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西山寺的發現
李貴龍
據現有資料,陝北漢畫像石最早出土於1920年前後,郭季妃墓現僅見一對墓門,保存於北京大學。對陝北漢畫像石的認識、搶救、保護則應從西山寺的發現開始。
西山寺,位於綏德古城西門外大理河西岸的一座小山上。山上建有古寺天寧寺,因寺在山上,山在城西,故又名西山寺。山前臺地上有幾 戶人家和保育小學等不多的幾個單位,大部分為灘地菜園。 1951年,綏德保育小學進行修建處理地基時,發現了一座漢代墓葬,拆除這座墓葬的過程中發現它的下面還有一座更古老的墓葬。 1952年拆除這座更古老的墓葬時,工人們發現墓室口和墓室內鑲嵌著刻滿花紋圖案的石板。時任綏德地委宣傳部長的安子文得知這一情況後指出,這是國家的重要文物,不能損壞,責令綏德縣相關部門予以妥善保護。
1953年綏德縣文化館向業務主管部門反映了西山寺出土畫像石的情況,徵得上級的同意,徵回了該墓出土的24塊畫像石。那批畫像石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
由於這座墓葬是由建築工人在沒有考古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像拆除一般廢舊建築物那樣進行拆除的,對墓室方位結構、規模尺寸、棺木置放,陪葬品的種類數量、器形質地等基本資訊沒有進行勘察記錄,所有這些都是一片空白。僅僅完整地取出了墓室內鑲嵌的畫像石,畫像石的配置組合也保持了原有面貌,並粗略地記錄了畫像石在墓室內鑲嵌 的位置和方位。
今天,我們從畫像石上得知,這座墓葬的主人是王得元,埋葬於東漢永元十二年四月八日。墓室的大體方位坐北朝南,位於西山寺山前的 大理河臺地上。
王得元墓室大體結構為:墓門上鑲嵌畫像石,經墓門進入墓室;墓室分前室和後室;前室的東西壁置耳室,耳室口和南壁、北壁皆鑲嵌畫像石。
墓門上鑲嵌5塊畫像石,即墓門橫額墓門左右豎石,墓門左右門扉。墓門橫額外邊欄左
右端刻日月輪,中間為祥雲紋與珍禽瑞獸組成的紋飾;內欄為祥瑞圖。兩豎石外欄為祥雲珍禽瑞獸紋;內欄上格為西王母、東王公神山天柱圖,下格為執彗門吏;下橫格為玄武圖。前室北壁鑲嵌畫像石5塊,即墓室橫額。左右邊石,左右豎石。橫額外欄為祥雲瑞獸紋,內欄是祥瑞圖。左右邊石為祥雲瑞獸圖。左右豎石為分格構圖,從上至下分別刻繪人物、翼龍、翼虎、狐狸、鹿和樹木等影象前室東壁即東耳室口上鑲嵌5塊畫像石,即墓室橫額,左右邊石,左右豎石。橫額外欄為祥雲紋飾,內欄是放牧圖。左右邊石為祥雲紋。左右豎石各豎分為四格,從上至下刻繪西王母、東王公、翼龍、牛耕、穀物圖。前室西壁即西耳室口上鑲嵌5塊畫像石,即墓室橫額,左右邊石,左右豎石。橫額外欄為祥雲紋,內欄為狩獵和車騎出行圖。左右邊石為羽人祥雲紋。左右豎石從上至下分格刻繪翼龍、玉兔搗藥、家禽、樹下繫馬和牛車圖。前室南壁即後室口上鑲嵌4塊畫像石,即墓室橫額,左右豎石,中柱石。橫額外欄為祥雲紋,兩端為日月輪;內欄為舞伎圖。左右豎石外欄為祥雲紋,內欄從上而下為西王母、東王公、人物、樹下繫馬和嘉禾臥鹿圖。中柱石刻墓主人姓名及埋葬時間。
王得元墓畫像石是陝北漢畫像石中首例完整出土,被政府文化機構主動收藏保護的畫像石。其影象紋樣、構圖形式、雕刻技藝、組合形式,成為人們鑑別漢畫像石的首部樣本。特別是中柱石即紀年石上“永元十二年四月八日王得元室宅”14字,以陽刻文字的俊美,為陝北畫像石的斷代首次提供了鐵證。
王得元墓畫像石的完整出土和收藏,開啟了政府文化機構和群眾對陝北漢畫像石的認識之門。從此,政府文化機構、文物保護部門將漢畫像石當作文物來看待,並對散落民間的畫像石進行主動徵集;群眾對畫像石的認知也發生了轉變,明白了原來眼裡的廢物其實是文物。
李貴龍:綏德縣人。系中國漢畫研究學會理事,陝西省作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榆林市非遺產保護中心評審專家。他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國家地理》等各級各類報刋發表作品近150萬字。美術作品入展國家、省級美展。編著出版了《綏德漢代畫像石》《綏德東漢畫像石》《漢畫像石卷》《民俗風物卷》《定仙墕鎮志》《河底鄉志》《四十里鋪鎮志》《薛家河鎮志》《綏德縣工商行政管理志》《義合鎮志》《綏德文化志》《綏德縣地名志》《榆林市第一醫院志》《中共榆林市政法年鑑》《綏德石文化大觀》《綏德石牌樓》《綏德祥瑞石獅子圖集》《石成錦繡》《飲食圖典》《綏德名勝古蹟》《綏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圖典》《疏屬山》《文化綏德》《知行山水》《仙嶺草廬集》《留住手藝》《紫臺勝景》《綏人榮光 墨寶飄香名州》和《石頭上的歷史--陝北漢畫像石考察》,該書榮登光明日報和教育部聯合舉辦的中國高校出版社九月和年度書榜,並獲二等獎。參與了二輪《綏德縣誌》的編纂。