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非洲國家,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貧窮、落後且混亂,事實也確實如此,6個有常住人口的大洲當中,非洲的整體發展水平最低,各方面都和其他大洲存在較大差距。
非洲通常分為兩大區——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非是阿拉伯文化區,有5個國家,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有49個國家,一般所指的非洲,就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非的整體發展水平高於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才是全球最貧困落後的地區,貧困率高達40%,人口營養不良率達到20%,通電率僅47%;2020年全球有46個“最不發達國家”,南非洲就有33個,佔南非洲國家總數的67%;人均GNI(國民總收入)倒數前十當中,南非洲常年佔據9席,剩下1席是亞洲的阿富汗。27個低收入國家(人均GNI在1045美元及以下)當中,南非洲就有23個。
然而,窮國扎堆的南非洲,居然還存在一個高收入國家,那就是非洲最小的國家——塞席爾。2020年的高收入的門檻值是人均GNI12696美元及以上,塞席爾是12720美元,略超過門檻值。
▲看到塞席爾的國旗,我就想起來以前玩過的七巧板。
2014年塞席爾被世界銀行認定為高收入國家,是非洲第二個,第一個是靠石油暴發的赤道幾內亞,2007年被認定為高收入國家,但在2014年跌下去了,赤道幾內亞的財富分配非常不均,貧困率高,被稱為“高收入赤貧國家”。2019年模里西斯被認定為高收入國家,但在2020年跌下去了。目前,非洲的高收入國家只有塞席爾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人均GNI高於中國的非洲國家。2019年塞席爾人均GNI15930美元,2020年下跌了3210美元,但仍是非洲第一。
塞席爾是非洲大陸以東印度洋中一個群島國,距離非洲大陸1500公里,由115個島嶼組成,陸地面積只有460平方公里,人口約10萬,是非洲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
塞席爾在16世紀之前是無人居住的,之後被歐洲人發現,法國和英國展開爭奪,18世紀末完全被英國控制,1976年宣佈獨立。塞席爾的文化受到法國、英國和非洲的綜合影響,最近又注入了中國和印度元素,人口也是非洲人、歐洲人和亞洲人融合的後裔。
塞席爾獨立以來,政局長期穩定,原本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發展為多樣,服務業發展迅速,從1976年到2020年,名義GDP翻了21倍。
目前,塞席爾在多項指標裡的排名位於非洲前列。人類發展指數非洲第二,僅次於模里西斯。貧困率(國際線)只有0.5%,在南非洲國家中僅高於模里西斯。通電率是100%,成年人識字率是96%。
塞席爾全境50%以上地區被設為自然保護區,2019年森林景觀完整性指數塞席爾排名世界第一,旅遊業為塞第一大經濟支柱,直接或間接創造了約72%的GDP,並創造了30%的就業。2019年塞席爾接待外國遊客38.4萬人。
▲塞席爾的亞達伯拉象龜是已知最長壽的爬行動物,有隻叫Adwaita的個體生於1750年,死於2006年,活了255年。
塞席爾陸地面積非洲最小,但領海面積高達40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更是達到了140萬平方公里,在非洲僅次於南非。魚類資源豐富,漁業是塞席爾第二大產業。
▲2019年塞席爾出口結構,出口總額18.3億美元,服務業出口佔比62%,主要是旅遊;農業佔比22.5%,主要是冷凍魚和醃製魚。
塞席爾雖然是非洲最小的國家,但遠離了非洲大陸那塊是非之地,求得安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發展水平都將領先非洲大陸國家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