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的夜,窗外一陣秋雨過來,不急不緩,漫不經心地落在臺階上,像是在訴說一件陳年往事,滴滴氤氳開來……窗內暖融融的黃色燈光下,我在煮一壺經年的老茶,慢慢翻揀前幾日去地質博物館的照片影像,回味著那段喜出望外的觀展時光。
晚來風涼,多少過往前塵被夜雨沖洗,已然不染鉛華。雖然有一堆經久不變的影像留存,還是應該用文字把那些開拓視野的美好光陰記錄下來,在往後的歲月辰光中,可以看著穿透紙背的前塵過往,悠然回想。
說來汗顏,吸引我到中國地質博物館的理由是,朋友說,裡面有著讓人大開眼界的彩色寶石。
來到這座成立於1916年,國家級的地質學博物館,措不及防地發現,自己打開了一本涵蓋地學各領域的百科全書。
矗立於西四羊肉衚衕口的中國地質博物館主館大樓共有6層。館內不但有“地球廳”、“礦物岩石廳”、“寶石玉廳”、“史前生物廳”四個獨具特色的常設展,展示精彩紛呈的地學空間,還有主題特定的特展,更有多種多樣的展程形式,全方位闡述地學的精彩奧秘。
數以萬計的礦物、岩石、寶石、化石精品展,完完全全重新整理了我對自己居住地球的認知。想來看了下面分兩期寫成的常設展覽觀感,你也會有此同感。
生生不息的地球
還沒有走進“地球廳”就遠遠望見,迎面一個大大的藍色地球模型立在樓層之間。成群結隊的小朋友圍在地球周圍的空間,如飢似渴地傾聽引導老師的講解。
沿著順時針方向在迷幻般的“地球廳”遊走,靜靜觀看地球-這顆已有46億年圍繞太陽公轉的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在內外動力的作用下,發生的重要地質作用。
地球在內動力作用下,產生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等自然現象,使地殼或漂移、或上升、或增厚,形成如喜馬拉雅山一樣,許多巨大雄偉的高山峻嶺。同時,內動力地質作用也引起火山爆發、地震等地質災害。
展廳還專門設定了地震場景,遊人可以操作手動按鈕,選擇地震時躲避的區域,學習逃生技能。
沒有想到地球的外動力是平日裡司空見慣的水和風。相較於內動力地質作用,外動力地質作用比較和緩。然而,水和風天長日久的沖刷與拂掃,竟如一把把刻刀,鬼斧神工般雕刻出各種壯美的山川地貌,形成或宏觀壯麗,或秀美嫣然的自然美景。
地球分秒不停自西向東自轉,給我們帶來了白天與黑夜;地球不知疲倦繞太陽公轉,給我們帶來了春夏秋冬四季;地球生生不息的內外動力,給我們帶來了壯美山川,風光無限。
大開眼界的礦物岩石
剛到二樓樓梯口,就看到玻璃展櫃中如牡丹一般盛開的“石花”,好奇地細瞧說明,原來它是“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
驚歎中轉身一看,這還了得,礦物岩石廳門口,整面牆的山石上綴著如孔雀開屏一般的精美藍銅礦,美得讓人眩目。
走進礦物岩石展廳,猶如走進一個探索地質寶藏的秘密山谷。展廳中央佈置了虛擬的嶙峋山崖,崖間壁上青草漫長,綠蕪叢中是由於地質作用形成的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自然礦物晶石在燈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沿著山崖逡巡一週,我們欣賞到光彩奪目的紫晶晶洞、水晶晶洞、黃晶晶洞、水晶與黃解石、黃鐵礦共生晶洞……
外圍一週是通透的各類礦物展櫃。策展專家們細緻地將各種精美奇特的礦物岩石按化學成份分類展示:碳酸鹽類礦物、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
展櫃後牆上文字介紹自然界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礦物岩石的成因、原始產出情況,它們的感官特徵,以及可供人們使用的特性。
對於像我這樣毫無地學知識,只懂得觀賞這些自然化合物外形和顏色的觀眾,策展專家還在展櫃前設定了電子螢幕,供我們點選查閱、探索自己感興趣的礦物岩石,獲得相關知識,給自己掃盲。
朋友們一起來欣賞下面這組圖片。那個被名為“輝銻礦晶簇”的是不是很像《權力的遊戲》裡貴族們爭奪的“鐵王座”呢?
下面圖片中這些天然“石花”,它們逼真的“模仿能力“和億萬年不會凋謝的特性,默默然傳遞著一種自然的力量和科學密碼組合成的深沉之美。
夜深庭靜,綿綿秋雨亦沒有了聲息。燈影下重新瀏覽這些自然界中千奇百怪的礦物石照片,恍若看見它們還是昨日之事,鮮活自然。
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那些眩目又讓人喜歡不盡的寶石,就留待下回分解吧!
實用資訊
遊覽地:中國地質博物館
開館時間:09:00~16:30(16:00停止入館,週一閉館)
展覽地點:國家博物館北10展廳
票價:目前實行優惠票價。成年人每人15元;學生、教師、軍人、殘疾人、60歲以上老年人、導遊和自然資源部系統工作人員等憑證件免票。
交通:地鐵西四站(D出口)
本文內容參考地質博物館官網、圖片來自現場拍攝。更多精彩內容請朋友們移步到稍後釋出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