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給人的感覺不太像江南
現代上海之於江浙,有點像深圳之於廣東,地緣是一體的,最初人文也是一體的,但是因為移民和移民文化而在不斷的去本土化,但是上海在早期形成過程中,本土居民人口要遠大於深圳。
首先,地理意義上上海肯定屬於江南,文化層面上則存在爭議。
從詞義上來說江南一詞在唐宋本是本義,指江水以南 南嶺以北的南方廣大地區,到明清時期江南的概念縮小到了江水下游(以鄱陽湖為上限),到近代則近乎縮小到了蘇南浙北吳語區。
上海的文化相對江蘇和浙江,也缺乏一份江南的原汁原味,但是其本源依舊是江南
到清末上海人口的主要來源幾乎全是江浙人,但是現代的上海,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上海說官話的人口比例肯定會越來越多,這是必然的趨勢。
上海的崛起太平天國戰亂根本上改變了明朝以來江南道四省經濟文化一家獨大的格局,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人口比例佔全國的56%降低到了31% (現代恢復為35%),稅收由佔全國的75%降低到52% (戰前江浙滬就佔了清朝稅收的65%)太平天國使吳語區在全國的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 江南地區人口的減少和經濟文化的塗炭導致了吳語區相對的衰落(吳語區的核心由蘇州杭州轉移到了上海 ,但是現代上海已經不是典型吳語區,上海之崛起 因應西洋浸潤 更因長毛大亂)
曾經的海派文化
清末和民國的中國文化,有兩個策源地,一個是京派文化,一個是海派文化,京派文化的崛起有其天然的政治優勢(這種優勢來源於清朝北京作為首都可以依託全國財政為經濟基礎,拓展其文化地位),而海派文化主要是江浙地區自身的經濟發動機作為經濟基礎而形成的文化意識形態(海派文化可以理解為是江南文化的中西結合),比如北京相聲之於海派清口,京劇之於江南崑曲(起源於上海近郊)
長毛戰爭中上海寧波一直沒被攻破 ,保留了不少富人精英和文教系統,使上海崛起後成為替代蘇杭的新的經濟和文教發動機
曾經作為唯一文化策源地的江南
民國和建國初中國的文教系統,背後是江南人的影子
北洋契丹各省的文化收到了蒙古入侵的嚴重負面影響 明朝建立以後,南北面臨著幾百年的文化割裂造成的斷層,洪武末年科舉都被迫南北分卷。
而北方的文化需要重建,那麼,江南人從此成為了中國文教系統的核心力量,明清時期 北京是第一防務政治中心,軍政地位第一,南直隸是第二軍政要地 也是經濟和文化中心江南的官宦子弟從大運河或者現代的京滬線進入京畿道區做公務員,沿著海路去佛山當師爺 文化高地會自然的滲透全國進行文化輸出
直到民國時期乃至現在,中國的文教系統基本都是以江南地區為唯一策源地(比如即便近代經濟發達的嶺南的廣州深圳教育界很多人都有江南人的背景,嶺南道的文教也一直落後於江南道乃至京畿道,和它經濟地位不符)
近代香港電影戲劇書報等文教系統的崛起也是上海和江南各地文教系統解放前後遷入的原因(周星馳 金庸 陳蝶衣都祖籍江南)。由於崛起時間過短,嶺南道商業的發達一直沒有直接成為文教系統等上層意識的催生基礎
在清朝前期 中國的唯一的文化中心依然在漢族腹地的江南
後來 隨著西洋人的商業入侵 珠三角開始崛起,而江南地區在長毛大騷亂後相對衰落,而江南的文化中心也由蘇州杭州南京轉移到了新崛起的上海------上海之崛起 因應西洋侵潤 更來源於長毛大亂
到清朝末年 中國的文化中心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上海為中心的海派文化 一個是北平為中心的京派文化 廣東自成一個小派
西曆1949年北平解放後 江南地區的文化地位被進一步削弱
相聲這種說學逗唱 京劇這些都是清朝發展起來的,可以說老北平文化是有著鐵桿莊稼不用為生計發愁的北平滿洲人在吸收和糅合漢族民間通俗文化後形成的新的文化類目,北平滿洲人世居數百年 枝繁葉茂 他們在文化方面開花結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乃至中國其他人文大區的文化有共同共通的部分,畢竟是同屬於現代中國文化,他們也必將會融合,但是也差異不小,比如李金斗的弟子湖南人大兵他來北京混北平娛樂圈 一直無法融入北平娛樂圈 ,現代江南文化圈的藝人(藝術家??)例如周立波之類的要在北平去混有一席之地蠻難的 人文完全不一樣
即便是起源於北京的相聲,南派相聲的湖南人大兵去北平混有也完全融不入了北京娛樂圈 ,當然官吏階層進入北平的江南人很多 像公務員喜歡在江浙一帶招聘這些讀書的子弟 現代北平人的長相已經糅合了很多南方的因子 也有一些面板白皙身材修長的江南人
那麼,結論是什麼
上海的出現,孕育以及首次大發展都是以吳語區人口和地緣為基礎的,至少在目前,上海依舊是江南,而所謂原汁原味的江南也在變遷中,隨著物流和資訊流技術逐漸實現的高速傳播速度,融合是未來的文化發展基調。
中國各人文大區在保留自身地域人文特點的同時,也必然不斷髮展演進的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