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且內容最豐富的傳統節日,在漫長悠久的歷史歲月中,各民族都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風俗。能歌善舞、風情淳樸的苗族,在春節更是有著與眾不同的民族特色,不少民族風俗在歷經歲月洗禮後,更具民族韻味,一直相傳至今。
吹起蘆笙跳起舞,春節期間的苗寨載歌載舞,好不熱鬧,此外,苗族同胞會在春節身著節日盛裝,以歌舞表達對新春美好的祝願。當然,提起苗族過年的風俗,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吃排家飯”。
“見漁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這是晉代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一段描述,桃花源的人見到陌生的打漁人,然後邀請其到家做客,並以豐盛的美食招待。此情此景,很多人認為這隻存在於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然而,在春節期間的苗寨,就是這樣的世外桃源。
自古以來,苗族就是一個好客的民族,他們也一直遵循著一個相沿不輟的規矩,即同一村寨裡,不管哪一家來了客人,也不管客人的數量多少,全村各家各戶都必須輪流請客吃飯,儘自家所有,熱情地招待來賓。被請的客人,也絕不能借故推辭,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請後,也不必帶什麼禮品,直到每家每戶都吃到了,方能告別回家。這種苗族人民獨特的待客方式叫作“農列壤”,直譯為漢語叫“吃排家飯”。
“吃排家飯”也流傳著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說法,那就是哪個村寨的戶數多、留客吃“排家飯”的時間長,哪個村寨的聲譽就高。這樣,這個村寨的人不但說話有人聽,而且做事也會有很多人幫助,還有,這個村寨的小夥子找物件也比別的村容易得多。
地處山水環繞間,大小田壩點綴在山嶺之中,苗寨總能給人一種祥和的氣氛。遠道而來的客人就像待在自己家裡一樣,品美食、喝美酒,與苗家人一起歡歌載舞歡度佳節。
桌上目不暇接的美食,酒杯碰撞聲聲聲入耳,這是苗寨傳承千百年的記憶的味道。產自楚雄牟定縣的天台羊泉油腐乳,至今已有百年曆史,同樣傳承著一個地方的味道。精選優質高原大豆、糧白酒、辣椒和菜籽油,沿用傳統醃製工藝,以牟定天台羊泉井水進行製作,品質上佳,細膩的口感與醇厚的味道能瞬間喚醒味蕾。
當“排家飯”遇上天台羊泉油腐乳,不僅讓吃飯更有味道,亦能品味光年流轉中記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