多地方都屬於土著或無主之地。
歐洲,羅馬帝國企圖統一整個歐洲大陸,但最終在萊茵河畔停下了腳步。向東方擴張的步伐,進行了上千年,每次都遭到強有力的阻擊。直到進入工業革命後,世界才逐漸聯絡起來。
新航路的開闢,發現了美洲大陸,大洋洲,南極洲和海洋中數以萬計俄島嶼,遠洋航線,陸地鐵路軌道,飛機將世界各地緊密的聯絡起來。
聯絡起來的世界,看似交往密切了,實則充滿矛盾。歐美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不停地在中東製造混亂。
第一波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戰爭,隨後的海灣戰爭,直接進行軍事幹預,2001年,本拉登腦子發熱,發動對美國的恐怖襲擊,正找不到藉口的美國迅速出兵,阿富汗戰爭爆發,美國佔領阿富汗。
隨後,2003年,伊拉克戰爭。這兩次戰爭,帶來的影響和後果巨大,破壞西亞地區的政治平衡。引發人道主義和難民危機,極端勢力發展壯大。
阿富汗戰爭以後,長期難以恢復和平,一直處在戰亂之中,恐怖襲擊加劇,難民大量逃亡。
伊拉克戰爭之後,因與庫爾德武裝之間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伊拉克同樣陷入動亂。最終,is極端組織發展壯大,西亞局勢陷入亂戰當中,就在2021年,塔利班在短時間內奪回政府控制權,美軍狼狽出逃。
面對中東紛亂的局面,已經憋不住的土耳其早就想大展拳腳,企圖恢復突厥人曾經在整個西亞創下的榮光,積極的建立突厥聯盟。
俄羅斯為了自身利益,積極參與進來,混戰下的中東,開始湧現大量難民。在土耳其與歐洲交惡的情況下,難民成為埃爾多安與歐洲談判的籌碼,大量的中東難民開始由土耳其境內去往歐洲。
但是,歐洲對難民採取拒之門外的做法,邊境線上建起高牆與鐵絲網。歐洲自己內部已經面臨很多問題,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假惺惺的接收難民了。
因為疫情的到來,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經濟發展情況嚴峻,法國時不時就爆發全國性的示威遊行,罷工活動。
世界發展的天平已經回到東方,資本主義在發展了幾百年後,已經失去了活力。歐洲不論是面積和人口,和亞洲東部是無法比擬。
現在的亞洲東部,擁有世界人口最稠密的三大區域,東亞區,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每個地區都有十多億的人口,總人口已經佔到世界的六成以上,當科技水平,生產體系逐步建立起來後,這片區域才是最大的市場。
亞洲人完全可以擺脫歐洲人來做生意,形成一個自己的經濟迴圈系統,有豐富的礦場資源,有巨大的人口優勢。
在地理區位上,歐洲實際上是歐亞大陸偏僻的一角,阿爾卑斯山以南的義大利地盤太小,已經失去羅馬帝國的榮光。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勢平坦。
地形平坦,種地當然是好事,但是,要是不同的國家在一塊,那矛盾就多了,從近代開始,法國拿破崙發動的戰爭,一戰,二戰,整個歐洲打成一鍋粥。
在歐洲這塊區域,國家面積相對較小,而發生矛盾後,因為缺少天然屏障的阻隔,很容易爆發全面戰爭。
白俄羅斯投靠俄羅斯後,同樣,企圖透過難民問題,擴大跟西歐國家談判的籌碼,誰知,西歐應對的是裝甲車和鐵絲網。無辜可憐的難民成了政治野心家們玩弄的籌碼。
看似鐵板一塊的歐盟,遇到困難,隨時也有崩塌的可能,第一顆跳出出去,就是不被待見的英國,誰讓英國佬隔著一條海峽。
亞洲幾千年來,三大人口聚集區,未曾發生過歐洲的全體混戰,因為這裡地理位置上就天然隔開。
印度與東南亞,僅有很窄的陸地相鄰,其它隔著大海,與中國是背靠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亞大部分位於熱帶雨林地區,與中國處在不同氣候帶,歷史上,發生過一些衝突,但都屬於打架過後還是朋友,也就切磋一下罷了。
當亞洲各國經濟在進一步,尤其是中國,印度一旦掌握西方僅有的幾項領先技術,亞洲和不和歐洲玩,都不一定。
那麼,中國和印度會成為死敵嗎?應該不會,隔著一條喜馬拉雅山,天然的就割裂開來。為何印度時不時跳出來挑釁?只能說,一切皆因政治,因為中國強於印度,讓印度玩政治的那些人,以為透過挑釁,就能獲得百姓支援,滿足一下虛榮感。
打,有可能打起來,就是有一天,印度玩過了,打一頓,就能讓他們長長記性,老實一陣子。
人類歷史走過了幾千年,慢慢長河中,歐洲人謙卑落後的時間可比東方多很多。也許就在這個世紀,西方會再次向東方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